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
——《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2010-04-28 11:07孙强
理论导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黑格尔原子

孙强

(山东警察学院法律部,济南250014)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
——《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孙强

(山东警察学院法律部,济南250014)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整个人权思想的起点。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确立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通过论述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及人权实现的自律性;通过论述原子间的排斥运动,反映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申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契约与友谊。论文处处表现出反映人的自由、人权实现的思想,是一份特殊形态的人权宣言。

马克思;博士论文;人权思想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极为丰富,但他的人权思想起点在何处一直以来存在不同理解。学者多关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人权思想的研究,将其视为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而忽略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所蕴含的人权思想,本文认为《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人的权利问题的著作,也是马克思整个人权思想的起点。论文的题目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表面看论文讨论的是古希腊两位哲学家的自然哲学的关系问题,而主题却是通过对伊壁鸠鲁自我意识哲学的阐释,来确认人的崇高地位和权利自由,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构筑哲学基础,其博士论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特殊形态的人权宣言。

一、《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1838年5月,随着马克思父亲的去世,马克思所得到的来自家庭的援助日益减少,选择职业变得极为迫切,学术界似乎能够提供一个立刻行之有效的前景。1839年初,马克思出于取得大学哲学讲师职位的考虑,决定着手写作博士论文。当时马克思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选择这一题目是受到青年黑格尔派对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哲学共同关注的影响。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关注。首先在黑格尔的“总体哲学”之后,青年黑格尔派感到他们处在与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相同的情形,他们认为正生活在充满危机、灾难日益迫近的整体氛围中,马克思笔记中最有意义的段落是他论述的黑格尔的世界哲学之后的哲学氛围。他宣称,当前哲学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现在黑格尔哲学正是这样。”[1]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正是由于他的完整性和普遍性,从而具有非现实性,并且反对着这个正分裂的世界。以至于黑格尔之后的学术都笼罩在黑格尔哲学的思想光辉之下。因此,要在这个时代做到在思想上有所建树,就需要对黑格尔哲学做出彻底的思想转变。其次他们认为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包含现代思想的本质要素,它们奠定了罗马思想的哲学基础,深刻影响了早期基督教道德,同时还包含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正如马克思在论文序言中提到的:“在正在向总体发展的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体系,它们不以这两种丰富的精神形态为依据,而是进一步往上追溯到最简单的学派;在物理方面转向自然哲学家,在伦理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难道这不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吗?”[2]16-17所以讨论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是为了挖掘这些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自由、理性精神,彰显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确立人的权利。

从现实角度看,当时欧洲民族国家纷纷兴起,普鲁士王国正在崛起,基督教作为普鲁士王国的国教,起到了维护王权的作用,而带有基督教哲学气息的黑格尔哲学被奉为官方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其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与宗教观念是协调的,两者都体现了绝对精神的运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上帝,青年黑格尔派将对绝对精神的批判与对基督教哲学的批判结合了起来,而宗教与普鲁士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布鲁诺·鲍威尔所指出的,基督教的恩典概念同政治特权具有相似性,如果恩典仅有效于一个选民,就不成其为真正的恩典,这种认识暗含的结论是,政治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是不合理的。[3]所以批判宗教也就间接批判了国家,而批判宗教不像直接批判国家那样危险,批判的目的正是为了凸显个人意识。批判封建专制所确认的不平等、不合理状态。从这方面看,马克思选择此题目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他在1857年12月21日致拉萨尔的信中回顾自己撰写博士论文时的情形说:“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者,[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处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4]所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对政治现实、哲学、宗教批判三方面研究结合的产物。

二、确立人的自我意识为最高神性

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马克思就提到哲学是绝对自由的,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马克思借助普罗米修斯的自白,喊出了“我痛恨所有的神”的口号,表达了马克思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自我意识是抽象的个别性形式,是主体。马克思说:“在物质的形态下同抽象的物质作斗争的抽象形式,就是自我意识本身。”[2]61马克思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理解为一种为自我意识做论证的哲学。通过确立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虽然表明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中还带有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印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的精神,目的是为彰显人的主体性和自由,这一观点的论述是从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前人将两者哲学简单等同起来是困难的,因为两者在一切方面,无论涉及这门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应用,还是涉及思想和现实的一般关系,他们都截然相反,最根本的体现在德谟克利特处处表现出对人的极度不信任,而伊壁鸠鲁却表现出对人的高度敬仰。

首先,在人类认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判断上,德谟克利特持怀疑主义的、不确定的和内部自相矛盾的观点,他时而认为“感性现象是主观的假象,”对于人来说“没有东西是真实的,”“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因为真理隐藏在深渊里,”[2]21时而又认为感性现象“是唯一真实的课题,并且感性知觉就是理性。”[2]22这些说明他对人的认知能力表现出极大怀疑,而伊壁鸠鲁却对人的认知表现出高度的信任,他说“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知觉。”[2]23他把人的感性知觉提高到至上的地位,把感性世界变成了客观现象,感性知觉获得了高度信任,以至于在他看来太阳约莫有两英尺大,这种认识虽不科学,但它反映了伊壁鸠鲁高度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思想认知的观点。

