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春中医药大学 科研处,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芪苈强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所入选病例均为2007年2月-2009年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患者共6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诊断标准制定。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级,NYHAⅡ~Ⅲ级 (射血分数≤50%)。男38例,女22例,年龄55~72岁,平均(65±8)岁。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经均衡性检验,年龄、性别、病情及心功能分级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改变及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血浆脑钠素(BNP)表达水平。
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衰治疗(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主要成份: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规格:0.3 g/粒,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 050102),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的疗效标准拟定。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3。
表1 两组病人心衰总体疗效的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变化比较
冠心病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学的“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切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多病程较长,久病伤及脉络导致心脏体用俱损,心气、心阳亏虚,以致气血、津液运化无力,水津代谢失常,导致瘀血阻滞,痰饮内生,水湿内停。心衰晚期还可形成“亡阳”“脱证”等危重证候。因而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以温阳益气,化瘀利水为总则。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不仅使总体疗效大大提高,而且能更好的改善心衰病人的心悸,纳差,畏寒肢冷等中医临床症候。其中黄芪益气利水,附子温阳化气以治心气虚乏、心阳衰微之本,用为君药;丹参利血活血,葶苈子泄肺利水,人参补气通络,针对气阳虚乏、络脉瘀阻、水湿停聚三大基本病理变化,共为臣药;红花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消肿,香加皮强心利尿,玉竹养心阴以防利水伤正,陈皮畅气机以防壅补滞气,皆用为佐药;桂枝辛温通络,温阳化气,兼引诸药入络,用为使药。纵观全方,以益气温阳为治络、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络阻的病理中心环节,兼用利水消肿药以治其标[2]。方中黄芪益气利水,降低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脑利钠肽水平,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3];人参补气通络,丹参和血活血,葶苈子泻肺,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减轻心脏负荷[4-5]。药理研究证实[6],芪苈强心胶囊既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利尿消肿,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具有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又能明显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醛固酮升高,明显阻抑室壁厚度的增加,减少心脏指数及减轻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生物学基础,既体现出西医联合用药的治疗特点,又能显示出中药复方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0-92.
[2]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3-285.
[3]何居仁,马丹军.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机理探讨[J].上海医药,2000,21(1):25-26.
[4]杨孟考.单味葶苈子治疗顽固性心衰2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20):40.
[5]李刚毅,苏廷秀.治疗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及葶苈子应用之管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9(3):18-19.
[6]吴以岭.“络脉—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