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迪迪
最近涌现的新人作品中,固然有姚树华、金伊萌这样处女作就为数千万投资的重大制作的幸运儿,但对于更多的年轻导演而言,目前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驾驭各种商业类型片与观众口味。就作品质量而言,很多新人新作的水准和影响不能和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相提并论。论艺术才华,或许他们也不是同龄导演中最突出的。然而,几年前《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时,放眼望去只有一个宁浩。但现在,一个更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正在浮出水面。一个成熟的电影产业需要的远不止一两个领军人物,还需要一批新锐力量——这正是电影“新青年”带给产业的希望。
2009年,《非常完美》的风头盖过了所有同期竞争者。这部电影从开机伊始就话题不断,但长达一年的宣传期里,业内外津津乐道的是章子怡从演员到制片人的转型,金依萌——则被笼罩在巨星光环下,即便她是这部影片的导演。但当《非常完美》票房突破6000万元后,舆论似乎无法再继续忽略这位年轻的女导演。8月底,《非常完美》即将突破8000万元票房的当口,一场题为“金依萌浪漫喜剧新潮流电影”的研讨会在京举行,被邀请的数位影评人不吝赞美之词,其中最为“石破天惊”的一个评价是:“女宁浩”。接受媒体采访时,金依萌谈到最喜欢的国内年轻导演时,脱口而出的也是“宁浩”。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学电影毕业后,金依萌选择了留在好莱坞狂写剧本,等待一个真正拍长片的机会。此后的三年,金依萌靠卖剧本、拍广告、MV和纪录片养活自己,辛苦但不沮丧。当时金依萌真的想留在好莱坞拍英语片,李安就是鞭策金依萌的一种力量,他能等七年,金依萌有什么不能等的。但暗暗祈祷千万别像李安那样等七年就好!
金依萌比李安幸运。2006年,国内制片人刘涛在看到金依萌的短片后,邀请她执导体育励志影片《旗鱼》。那个时候明显感觉到国内市场好了,而且《旗鱼》才拍了28天,很不过瘾,这个故事也不是金依萌的风格。金依萌决定留下,并且从她以前在好莱坞写的剧本中挑选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爱情手册》开始改编,这就是后来的《非常完美》。
剧本完成后,在拿给章子怡之前,金依萌其实已经让国内的一些演员和投资人看过剧本,但最初拿到剧本的某位明星“竟然没有看懂”,可能因为金依萌的剧本是严格按照好莱坞的模式写的。所有的动作放在一起,对话放在中间,每一页正好是一分钟,98页剧本就是98分钟。
一位朋友建议她把剧本拿给章子怡看看。很快,两个星期内章子怡就约她面谈了。金依萌明白挑战刚刚开始,因为当时章子怡喜欢的仅仅是剧本,而她在章子怡眼中只是剧本作者。虽然金依萌的条件就是这个剧本要拍金依萌一定是导演,但你至少要和对方沟通,努力说服她愿意让你做导演。
第一次见面选在北京一家餐厅的包间,气氛非常好。章子怡显然非常重视这次会面,当天她打扮成想象中的“苏菲”来和这位年轻的编剧见面,金依萌同样有备而来。
金依萌带了4样东西,片中美术的一大本书,服装的一大本书,还有金依萌几年前出版的两本漫画书和《旗鱼》的DVD.”金依萌将两本大书展示给章子怡。每个角色的家金依萌都设计好了,比如苏菲的家是彩色的,各种手工的小玩意儿,靠垫儿,那种五彩斑斓的感觉……”同样设计好的还有各个角色的服装。她(章子怡)一下子就清楚了所有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子,电影出来的效果如何,非常直观。通过这两大本书金依萌要让她感觉到金依萌是一个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导演;另外金依萌送给她两本自己出版的漫画是想让她看见金依萌的幽默感,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拍喜剧,金依萌要证明自己能拍喜剧,金依萌有幽默感;而《旗鱼》DVD很简单,让她知道金依萌能拍长片。