其次,在科学的可靠性和科学对象的真实性的理论见解上,德谟克利特认为现象是与“原则”相对立的概念,现象世界是感性知觉的世界,是实在和富有内容的,但却是主观假象的世界,而原则与现象相冲突,它“是不在现象中表现的、始终是没有现实性和处于存在之外的。”[2]23所以真实的世界是非感性的、人无法认识,而人所接触的感性世界又是不真实的,所以“他认为是真实的那种知识是没有内容的;而能够向他提供内容的知识却是没有真实性的,”[2]24为此,他为了不让感性的目光蒙蔽自己理智的敏锐甚至弄瞎了自己的双眼。所以虽然德谟克利特知识渊博,经历广泛,但他对人的认知能力极度不信任,最终陷入绝望。而伊壁鸠鲁重视哲学对完善人生的意义,他说,“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2]24它立足于人的精神愉悦,将人的完善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高度相信人的独立自主能力,他最称赞那些自学者,其他人在他看来都是二流人物。正是这种对人的高度关切和信赖,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权思想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再次,对思想同存在的关系,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看作现实性的反思形式,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他说,“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2]25在这种观点作用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丧失了任何意义,成为必然性的奴隶,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命运安排。而伊壁鸠鲁反对将人置身于必然性主宰之下,他说,“被某些人当作万物主宰的必然性,并不存在,毋宁说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宁可听信关于神灵的神话,也比当物理学家所说的命运的奴隶要好些,因为神话还留下一点希望,即由于敬神将会得到神的保佑,而命运却是铁面无情的必然性。应该承认偶然,而不是像众人所认为的那样承认神。”[2]26这说明伊壁鸠鲁要人们摆脱必然性、神灵这些人自身以外的主宰力量,彻底否定他们的存在,否定他们对人的威胁,承认偶然性并将其作为伊壁鸠鲁哲学的重要特征。这就论证了事物是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的,为人自由自主的活动留下充分的空间。同时他把可能的东西理解为主体可以想象的东西,可能的东西会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可能的东西也因此而具有了个体性,所以要尊重个体性的存在价值,对任何思想观点都应采取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因而通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发现伊壁鸠鲁否定必然性而承认偶然性和可能性是为了推崇个人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以通过对两者观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伊壁鸠鲁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为自由、平等的人权观念的确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三、原子偏斜运动的人权视角解读

马克思博士论文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研究,尤其着重论述了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运动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原子诚然是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由这种实体产生,一切也分解为这种实体。”[2]49但是,究其实质,“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2]54所以马克思对原子世界的研究实际折射的是对自我意识和人的世界的研究。在伊壁鸠鲁看来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形式,即直线式下落运动、偏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原子之间的互相排斥运动。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所共同承认的,而是否承认原子偏斜运动成为区分二者的标准。

对直线式下落运动,马克思认为它使原子丧失了独立性,他指出,“正如点在线中被扬弃一样,每一个下落的物体在它所划出的直线中被扬弃。…每一个物体,就它处在下落运动中来看,不外是一个运动着的点,并且是一个没有独立性的点,一个在某种定在中—即在他自己所划出的直线中—丧失了个别性的点。”[2]32所以马克思认为直线式下落运动是原子实现个性和独立性的障碍,表达了追求主体个性的人权理念。而对于原子偏离直线的偏斜运动马克思却给予了高度关注,伊壁鸠鲁认为直线运动给予了原子否定的定在,只是表述了原子的物质性,而偏斜运动才打破了这种束缚,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对此许多学者给予了否定和嘲笑,认为这是幼稚的虚构。而马克思认为偏斜是原子“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偏斜表述了原子的真实的灵魂即抽象个别性的概念。”[2]34-35通过偏斜运动原子实现了对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实现了自身的独立性。马克思在这里着重指出原子的独立是对一定他物的独立,把这个他物当作“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就原子世界而言,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他说,“这种偏斜中所包含的东西——即原子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必须予以实现,必须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点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即与原子发生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并且由于原子本身是直接地被规定的,所以就是众多的原子。”[2]36这表明原子世界中彼此之间不是一个不同于对方的存在,他们都是平等的,对原子世界的解释是为了说明人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2]37这就明确指出人要成为社会的产物,必须把与之发生关系的他人当作人,当作与自己有同等价值的个体,这是实现人权的首要前提。而为了实现把人作为人相互对待的理想,必须要打破“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对主体的支配,因为这种力量与人的本质不相符,自律就成为克服这种力量的要求,可以使人真正不再是自然的产物。所以马克思对人的权利的实现不仅设定了平等的前提,而且加入了自律的内涵,使人权实现更加具有了现实意义。

