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快速细菌菌种鉴定方法的比较

2010-04-26 02:31:56姜艳彬侯东军杨红菊
中国测试 2010年5期
关键词:单胞菌菌种菌落

姜艳彬,王 海,侯东军,杨红菊,李 颖,于 雷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

1 引 言

长期以来,对细菌的分类鉴定主要有分离培养、形态特征、生化反应和免疫学等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存在耗时长、特异性差、敏感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细菌学研究的发展要求[1-5]。大量菌种的分类鉴定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分类鉴定方法,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科学、精确、快速地找到微生物的分类地位,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了质粒图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指纹图、rRNA基因指纹图、16S rRNA序列分析等技术[6],这些技术主要是对细菌染色体或染色体外的DNA片段进行分析,从遗传进化的角度和分子水平进行细菌分类鉴定,从而使细菌分类更科学、更精确[7]。

RiboPrinter系统是杜邦公司研发的一种全自动细菌鉴别系统,该系统建立在对核糖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之上[8],可以全自动完成细菌鉴定的一系列实验,包括细菌染色体DNA的提取、酶切、电泳、转膜、杂交、曝光、照相、比对分析,通过检测16S-23S-5S rDNA杂交信号而得出基因指纹特征,与数据库比对得出鉴定结果。Riboprinter系统最大化避免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且短时、高效,适用于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定。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是较为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当序列同源性大于97%时,可以认定两株细菌属于同一个属,通过后续的生理生化分析可以进一步鉴定至种。

通过Riboprinter全自动核糖体RNA指纹分析系统,进行两株未知细菌菌株CADC-A001和CADC-A003的鉴定,同时与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反应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未知菌种的鉴定结果一致,CADC-A001和CADCA003分别为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相比而言,Riboprinter系统在操作的简便性、结果平行性以及检测速度方面有着更大的便利及优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CADC-A001和CADC-A003为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待测菌株,其可以在LB培养基中37℃生长培养;细菌染色体DNA提取试剂盒、2×Taq PCR Mastermix、DL2000核酸分子量Marker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LB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用引物AD007、AD008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DNA测序由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完成;API 20NE、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购自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Riboprinter系列耗材购自杜邦Qualicon公司。

2.2 16S r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挑取CADC-A001和CADC-A003单菌落,在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各取5mL菌液提取染色体DNA,电泳定量后,用引物AD007和AD008进行PCR 扩增,扩增体系50μL:上游引物 2μL(10mmol),下游引物 2 μL(10 mmol),模版 1 μL(约 50 ng),2×Taq PCR Mastermix 25μL,超纯水 20μL。扩增条件:94 ℃,5 min;94 ℃,30 s;54 ℃,30 s;72℃,90 s;重复 2~4步骤,进行 29个循环;72℃,10min。

将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鉴定,以引物AD007和AD008进行测序。重复PCR及测序3次,以保证测序的准确性,并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

2.3 生理生化测定

取CADC-A001单菌落,悬浮于5 mL的0.85%NaCl溶液中,加入API 20E测试板中,37℃培养24h后观察;取CADC-A003单菌落,悬浮于2mL的0.85%NaCl溶液中,取200μL加入AUX培养基,按说明书要求依次加入API 20NE测试板中,30℃培养48 h后观察,与判读表比对获取生理生化信息。

用一次性塑料接菌环挑取单菌落,涂布在湿润的滤纸中央,滴加氧化酶试剂,观察其颜色变化情况,判断待测菌株产氧化酶情况。

2.4 Riboprinter菌种鉴定

用取样棒挑取CADC-A001和CADC-A003单菌落,悬浮于200μL样品缓冲液中,95℃处理25min,加入5 μL裂解液A和裂解液B,放置于Riboprinter样品孔中并运行程序,选用EcoRI酶切系统。杂交图谱选择与Dupont ID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待测菌株信息。

3 实验结果

3.1 CADC-A001和CADC-A003的16S rDNA序列测定

分别挑取平板中的CADC-A001和CADC-A003单菌落,以引物AD007、AD008进行菌落PCR扩增,在1%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鉴定,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扩增产物均为单带,约为1500bp,分别取3管不同扩增产物,以AD007、AD008为测序引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NCBI数据库比对,CADC-A001的16S rDNA序列与大肠杆菌SE11(NCBI Accession NC001415)、BW2965(NCBI Accession NC012759)、UMN026(NCBI Accession NC011751)和 55989(NCBI Accession NC011748)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均达到了99%以上,可以推断其属于埃希氏菌属;CADC-A003的16S rDNA序列与铜绿假单胞菌 LESB58(NCBI Accession NC011770)、PA7(NCBI Accession NC009656)、UCBPP-PA14(NCBI Accession NC008463)、PAO1 (NCBI Accession NC002516)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也达到了99%以上,推断其属于假单胞菌属。

图1 CADC-A001、CADC-A003 的 16S rDNA PCR扩增电泳图

3.2 生理生化测定

根据CADC-A001和CADC-A003 16S rDNA测序结果的推断,CADC-A001选用适用肠杆菌的API 20E试剂盒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在37℃温箱中培养24 h,其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APIWEB软件比对,CADC-A001为一株大肠杆菌,结果可信度为99.5%。CADC-A003选用适用假单胞菌属的API 20NE试剂盒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在30℃温箱中培养48h后观察,其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APIWEB软件比对,CADC-A003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可信度为99.9%。

