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运城

2010-04-23 03:32:52王树增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7期
关键词:守军徐向前坑道

文/王树增

1947年夏出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时,徐向前的病还没有完全康复。他在抗战后期得了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在缺少医疗器械和有效药物的环境中,这种病几乎等于必死无疑的绝症,在延安,它已经夺走了另一位共产党将领关向应的生命。曾经指挥过红四方面军10万大军的徐向前虚弱得无法站立,病痛令他长时间地辗转于病床与担架之上,但他最终以指挥作战的坚定决心和不畏苦痛的坚强意志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

这一年的年底,拖着病体的徐向前把攻击目标对准了山西南部的运城。

运城位于晋南平原的同蒲路上,西可出击关中,南可威胁陇海,为连接晋、陕、豫三地之战略要冲。这里原来是阎锡山部队的防地,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南京国防部将临汾以南划归为胡宗南的西安绥靖公署辖区。

徐向前对运城耿耿于怀,因为晋冀鲁豫部队已经打过两次,都没能把这座城市打下来。

第一次攻击是在1947年5月。当时运城国民党守军是整编17师49团,外加4个连的炮兵和保安团,共约4000余人。陈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0、11和13旅以及太岳军区部队先后攻占了机场和西关、北关,胡宗南急令整编第10师10旅和青年军206师的一个团由韩城东渡黄河增援,陈赓被迫放弃了攻击。第二次攻击是在10月,当时陈谢集团(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的29个团已经南渡黄河向外线出击,为了不使晋南地区的国民党军牵制陈谢部的行动,晋冀鲁豫军区奉中央军委之命对运城实施攻坚。担任攻坚任务的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新亭。运城城墙坚固,堡垒密布,堑壕连绵,防御纵深达10余里,国民党守军兵力已达万人以上。8日,王新亭指挥攻击部队从东、西、北三面将运城包围。艰苦的攻坚战随即开始。当时,8纵不但兵力不多,装备也差,对一座工事坚固的城池发起攻坚,攻击部队只有两门火炮,“其中一门还是牛车拉的,撞针很短,要用镢头撞一下炮屁股,才能打出一发炮弹”。于是,部队只有采取挖掘坑道迫近城墙实施炸药爆破的办法,这使得作战进行得十分缓慢,攻守双方皆伤亡很大,战斗始终在运城城墙外壕附近胶着拉锯。外围战持续了一个月后,8纵的攻击前沿只推进到距运城外壕100米左右的地方,而准备爆破城墙的坑道距离城墙尚有数十米的距离。就在这时,国民党军整编36师从太阳渡和茅津渡北渡黄河,大队人马翻过中条山主峰到达运城。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到达后,运城守军发动大规模反击,8纵挖好的攻城阵地遭到严重破坏,对运城的攻击已无可能。

打运城时,战士们争先报名参加突击队

8纵攻打运城的时候,老百姓给予了大力支援,不但运送粮食弹药和转运伤员,听说攻城部队需要木料,运城周边几十里的百姓家家都把门板卸下来送上了阵地,这些门板在运城守军发动反击时全部被烧毁。

战后统计,老百姓送上阵地的门板总数达到17万扇之多。

门板没有了,家还能叫家吗?

部队撤离战场的时候,官兵一路看着百姓家家不能闭户,低落的心情难以言表。中央军委发来电报:“……运城未克,打援又未全歼,在指战员中引起一时情绪不好,是很自然的,但我军精神很好,一两次仗未打好并不要紧,只要你们虚心研究经验,许多胜仗就在后头,望将此意向指战员解释……”但是,晋冀鲁豫部队官兵坚持认为,必须打下运城,不然无颜见父老。

12月1日,王新亭和王震一起去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向徐向前提出了第三次攻打运城的请求,表示部队战斗热情高涨,装备也得到了应有的改善,攻击时可以使用的榴弹炮、山炮、野炮和重迫击炮已有40门。

中央军委同意了晋冀鲁豫部队第三次攻打运城的作战计划。

此时,运城及其周边国民党守军已达1.3万多人。

王新亭和王震将他们能够指挥的3万多兵力全部投入了战场,主力被部署在运城西、北两个方向上。同时,派出两个团在东北和东南担任钳制任务。而另有三个团的兵力及运城周边各县地方武装在黄河北岸的茅津、太阳、沙窝、风陵、吴王等渡口负责阻援。