两个女人的第一次会面,持续了两三个小时,谈得非常好。
章子怡最终选择了金依萌出任导演。
“女宁浩”现在已经引起众多投资人的兴趣,她透露自己下一个计划的投资近期即将落定:除了一部浪漫喜剧之外,擅长画漫画的金依萌还计划拍一部动画片,两者可能同时进行,后者的周期会比较长。“中国电影赶上最好的时候了,很多投资人,很多机会,有很多和我一样年纪的导演在努力拍好的商业片。”在这个“好的时代”她想做更多。金依萌告诉媒体她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做一个导演,她还想做一个好制片人。其实,金依萌也是《非常完美》制片人之一,金依萌应该有这个能力。
24岁那年,“80后”杨庆梦想去欧洲看看。彼时他正在北京鱼龙混杂的影视圈里“漂着”,干些拎包、订盒饭的杂活。五年后杨庆终于来到瑞士,契机正是电影——在洛迦诺电影节上为自己的新电影计划《公路8号》寻找机会。
8月12日,当洛迦诺电影节open door单元宣布中国年轻导演杨庆因处女作《夜·店》夺得“剧本开发奖”时,语言不通的杨庆正在露天广场的人群中百无聊赖地把玩相机,身旁的彭浩翔推他一把:“你得奖了!”,杨庆赶紧跑上台。其时,《夜·店》在国内的票房已过千万,创造了继《疯狂的石头》之后的又一个低成本电影的票房奇迹。接下来,《夜·店》又在釜山电影节和东京电影节上亮相。
2003年从中戏成人教育学院进修班毕业后,杨庆想拍广告,但缺乏人际关系网,进不了广告圈。只能零零碎碎拍些短片、数字电影、MTV,不过这些东西拍完之后通常都没了下文。这些经历让杨庆觉得,接触核心影视运作体系太难,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拍电影,简直是件可笑的事。
2006年底,杨庆在电视剧《家》剧组做B组导演。剧组大腕多,关系复杂,谁也指挥不动的杨庆受够了气。那年夏天宁浩凭借《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一筹莫展的杨庆从宁浩身上看到一线希望:“宁浩的成功,说明时代变了。在这里学不到任何东西,干嘛还要耗着?”
2007年初,杨庆决心认真“磨”个剧本。
最初他构思了好几个故事,不过《疯狂的石头》让他认识到,像他这样毫无经验的新人,必须把影片预算控制在300万元左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投资。原名《夜袭超市》的早期习作是杨庆所有故事中最“便宜”、最有可能实现的,杨庆把它扩充成了《夜·店》的雏形。为了“让投资人更有保障”,杨庆从一开始便对植入广告有充分考虑,在剧本里为所有设想过的品牌都预留了空间。然后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杨庆拿着大纲奔向了他想象中的“真正的电影制作圈”——找专业机构、专业的人,保证电影通过审查、进入院线。“一定要进院线”是杨庆给自己的底线。
徐峥是杨庆的贵人。正是徐峥向CAA中国区总经理罗异强力推介,才把杨庆带进了真正的“圈子”。
尽管对杨庆毫不了解,但由于徐峥愿意加盟主演,CAA由此对杨庆和《夜·店》有了很大信心。杨庆最初对CAA一无所知,不过他随即发现CAA“很靠谱”:CAA把剧本推荐给了30多家投资方,而且用专业标准帮助《夜·店》找投资、谈合作,代理了一系列中间环节。虽然杨庆是一个新手,但有了CAA 的推荐,相当于给投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杨庆本人而言,CAA既是通向电影制作的桥梁,又是保护盾。在电影开拍前,他要做的就是专心打磨写剧本,其他的事情CAA都会处理。
《夜·店》最后得到了橙天、中影和东上海三家机构的投资,但起初的制作成本只有200万元。杨庆觉得200万能“死扛”下来,至少可以把故事讲清楚。不过罗异认为这部电影少于250万元根本无法完成,他劝杨庆不要着急,“差50万会让你拍起来非常难受”。但刚刚得到机会的杨庆不想再等,两人为此还争吵过。好在罗异很快就争取到了50万元的追加投资,“正是这50万改变了整部电影,否则《夜·店》不仅会丢掉电影气质,可能连故事都丢了。”杨庆很感谢罗异。
