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嫌色细胞癌5例病理分析

2010-04-25 03:35吕淑慧王彩霞王桂梅聂美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嫌色胞浆嗜酸

吕淑慧,王 晓,王彩霞,王桂梅,聂美楠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约占同期肾癌的4%~ 5%。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将肾细胞癌重新分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 (又称嗜色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和未分类肾细胞癌等五种类型[1]。因为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见肾细胞癌相似,病理诊断把握不准,易与肾透明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混淆,所以了解此癌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对指导临床工作十分重要。本文观察了5例肾嫌色细胞癌,分析镜下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2009年诊断的肾细胞癌127例,其中5例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男3例,女 2例,年龄34~ 56岁 ,平均45岁。患者分别因体检偶然发现或腰部胀痛、腰背部疼痛伴消瘦就诊时发现。5例均为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1.2 方法

手术切除的标本固定于10%磷酸盐缓冲福尔马林溶液,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厚度为 4 μm),苏木素-伊红(H&E)染色 ,选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一步做 Ki67、CK7、CD117、 CD10、 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病程 1~ 12月,平均6个月。临床症状:尿潜血 1例、腰胀痛1例、腰背部疼痛伴消瘦1例、体检发现2例。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3例 B超示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较均匀,其中 2例高回声,1例等回声。2例 CT平扫示肾实质内类圆形实性占位,肿瘤边缘光滑,均未见钙化灶或出血坏死区。平扫肿瘤切面均匀一致,低于或等于肾实质密度,CT值32~ 48HU,平均 42HU。CT增强扫描示增强后均匀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密度),肾盂肾盏无积水,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及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形成。

2.2 病理检查

①巨检:5例均为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肉眼观察 ,切面呈浅棕色或棕褐色,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灶、出血、坏死或囊性变区,肿瘤表面有完整包膜。肿瘤大小 2.5~ 8cm,位于肾皮质或皮髓质交界处,5例肿瘤均未侵犯肾盂,肾门部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肾静脉内未见瘤栓;2例肿瘤累及肾被膜。

②镜检:癌组织由嫌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混合组成,嫌色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膜特别清晰类似植物细胞,胞浆透明,呈气球样。嗜酸性细胞体积较小,胞浆嗜酸,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两型细胞的核基本一致,多数中等大小,核不规则,常有皱褶 ,可见小的核仁,偶见双核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

③免疫组化结果:5例波型蛋白(vimentin)均为(-),4例CK7(+ ),2例胞质 CD10(+ ),4例 CD117(+),Ki67均 <3%。胞质呈亮蓝色,且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不一,嫌色细胞染色强,嗜酸性细胞染色弱。(图1,2)

图1 肿瘤细胞 HE染色×400

图2 癌细胞 CD10阳性 免疫组化×400

3 讨论

嫌色细胞癌常发生于中年患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偶然发现,B超及 CT常提示肾占位。肿瘤多位于肾实质内,边界清楚,常见纤维性包膜,切面均质、实性,浅棕色或棕褐色,常无出血、坏死及大的囊性变[2]。镜下癌组织由嫌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混合组成,呈巢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癌应与肾嗜酸细胞腺瘤和透明细胞癌鉴别。肾嗜酸细胞腺瘤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切面多数呈红褐色,少数可呈黄褐色,约1/3的肿瘤中央有星状瘢痕;瘤细胞巢状排列 ,细胞圆形,胞浆内有大量的强嗜酸性颗粒,但无核周空晕,核圆而规则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均匀分布,核分裂像罕见,核无异型性。肾透明细胞癌,大体切面呈鲜明的金黄色或橘黄色,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因此常呈多彩状。镜下肿瘤细胞均匀一致,胞浆透明,核小而圆,根据不同分级,可见大小不等的核仁。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均表达广谱 CK,但 CK7可用于二者的鉴别,CK7表达于嫌色细胞癌而嗜酸细胞腺瘤不表达[3]。另外嫌色细胞癌的 CK9比其他肾细胞癌高表达 。此外 ,对角蛋白 CK8、CK18和 CK19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明显不同的是该肿瘤对高分子角蛋白 CK1、CK5、CK10、CK1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癌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及 Tamn-Horsfall蛋白阳性,对 S-100蛋白和波型蛋白 Vimentin染色阴性[5]。此外有研究表明CD10在嫌色细胞癌表达于胞质,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细胞癌却表达于胞膜[4]。本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5例 vimentin均 为 (-),4例 CK7(+ ),2例胞质 CD10(+),4例 CD117(+),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此外,电镜和 Hale胶体铁染色均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嫌色细胞癌多为较高分化的肿瘤,临床分期较早,多为Ⅰ~Ⅱ期,肿瘤侵犯肾静脉与下腔静脉较少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也较其他类型肾细胞癌少见。因此倾向低度恶性肾肿瘤。本组5例嫌色细胞癌肿瘤的增殖指标 Ki-67均 <3%,随访时间为6个月~ 5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病情稳定,预后良好。由于该肿瘤与其他肾上皮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形态学方面都存在着重叠表现,因此,正确的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极大帮助。

[1]Eble JN,Sauter G,Jonathan I,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Genetics of tumo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M].Lyon:IARC Press,2004,23-42

[2]张宏图,谢永强,郭蕾.肾嫌色细胞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2(14):8-11

[3]肖立,陆孝禹,陈忠伟,等.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的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表型的比较研究 [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21(4):422-426

[4]饶秋,周晓军,周航波,等.肾嫌色细胞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4(14):90-93

[5]Mazal PR,Exner M,Haitel A,et al.Expression of kidney-specific cadherin distinguishes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from renal oncocytoma[J].Hum Pathol,2005,36(1):22-28

猜你喜欢
嫌色胞浆嗜酸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胞浆小滴、过量残留胞浆与男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31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八年无进展巨大肾嫌色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胞浆型磷脂酶A2α基因和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3年全国175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