喜马拉雅熊
东经167度44分,北纬8度43分。
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珊瑚环礁。
黑色的夜空里忽然一道刺目的白光腾空而起,一枚火箭划破长空,火箭的一级燃料仓壁上印着一个醒目的名字:SpaceX(未知空间)。
SpaceX是世界上第一家民营太空载人宇航商业机构,立志开发比美国宇航局便宜100倍甚至1000倍的太空旅行运载工具,使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到多个星球上去旅行和生活,就像今天我们乘飞机去各地旅行那样自由地飞行。
“蚂蚁”的白日梦
SpaceX公司的创始人叫马一龙(Elon Musk),1971年出生于南非。
自古英雄出少年,马一龙12岁时就卖出了他自己开发的第一套游戏《太空大爆炸》。17岁时,他因为厌恶兵役而离开南非移民北美。刚到美国的时候他打零工,有时一天只赚到一块钱,全靠奖学金才进了大学读书,拿了经济学和物理学的双学士,并以优异成绩进入斯坦福大学读博士。
马一龙进入研究生院的第二天就改变主意,决定退学去和他哥哥一起创业,开发网络出版管理软件,四年后,这家公司被康柏以3.5亿美元收购。
随即,马一龙又创办了x.eom,也就是著名的网上支付公司Paypa1(贝宝)的原名。五年后,Prdypa1被eBay以十五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刚刚30岁出头的马一龙作为Paypa1的第一大股东,口袋里进账了两个多亿。这时的马一龙对互联网已经失去了兴趣,他要寻找新的未知目标,那将会是什么呢——太空!人类的下一个拓荒地!
马一龙再次创业,新的公司叫SpaeeX,名字里依然有个“X”。有人天性喜欢挑战未知!
2002年6月,马一龙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亿美元注入SpaceX。但无论如何,SpaeeX是一家初创小公司,犹如一只小蚂蚁。太空可是超级大玩家才有资格玩的大游戏,马一龙这一个亿顶什么用?
看看下面这张图:左边四架分别是波音公司、欧盟太空署等大玩家设计制造的航天飞机,研发投入分别为350亿美元、1700亿美元、70亿美元,最右边那架被人讥笑为“蚂蚁虫”的小飞机才是马一龙SpaceX设计的“猎鹰”,研发投入仅1亿美元。
马一龙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这种举动相当于开着“奇瑞QQ”来参加F1大赛,胆子也真够大!
不过马一龙才不在乎别人讥笑他是“蚂蚁虫”呢,创业就是以小博大,就是要做标新立异的事情,要做别人没有做过、不敢做,甚至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他给SpaceX立下了许多争当“第一”的指标。
世界上第一个私营太空载人运输公司;
第一次把航天火箭设备设计成“可再用的”;
提供世界上“最便宜”的航天飞行,每飞一次仅需600万元(“航天飞机”每跑一趟要16个亿,普通航天火箭跑一趟至少要5000万到1亿);
操作最简便的航天火箭;
第一次公开明码标价火箭发射价格,团购还可以打折……
蚂蚁虽小,白日梦倒是做得挺大!
牛人也会遭遇败局
马一龙带着他的一个亿和蚂蚁梦,跑到大航天公司里去挖人。那些精兵强将居然一呼百应地全跟着他去创业,包括美国最大的引擎制造商TRW的液体推进器专家Tom Mueller,他制造过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引擎。马一龙究竟是用什么魔力把这些牛人一个个忽悠进SpaceX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呢?据其中一位专家回忆说:“那天暴热,气温达到了四十多度,马一龙打电话约我见面,两小时以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大公司里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除了这些行业里的牛人外,马一龙还亲手召集了一帮初出茅庐的少年兵,多为软件工程师。马一龙让全体创业团队在SpaceX公司持股,精兵强将围绕在一个创业的灵魂人物周围,开始了小蚂蚁的“嫦娥奔月计划”。
目标明确、团队就位,马一龙一声令下,SpaceX的研发日以继夜地运转了起来。这时马一龙又展现出他高超的销售能力,他去国家航天委员会的教授、专家、官员们面前游说,又是拍胸脯又是鼓掌,最后说动了大家,把“猎鹰1号”最初的三次试航的舱位全部售罄。第一次和第二次试航舱位卖给美国国防部,第三次试航舱位卖给了美国宇航局和太空作战反应总署。牛就一个字!