16日,大雪纷飞,晋冀鲁豫部队第三次攻打运城的战斗打响。

攻城依旧采取的是人工爆破的办法。敌人的外围碉堡巨大而坚固,负责主攻的2纵接连受挫。这一次,官兵们决心拼到底,前仆后继的爆破一直持续到21日,21日这天独立第4旅12团终于把敌人的12号大碉堡炸毁了,负责从城西南发起攻击的359旅也把9号大碉堡炸哑了。运城国民党守军急忙向胡宗南和阎锡山去电,形容运城城墙外“烟雾障天,手掷弹如雨”,“大量炸药到处爆炸,城内外落多型炮弹达千余发”,“守军弹药缺乏,又无空军助战”,“危在旦夕”之时,他们只能“绝对殉城,以报国家”。

晋冀鲁豫部队的总攻时间原定为25日黄昏,但是,24日这天,胡宗南4个旅的增援部队已在陕县渡过了黄河,王新亭和王震遂决定将总攻提前至25日拂晓,以争取在援敌到来之前突破运城城防。

总攻命令下达后,王震接到了独立第4旅13团6连写给他的一封信:“恳求司令员给我们突击队攻城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自愿订计划: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在战斗紧张时也不下火线,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王震回信说:“我接到你们要求担任架云梯登城的任务,兴奋极了,我衷心学习你们,尊敬你们的战斗精神。架云梯首抢西城,是一切战斗动作中最富艺术性的动作,要求有最大的勇敢性,最高的顽强性,最富有经验,有特别的训练,而且具有过光荣战功的部队来担任。你们就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连队。我即告诉顿旅长、杨政委转告你们团营首长,考虑给你们这个光荣的任务。”

25日拂晓,总攻提前开始。

接敌的坑道还没有完全开辟,坚固的城墙还没打开缺口,攻城突击队拥挤在外壕边缘,掩护火力不足以压制国民党守军密集的枪弹,尤其是城墙下敌人的重机枪阵地事先没有发觉,导致突击部队伤亡巨大。两天两夜之后,攻击仍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个时候,如果时间拖延,致使增援之敌过于靠近,就必须抽调攻城部队前往迎敌,攻城很可能面临再次失败。徐向前给所有攻击部队下达了死命令:“坚持到最后五分钟,一定要把运城拿下来。”但是,缺乏炮弹的火炮根本无法把城墙轰开,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把坑道挖到城墙下,然后进行大规模爆破。王新亭和王震研究的结果是:在火力封锁下强行接近城墙外壕,在外壕下挖掘放置炸药的坑道。

任务交给了8纵23旅。王新亭要求23旅官兵在一昼夜内完成爆破坑道的挖掘。23旅旅长黄定基把任务交给了69团。团长张国斌认为:7连的交通壕已经挖到距城北外壕20多米处,且这个连有很强的土工作业能力,于是毫不犹豫地把任务交给了7连。7连接受任务的是2排长刘明生。刘排长挑选出9名官兵并分成战斗小组。第1组:排长刘明生,战士乔永亮、郭海顺和李少贵;第2组:班长崔有福,战士郭宪章和常豫恭;第3组:副排长申士功,战士车元路和张有才。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行动,他们每人不但要带上土工作业的工具,还要背上一块铺着湿棉被的沉重的门板,以抵挡国民党守军密集的子弹。

夜晚,风雪交加,第1组出发了。通过铁丝网的时候被敌人发现,城墙上扔下来手榴弹和照明弹,乔永亮牺牲,刘明生、郭海顺负伤,行动被压制在开阔地上。第2组接着上去了,郭宪章负伤,崔有福和常豫恭通过铁丝网冲到外壕边缘,在那里,他们看见已经负伤的李少贵正一个人拼命地挖着爆破坑道。

到了预定的联络时间,张国斌团长拼命拉联络绳,但就是没有回音。

第3小组战士车元路请求让他上去看看,张团长答应了。

车元路消失在黑暗中。张团长趴在雪地里焦急地等着,拉联络绳依旧没有反应,直到凌晨几乎被冻僵的时候,他听见有人小声说:“团长!前面爬过来一个人。”车元路浑身都是冰碴,血浸透的军衣冻结在冰碴里。张团长赶紧叫卫生员包扎,卫生员发现他竟然有五处枪伤。车元路报告说:在外壕里挖掘坑道,不断受到炮火射击,挖好的坑道被炸塌了,现在正用门板支撑坑口拼死往里挖。报告完毕,车元路要求返回,张团长不准他再上去,车元路说他就是根联络绳,只要他活着,指挥所与外壕的联络就中断不了。

