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张宝生
企业应事先做好尽可能详尽的应急预案,按分类分级管理原则,通过设计好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排定相应的现场指挥人。
案例在找出问题的深层原因时提到:“应急时人员职责划分不清。装置应急方案上写到:当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果车间干部不在,由班长行使应急指挥权;如果车间干部、领导到现场,班长自动交出指挥权,由职务高的人员行使应急指挥。”从而形成了案例主题:在应急时谁官大听谁的。
“谁官大听谁的”,这是一种对应急指挥权带有一定通俗演义性的形象描述,但这构不成对“应急指挥”的科学体系性描述。
应急管理体系(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保证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保障。它是现代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反映应急能力和水平的核心要素。作为应急管理实体的体系,必须以各子系统和机制为基础,并根据现阶段自身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改进而实现。
首先要明确,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工作反应迅速、快速机动、指挥协调有力和处理高效。
从体系构建上看,应急管理体系应至少由6个系统构成,分别为指挥调度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预案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和培训演练系统。从体系运行方面看,应至少设计出领导机制、预警机制、流程机制、信息机制与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在科学的体系设置和体系运行机制下,应急管理才会正确高效。
图1
应急流程机制反映企业应急管理的一般规律,企业应急管理的感知、反应、消减一体化应急流程,是企业应急管理的客观基础。
企业应急管理预警机制,是指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对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的预警技术方法、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对生产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异常或干扰信息进行收集,确立警线,分析警情,发现企业生产事故的征兆,发出警报,及时采取必要控制手段和应急准备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应该能够根据生产潜在事故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对潜在生产事故分级分类,并对应地分别设计预案管理方案和相应的保障与消减措施。
案例之所以提到“谁官大听谁的”,那是因为指挥调度系统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中心,负责协调各系统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有效、有序地进行,避免因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而在体系运行上,预警机制、流程机制和信息机制是形成有效的指挥机制的基础。
事实上,由于企业不同层级的领导是各自对应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他们也自然要成为应急指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由他们独断现场指挥中的一切。企业应事先做好尽可能详尽的应急预案,按分类分级管理原则,通过设计好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排定相应的现场指挥人;并详细规定当有上级领导在场而出现指挥权上移时,排定现场指挥人应怎样提出建议、给出可能的后果预计,以及规定在指挥权上移的同时将哪些责任也随之上移。
责任人并非事事都要直接指挥,正常情况下,根据对潜在事故的判断,按事先设计好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由排定的现场指挥人直接指挥和行动即可。如上级领导在场、指挥权由上级领导承接上移时,排定的现场指挥人只要给出了自己的应急建议方案和可能的后果判断,责任也就随之上移了。这时不应该再追究排定现场指挥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