拍完后,杨庆的总体感受是,《夜·店》的时间够了、投资够了,惟一的遗憾是自己准备不足,“不懂得怎样花钱、花时间,也没有充分利用好开拍前的筹备时间,这直接导致影片结构不尽完美,预留的植入广告的空间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夜·店》打响头炮之后,找杨庆合作的公司和项目变得多了,而且都是挺专业的合作,有市场前景。杨庆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满意,觉得压力和收获基本平衡。
“当然要拍商业电影,但不是所有的商业电影都要拍成《变形金刚》。”杨庆在洛迦诺获奖的剧本《公路8号》打算采用高清拍摄,成本底限是500万元起,但要控制在1000万元以下。以他现在的能力拍成本超过1000万元的电影,风险太大。不过杨庆不打算现在就动手拍这个项目,因为剧本还要磨。
杨庆最有可能的下一部戏是:某晚,某KTV里发生的故事,故事将突破《夜·店》的封闭空间,有大量外景……故事正在酝酿中。仍会是中低成本制作。会预留植入广告的空间,只是这回一定要提前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磨合。
《气喘吁吁》是郑重执导的首部电影,在此之前,他被广泛认同的身份是“编剧郑重”。由郑重编剧、李少红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橘子红了》都曾热播,但是对于“导演郑重”来说,它们只是路上风景。
说起《气喘吁吁》,高军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可惜”,在他看来,郑重拍这部处女作的机遇比当年的宁浩“好了不止十倍”:有好莱坞摄影师、资深制片人、2000万元投资,还有“全民偶像”葛优坐镇,郑重可谓非常幸运。“这本是一个青年导演迈入亿元俱乐部的机会,就这样被轻易错过了。”高军感到很惋惜,不过令他更加遗憾的是《气喘吁吁》这个项目的潜力被浪费了。
郑重从剧本开始就想打造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外国人的形象作为独立的人物出现,在中国电影史上并不多见,此外还有很地道的黑人角色和很多鲜明的人物,这些元素给人完全不同的冲击。
虽然剧本获得一致认可,但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郑重强调“必须自己执导”,这令几位制片人有些犹豫。他搬出了票房和口碑俱佳的英国喜剧片《真爱至上》作为类比的样板。另外,在争取葛优担纲主演的过程中,郑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打动了葛优。而且近两年青年导演辈出已是大势所趋,郑重知名编剧的身份也颇具说服力,因此郑重最终获得了执导机会。鉴于郑重本人的文艺气息,片方允许郑重在影片中体现一定的“作者风格”,不过“大众、商业、喜剧”这三大关键词绝对是雷打不动的大前提。因此当郑重提出在片头加上“郑重电影作品”的标注时,这个要求被驳回。
《气喘吁吁》最后得到了北京盛世华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正天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搜狐娱乐等几方的投资,制作预算达到1500万元。影片从剧本打磨、成本预算到班底组合、拍摄制作、营销发行,都按市场化标准运作,包括“爱国者”、“娇子”等植入广告的引入和“不见不散2”的宣传口号等所有细节,都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乐观的片方最初预估,票房过8000万元不成问题,迈进“亿元俱乐部”应指日可待。
随着拍摄的推进,问题逐渐开始浮现。郑重在现场往往天马行空自由发挥,镜头景别、构图和通常的喜剧片不太一样,面部特写、全景镜头和空镜头特别多,为此他还和摄影师常起争执。影片进入重要的剪辑阶段后,更重大的问题出现了——郑重按自己的意思剪了一个“导演版”,这个几乎完全由郑重自己操控的初剪版本长达2小时10分钟,葛优、高军、以及负责影片发行的人看完后“彻底傻了”,葛优干脆直接表示看不懂。
这样的结果令所有人崩溃,片方决定重新剪辑,为此片方和郑重产生了激烈争执,郑重坚持认为自己拍的就是一部“思维新颖的商业片”,但是在片方的强烈要求下,郑重最终做了让步。然而影片的拍摄素材有限,而且诸多景别、镜头都不符合商业片的风格,光靠剪辑已无力回天。
