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2010-04-22 00:45:17战子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6期
关键词:账簿会计专业会计核算

战子玉

一、对教学目标定位的探索

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使一些院校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对会计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从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与特定的专业相联系,学生也一味地满足于死记硬背概念和某些结论,难以理解和把握会计对经济管理专业的作用,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准确定位。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利用者,因此,会计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引导学生去站在一个经济管理者的角度来掌握会计知识。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读懂报表、分析报表、运用报表,有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会计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提高非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二、对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基础会计》教材体系大体都是三大部分,即会计理论和概念部分、会计核算方法部分和会计核算程序部分。一般情况下,该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先讲述理论和概念,再讲述核算方法,最后讲述核算程序。毋庸置疑,此思路有其道理,是一个完整的、合乎逻辑的构思过程。但笔者认为以会计基本理论为起点展开学习,会使学生缺乏对会计知识掌握的方向感和整体感,加大初学者对枯燥理论理解的难度。

笔者认为应该从结果(即最终生成的会计报表)入手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对原有的课程顺序进行调整,按照以下体系结构进行讲述。

首先,第一章从几张简单的会计报表引申出来会计的价值及会计的本质,从几个案例入手引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发展前景等。第二章,讲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角度,给学生介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重点介绍几种主要会计报表的结构、项目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侧重于使学生了解信息使用者关心什么,会计要做什么,会计工作通过何种载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第三章,讲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先给学生讲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让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再讲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在学生学习认识报表的过程中,必定会接触到许多陌生的专业术语,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会计要素,要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清楚六大会计要素。第四章,讲会计原理基础,内容包括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复式借贷记账法,一定要让学生搞明白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账户结构等。第五章,讲述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这一章是基础会计的核心与重点,利用借贷记账法,对工业制造企业资金投入、物资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利润形成及分配、资金退出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讲解的过程中要补充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做相关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六章,会计账证及会计核算形式,主要讲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核算形式。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原始凭证,让学生练习常见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原始凭证是否符合核算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填制记账凭证,尤其是专用记账凭证。给学生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结构及其用途,简单介绍账簿的登记方法,比如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库存商品、原材料等某些学生熟悉的分类账的登记等。在讲会计核算形式时,最好以综合模拟教学实习代替,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模拟实习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一个模拟企业简单的业务处理。穿插讲授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第七章,财产清查。为学生讲清财产清查的定义与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八章,讲述会计规范及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其职业管理。最后,要让学生完成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弥补报表章节未给学生讲授的内容。

通过上述体系结构的变化,可以使学生先对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结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对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特殊课程。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应用以上教学体系进行讲授过程中,还要对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相关改革。

(一)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分别担任制单会计、审核会计、出纳、记账会计等角色,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工作范围。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单向传授法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法,变“知识仓库”储存为智力开发,即由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启发式教育,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由重视记忆训练转变为原理应用。可以将相关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会计课堂教学要逐步从偏重讲具体细节中解脱出来,避免讲得太多太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重点讲授知识要点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要转变会计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可以配合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三)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理论考试为主,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议将考核方式改成卷面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卷面考核主要考核理论学习情况,侧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察,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包括平时的案例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等。

四、对实验教学环节探索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基本没有模拟实习这个环节,即使个别高校有这个环节,分配的学时也是很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学过基础会计的学生,根本没见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实物。由于缺乏会计实习的具体操作环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会计实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反映凭证和账簿部分枯燥难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

(一)尽量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没有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先带领学生到工业制造企业参观其生产流程,浏览其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再结合会计执业人员的现场讲解,会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个感性认识,在接触到理论和相关概念时才不会感到陌生,利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或请财会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学生,聘请专家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因为是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所讲,很多学生会从讲座中受益非浅,极大地激发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创立一些社团组织。可以创立“会计协会”、“会计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成员可以由对会计感兴趣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或者会计专业同学组成。从理论方向和实习实践两种角度进行社团活动。在课余时间,通过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还可以利用寒暑假,以实习生身份到事务所实习,熟悉会计的盘点、做账等一系列工作。

猜你喜欢
账簿会计专业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燃烧的账簿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大账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2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交通财会(2018年6期)2018-10-26 07:05:28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5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36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