资金、团队、技术、产品、客户……,被马一龙游刃有余地串在了一起。不到四年时间,猎鹰1号火箭成型,确定在太平洋中央的一个小岛上试射,因为这里离地球轨道最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马一龙啊马一龙,这回就看你的啦!
2006年3月24日,“猎鹰1号”在浓烟中腾空而起,开始了它的处女航。不料,它升空仅仅25秒钟就出现了意外——燃料泄漏,随即引擎故障,导致火箭报废,初次发射出师不利,全场哗然。
2007年3月21日,“猎鹰1号”再次试飞,火箭升空后飞行作业完美无误,169秒钟后一级燃料仓顺利脱落,但是5分钟后火箭出现剧烈晃动,导致推进剂从燃料箱中向外飞溅,二级火箭失去控制,7分钟时引擎熄火,火箭从监控显示仪上失踪。马一龙面对媒体强颜欢笑,称这是一次95%的成功试飞!
2008年8月3日,SpaceX又开始了第三次向太空冲锋,“猎鹰1号”火箭这回还携带了一颗美国国防部“太空作战反应指挥所卫星”。如果人轨成功,SpaceX还将获得美国国防部近3亿美金的订单。很不幸,第三次试飞同样以惨败告终。
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还是失败!有一有二不过三啊,再牛×的人也免不了遭遇败局,创业哪里会有一定成功的保证啊?
3:2,成功来之不易
马一龙说:继续干,豁出去了也干,摔死了也干!但是拼命精神有什么用,钱呢?“小蚂蚁”SpaceX哪里经得起接二连三的全军覆没,马一龙快到弹尽粮绝的境地,没钱给第四次升空点火了,他四处游说,但无法把这次的试航舱位卖出去,再也没人相信他的忽悠了。
危难时刻,来了一帮创业者弟兄,硅谷有一个“Founder's Fund”(创始人基金),是成功的创业者们自己筹集和管理的基金。他们雪中送炭,往马一龙冷汗淋漓的手心里塞过去了2000万美金:兄弟加油吧,继续试飞!
2008年9月28日,“猎鹰1号”第四次升空试航,距离前一次失利不到两个月,火箭失事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SpaceX又开始了它新的一次试飞。“猎鹰1号”再一次在浓烟中腾空而起。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第十一分钟的时刻,“猎鹰1号”成功进入地球轨道!
全场沸腾了,马一龙激动无比:“这是划时代的一刻。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发射火箭,它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不是一家小公司的事。但是我们做到了!”
2009年7月14日,“猎鹰1号”第五次升空试航,还携带了马来西亚政府的一颗通讯卫星RazakSAT。这次试飞一举成功,并且按计划准确无误地把RazakSAT送达指定轨道。
成功来之不易啊!马一龙失败了3次,成功了2次,三比二,失败率比成功率更高,算是险胜。
预告
2010年2月2日,“猎鹰9号”将进行首航试飞。
“猎鹰9号”的运载量是猎鹰1号的50倍,是SpaceX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载火箭产品线的一部分。发射一枚“猎鹰9号”运载火箭,太空舱最多可运输2500公斤货物,或把七个宇航员的小组运送到近地轨道(LEO)。
俗话说:好事成双。美国宇航局还给了SpaceX一个16亿美元的订单合同,他们决定让“猎鹰9号”作为美国宇航局的商用轨道运输服务平台取代2010年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补给和宇航员。当然,先决条件是“猎鹰9号”能在2010年成功完成两次预定发射。
这笔鼓舞人心的订单说明了两个问题。
1、美国宇航局也够昏头的,居然忘记了航天飞机于2010年全体退役之后,它手里便没有其他运载工具可以去国际空间站送货提货送人接人了。替代飞行器最早要到2014年才能投入使用,要是没有“猎鹰9号”,空间站里的宇航员们还不都得活活饿死?
2、成功靠天时地利人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马一龙啊马一龙,“猎鹰9号”试航务必成功,这16亿美元的订单非你莫属。好好继续努力,大伙儿们还等着看大戏,看你这只小蚂蚁去绊倒大象!
创业者们,如果你在地球上第一次创业取得辉煌成功,要是还有第二次创业的时间、精力、兴趣。当然,前提条件是此时钞票对你来说绝对不再是问题。建议你不妨第二次创业去太空,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会重走一次老路,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再次对付同一帮投资人,也不用害怕会有一大群人跟在你屁股后头做“山寨”,更不用担心在太空里创业需要什么经营资质、特许、土地使用证之类。
大家系好安全带,都坐稳啦!9、8、7、6、5、4、3、2、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