车元路,山西晋城常家庄一个孤苦的流浪儿。父亲给地主做长工病死,母亲被国民党军打死,哥哥被抓走从此没了消息。在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时候,他参加了共产党军队。他所在的那个排,所有的战士,没有一个年龄超过18岁的,在69团被称为“小鬼排”。但是,这些贫苦孩子打起仗来十分勇敢。车元路刚到部队,就赶上攻打曲沃的战斗,他的腿被子弹打穿,竟然还追上了一个逃跑的国民党军军官。为此,小战士车元路荣立了特等功。

再次上去,车元路遭到猛烈的拦截射击。子弹围着他呼啸,手榴弹在四周爆炸。他终于滚进外壕的时候,身上不知道哪里又负了伤。在城墙外壕下挖坑道的人几乎全部负伤,国民党守军知道这些跑到外壕里的士兵在干什么,因此所有的火力都射向这里,坑道不断地被炸塌,人员不断地负伤,但坑道依旧在顽强地向前延伸。作业工具坏了,战士们就用手挖,每个人的指甲都掉了,血淋淋的双手不停地在坚硬的冻土上抠着。

我军突击队员向敌阵地运动

车元路又要返回了,外壕3米多深,因为再一次负伤,他仅爬出去就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刚登上梯子,几颗手榴弹在身边爆炸,这一次他的伤在头部。车元路回到指挥所的时候,张团长一把把他抱在怀里。他一边报告情况一边说:“没伤到我的骨头!”报告完毕,他带着两名战士再次返回。守军的机枪封锁更加猛烈,城墙上点起了大火,国民党兵在上面喊:“你们打不进来!别送死了!”车元路在这片开阔地上往返了5次之后,依旧活着,他让69团所有的官兵感到十分惊讶又十分崇敬。最后一次回来时,他给指挥所带来了好消息:坑道已经挖了近6米深,可以容纳3000公斤炸药。为了运送炸药的人的安全,在通往坑道的交通壕里,每隔几米还挖了避弹坑。

增援运城的国民党军距这里仅有一天的路程了。

27日黄昏,8纵23旅爆破队仅用了40分钟就把3000多公斤炸药送了上去。17时30分,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响过之后,运城城墙被炸开了一道20多米宽的缺口。8纵的突击队员乘势拥入,与守军在突破口上展开拉锯战。敌人发动了猛烈的反击,第2梯队被截断,王震命令独立第4旅增援。第4旅在旅长顿星云和政委杨秀山的率领下,冒着守军的侧射火力,向突破口拼死突击。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8纵突击队从城北突进城区,2纵突击队从城西突进城区。28日拂晓,国民党守军终于支持不住了,开始从东门和南门向外突围,4000多人的一股在永济附近被追歼,3000多人的一股在平陆县七里坡附近被追歼。

蒋介石获悉运城失陷的消息,认为有碍整个晋南战局,命令胡宗南立即“从速收复”。但是,胡宗南得知运城失守后已经收缩了增援部队。

徐向前认为:“打下运城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把守运城的1万多敌人全部歼灭,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可以说是典型的攻坚歼灭战。而且,在精神上摧毁了敌人防守这种城市的信心,打破了敌人固守据点的信心。同时,我们创造了攻坚的宝贵经验。”

小战士车元路再次荣立了特等功。

猜你喜欢
守军徐向前坑道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徐守军
战时指挥所
环球时报(2019-01-10)2019-01-10 06:25:43
王守军 藏石欣赏
宝藏(2017年3期)2017-05-09 03:21:39
徐向前的三次探亲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5
Dynamic modeling of thermal conditions for hot-water district-heating networks*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
防护林科技(2013年1期)2013-08-08 11:20:18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军事历史(2001年5期)2001-08-21 02:51:54
在徐向前指挥下鏖战山西战场
军事历史(2001年5期)2001-08-21 02:51:52
徐向前的军事理论概述
军事历史(1990年6期)1990-08-16 07: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