在影片宣传发布会上,葛优有意识地“掰正”观众先入为主的理解,当导演郑重称《气喘吁吁》是一部“好听、好看、好玩”的“三好电影”时,葛优直接反驳道:“我跟导演的想法不一样,好不好不能自己说,电影是坐在椅子上的观众说了算。”
相比最初《不见不散2》这样辉煌的创意,郑重最后拿出的作品与片方的希望大相径庭,令发行环节颇费周折,发行档期一调再调。最终影院放映的情况是,《气喘吁吁》凭借葛优这个惟一的“卖点”,在星美院线创下了560万元票房,吸引了约17万人次观看。这个成绩,算是中上表现。不过影片的口碑只能用“可怕”来形容,观众对葛优的心理期待落差太大,造成了一边倒的痛骂。
郑重对因个人原因导致影片商业上的失败并不后悔:“我要做一个创新,我绝不会拜倒在某种风格之下。”他以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大师来强调自己寻求“30年代电影的感觉”。
是做导演还是做编剧,郑重还没有明确的规划:“我会继续写剧本,还想写小说,也会继续拍。现在在看几个剧本,中英文的都有,但我需要时间对自己的创作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听一下各个领域和水平观众群里的反馈,再想下一部片子怎么拍。”
郑重坦言自己的目标就是在中国拍cult片:“所谓cult片,就是绝对自主、独立的电影,有更多的电影工作者支持自己的时候,非主流的电影也会有市场影响力,就像大家现在都看昆汀的《低俗小说》。”但郑重不愿意被把目标定义为“做中国的昆汀”,对独立制作在中国的前途,他也有信心:“中国市场现在大好,独立小片拍准确了,会有支持艺术的投资者青睐。”
2010年9月3日上映以来,俞飞鸿和段奕宏主演的《爱有来生》遭受口碑的两极严重分化:喜欢者感动落泪,嗤之以鼻者怒批“一无是处”。该片目前全国票房只有几百万元,要收回4000万元的投资成本尚需时日。对于身兼导演、编剧、制片、女主角四职的俞飞鸿来说,这是她十年来的唯一作品,倾注了她全部心血,据说,俞飞鸿期待这部影片票房过亿,但现实一定让她很失落,因为她忘了,这是一个喧嚣的快餐时代,如此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不是人人都能静下心来感悟得到的!
作家须兰的短篇小说《银杏,银杏》娓娓道来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15年前,还是学生的俞飞鸿看到这个故事,动了拍电影的念头。她花了10年时间,终于得偿所愿。
早在1995年,还是学生的俞飞鸿读到《银杏,银杏》就有了改编的念头。5年后,她拿到了电影改编权,找来许多知名编剧改编剧本,却都不满意。倔强的她最后自己拿起笔来当编剧,拿起镜头当导演。
2007年,《爱有来生》在云南开机,为了寻找到那些高原上的白云、草甸,俞飞鸿带着全剧组100多号人跋山涉水。有次拍一场野狼追逐的戏,没想到这些在马戏团里被驯养的狼回到原始森林后兽性大发,直扑向摄像机,摄像师吓得爬到树上去,只有俞飞鸿很冷静地指挥大家把野狼制服。
俞飞鸿表示,10年间有时也很无助,多亏了剧组人员的不离不弃,“有次云南发生泥石流,地基下陷、公路塌方,把外景全都淹没了,不得不停止拍摄。演员一来一回,损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好在大伙都毫无怨言,让我很感动。”
为提供拍摄资金,俞飞鸿把自己的房产抵押了出去。因为第一批拷贝的光色不好,俞飞鸿又坚持重洗拷贝,以便向观众呈现最完美的效果,因此错过了“七夕”“黄金档”,对票房影响不小,但她说:“十年也许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间,但我不后悔献给了一部电影,这就像我的命定之作。我没有什么电影技术可炫耀的,这个前世今生、爱恨纠缠的人鬼故事感动了我,我就把它老老实实地拍出来。我相信只有感动创作者,才能感动别人。”
关于她今后是否还会当导演,俞飞鸿表示:“其实我真的没有怎么规划过。就像拍这个电影一样,我并不是为了要做导演才去找故事来拍,而是因为太喜欢这个故事,才决定自己做导演去拍电影。我并没有希望我今后就要一年或者两年出来一部作品,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能够让我喜欢的故事,有这样的故事出现,我才会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