表1 菌株CADC-A001的API 20E生化试验结果

表2 菌株CADC-A003的API 20NE生化试验结果

3.3 Riboprinter系统的菌种鉴定

取CADC-A001和CADC-A003平板单菌落,悬浮于200μL缓冲液中,预热后加入裂解液,在Riboprinter系统中自动运行,自动酶切后得出杂交结果如图2所示。

该研究中,两个待测菌株CADC-A001和CADCA003各运行了两个样品,CADC-A001的两个样品一致率达到0.98,CADC-A003的一致率达到0.95(根据测量标准,一致率达到0.90以上,则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样品),系统有着很好的重复性。

图3(a)为待测菌株CADC-A001和CADC-A003的Riboprinter测定结果。CADC-A001和CADC-A003的杂交图谱显示在RiboprintTMPattern栏中,与Dupont自有数据库比对得出,CADC-A001的两个平行样品与数据库中DUP-14009最为接近,其相似度(Dupont ID Similarity) 分别为 0.94和 0.96,DUP-14009为大肠杆菌(Dupont ID Label中),进一步查阅数据库,DUP-14009为大肠杆菌ATCC-13762。CADC-A003的两个平行样品与Dupont数据库中DUP-11068最为接近,相似度分别为0.95和0.97,DUP-11068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可以推断这两株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且极可能为大肠杆菌ATCC-1376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相似度大于 0.90)。

图2 CADC-A001和CADC-003的Riboprinter杂交图谱

图3

图3(b)是Dupont数据库中与CADC-A001相似度较高的几个菌株,均为大肠杆菌,该研究仅使用Dupont数据库进行了比对,也可以根据自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随着数据库的不断丰富,将有利于菌种的进一步分型、溯源。

4 讨 论

该研究通过Riboprinter全自动菌种鉴定系统分别对两株送测样品CADC-A001、CADC-A003进行了鉴定,并采用16S rDNA序列测定结合生理生化实验进行了对照实验,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相同结论,CADC-A001为一株大肠杆菌,CADC-A003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Riboprinter进一步分类表明,CADCA001可能为大肠杆菌ATCC13762,CADC-A003可能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Riboprinter是以DNA指纹为基础的全自动菌种鉴定系统,其通过16S-23S-5S rDNA探针与待测菌株酶切后染色体DNA的杂交图谱,与数据库比对进行菌种鉴定,使大量细菌鉴定步骤获得同步化、标准化,排除了人工操作差异的干扰。相比其他鉴定方法,其优势在于:(1)在整个菌种鉴定过程中,除了取平皿单菌落等最初环节,其他鉴定过程真正达到完全自动化。Riboprinter系统不仅自动提取待测菌株的染色体DNA、完成酶切,还自动进行核酸电泳上样,并转到膜上,自动分子杂交、显色、拍照、运算处理,通过自动比对直接得出待测菌株的种名。(2)鉴定速度快。经过8h即可以完成待测样品的检测,一台机器每天可以完成32个样品的检测。(3)有效地将菌种信息量化,而且可以在鉴定到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非常适合于菌株的分型及溯源分析[9-10]。

Riboprinter系统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1)只适合于细菌的分类鉴定,且数据库还有待完善。Riboprinter数据库目前涵盖6900余种菌种的杂交图谱,数据库较为全面,其对常见细菌(尤其是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非常准确,但数据库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2)检测的成本相对较高,且每次检测必须同时运行8个样品。

5 结束语

该文通过两种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两株未知细菌菌株的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和Riboprinter全自动菌种鉴定系统均得出了正确的鉴定结果。前者可以在3 d内得到检测结果,而Riboprinter系统则更为快捷,可以在8h内进行未知菌株的鉴定,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最大限度减少了操作方面的误差,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Greisen K,Loeffelholz M,Purohit A,et al.PCR primers and probes for t he 16S rRNA gene of most species of pat hogenic bacteria,including bacteria found in cerebrospinal fluid[J].J.Clin.Microbiol.,1994,32(2):335-351.

[2] Shang S,Chen Z,Yu X.Detection of bacterial DNA by PCR and reverse hybridization in t he 16S rRNA gene wit 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neonatal septicemia[J].Acta.Paediatr.,2001,90(2):179-183.

[3]罗 雯,万雅各.采用16S rRNA基因PCR检测病原菌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0,24(3):302-306.

[4] Lenoard J,Lascolea J R,Dryyia D.Quantitation of bacteria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blood of children and it’s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J].Clin.Microbiol.,1984,19(2):187.

[5]Teng K,Li M,Yu W,et a1.Comparison of PCR with culture for detec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 clini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urogeneited infections[J].J.Clin.Microbiol.,1994,32(9):2232.

[6] 李 倩,代 敏,段广才,等.幽门螺杆菌16S rDNA指纹图和PCR-RFLP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19(1):72-75.

[7] 杨 霞,陈 陆,王川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在细菌分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55-59.

[8] 夏明星,赵文军,马 青,等.植物病原细菌DNA分子检测技术[J].植物检疫,2005,19(1):39-42.

[9] 刘秀梅,周 正,郭云昌.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6,6(2):1-5.

[10]杨捷琳,袁辰刚,顾 鸣,等.进出口食品及饲料中沙门氏菌Ribotype分型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16-19.

猜你喜欢
单胞菌菌种菌落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04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1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9
SPC在压缩干粮菌落总数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食品工程(2015年3期)2015-12-07 10:20:53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技术的探讨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