四、原子排斥运动的意义

原子的偏斜运动改变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实现了原子的独立性和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平等性。但原子概念的真正实现却是通过原子的排斥运动完成的。虽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承认原子的排斥运动,但两者对排斥运动意义的理解却不相同,对德谟克利特而言,由于他不承认原子的偏斜运动,他把原子的排斥运动“变成一种强制的运动,一种盲目必然性的行为,…他把由原子的互相排斥和碰撞所产生的漩涡看作是必然性的实体。可见他在排斥中只注意到物质方面,即分裂、变化,而没有注意到观念方面,按观念方面来说,在排斥中一切同他物的关系都被否定了,而运动被设定为自我规定。”[2]38由此可见德谟克利特只注意到排斥的物质表现,认为排斥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没有看到排斥对原子概念的意义。而伊壁鸠鲁认为正是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导致了原子的冲击碰撞,产生了原子的排斥运动,所以原子的排斥运动的发生要用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解释。基于前文的分析,首先原子具有独立性和个别性,具有主体地位;其次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运动,这两个因素最终导致了原子排斥运动的发生。

“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它是同那种把自己看作是直接存在的东西、抽象个别的东西的自我意识相适应的。所以,在排斥中,原子概念实现了。”[2]37这句话表明了排斥是原子概念实现的形式,排斥本身有丰富的内涵。对排斥运动本身所包含的含义,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也做出了说明。首先马克思把原子的排斥看作具有独立性的原子基于自身的否定性而发生的碰撞、排斥,并由此导致了原子的离散和聚合。这种碰撞和排斥来自于主体的“自我规定”,是主体的自我否定性。所以在伊壁鸠鲁的排斥理论中排斥的发生是主体自身所固有的性质使然,原子具有自由的权能,而德谟克利特只是把排斥理解为“强制的运动”和“盲目必然性的行为”。把排斥理解为消极的活动。从两者对比中揭示地更深层次问题是马克思看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并从这种相互作用中来认识原子的存在。其次,马克思将排斥运动理解为正-反-合的结果,他说“在原子的排斥中,表现在直线下落中的原子的物质性和表现在偏斜中的原子的形式规定,都综合地结合起来了。”[2]37这里明显体现了马克思当时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的印记。他将直线式下落运动理解为正题,它是原子的物质性的体现。偏斜运动是反题,是原子形式规定的体现,排斥运动是合题,通过排斥运动,原子实现了物质与形式的聚散离合,正是通过这种正-反-合的运动,原子概念实现,原子具有了主体性和能动性,所以排斥运动实现了原子概念的综合,是理解原子概念的关键。马克思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众多原子的排斥,就是卢克莱修称之为偏斜的那个‘原子规律’的必然实现。”[2]37最后,排斥运动使世界得以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原子经常发生偏斜运动,原子获得了作为主体的自由,才实现了原子的排斥,使原子间产生冲击和碰撞,世界才会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排斥运动不仅是原子概念实现的关键,也是世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基。

所以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原子排斥运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其核心价值仍然在强调原子的自由本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伊壁鸠鲁并没有把排斥理论局限于原子领域,而是把它推广和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说:“我们还发现伊壁鸠鲁应用了排斥的一些更具体的形式。在政治领域里,那就是契约,在社会领域里,那就是友谊,友谊被称赞为最崇高的东西。”[2]38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其相互间也发生一定的冲击、碰撞,这种作用关系与原子之间的聚散离合是相类似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一定形式发生的,在政治领域,人们是通过缔结契约的形式而发生关系,契约的订立使不同的社会个体发生相互作用,使社会权力得以合理配置,社会生活得到稳定。这正是近代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观点“社会契约论”的体现,所以马克思在论及“社会契约论”的起源时,直接把它归源于伊壁鸠鲁哲学,认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起源于socialcontract(社会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5]147而在社会领域人们是通过结成友谊关系等而发生相互作用的,友谊、契约都体现了独立的社会主体之间发生冲击、碰撞、聚散、离合的形式,与原子运动形式都是相类似的。

从原子排斥运动中引申出社会契约,目的是为了说明主体人的自由、人权的实现。人要获取自由不能恣意妄为,通过契约的订立才能实现,这意味着契约订立的主体地位必须是平等的,保证公平协商,还意味着一旦契约订立之后主体都要平等地接受契约的约束,这样社会主体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人们为了享受自由必须接受契约的约束,正如《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二条所说的那样,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原子排斥理论与社会契约论具有密切的关联,表达了人的基本权利实现的思想。

五、结语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高屋建瓴,从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入手,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理解为一种为自我意识做论证的哲学,通过确立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然后重点讨论了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运动的意义,通过偏斜运动原子实现了对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实现了自身的独立性,表明原子世界中彼此之间不是一个不同于对方的存在,他们都是平等的。通过此研究折射出的是对自我意识和人的世界的研究,说明人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而且还加入了自律的内涵,使人权实现更加具有了现实意义。最后马克思论述了原子间的排斥运动,通过排斥运动说明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正反合模式说明了排斥运动实现了原子概念的综合,是理解原子概念的关键,这种运动也是世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从原子排斥运动中引申出社会契约和友谊,进一步说明了主体人的自由、人权实现的思想。所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首次对其人权思想做的系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人权思想的起点,也是人权史上一份特殊形态的人权宣言。

[1][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47.

A81

A

1002-7408(2010)04-0036-04

孙强(1981-),男,山东淄博人,山东警察学院法律部讲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黑格尔原子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博士论文写卤鸡肉不悖科学
第三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