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0-04-18 10:24撰文陈利生
浙江林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园子

□撰文/陈利生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鲜活可爱的文字。鲁迅一生著作等身,大都是严肃地沉吟、犀利地思辨,唯有这篇回忆散文,充满了盎然的童趣和浪漫的气息。自小读到它,我就在心底里记下了一个叫“百草园”的地方。

向往绍兴,因为那里有鲁迅。绍兴,是鲁迅心中一杯暖心暖胃的酽酽的黄酒,是他文学素材的源泉。

今天,终于站在先生的门前了。

低矮的屋檐,黑漆斑驳的木门,却是情牵魂绕的去处。白墙黑瓦,深宅大院,典型的绍兴建筑。走进鲁迅故居,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室内家具都依照旧时模样摆设,醒目的横匾,堂前的对联,精美的花灯,素雅的瓷器,雕花桌椅,镂空窗棂……依稀可见当年小康之家的盛况。灶台上的花卉图案还在,鲁迅母亲的居室里有周建人的小床。故居里的井很奇特,位于室内,据说可以直接舀来喝,很甜。

故居的木墙柱与檩条,被岁月烟熏火燎之后,古色古香。那张鲁迅用过的方桌、坐过的椅子,已经物是人非,可是屋里那一排排、一架架的发黄的书稿,分明写着先生短暂而永恒的一生。

在这里,记录了鲁迅从出生到青年的成长足迹;在这里,鲁迅见证了家庭由兴旺堕入困顿的过程。在这粉墙黛瓦的故园中,积淀了多少生活之情趣。静静的老台门,似乎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远去的周家往事。

走出故居,我们急急地去寻“百草园”,因为这里最能唤起我们的记忆了。

充满期待地跨过门槛,终于置身于“无限情趣”的百草园了。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眼前的园子,似乎与我想象中的有趣相去甚远。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所有在先生笔下出场的小生灵们,都寻不到了。没有了好看的何首乌、覆盆子,没有了蟋蟀的浅唱,没有了叫天子轻捷的身影。也许,它们只是先生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先生一去,它们也就随风飘逝了。只有那两棵高耸的皂荚树,阅尽沧桑,苍翠依然,默默注视着每一个踏进园子的游人,让游人隔着漫长的光阴重读儿时的鲁迅。一个这么普通的园子,何以被鲁迅写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情趣呢?

闲步于百草园,突然间满耳全是孩子们的戏耍声。听到了,我听到了儿时的鲁迅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中抓蝈蝈的笑闹声;还听到了鲁迅祖母在桂花树下讲山海经;那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少年,一定是闰土吧,他们一会儿在雪地里捕鸟,一会儿在园内寻找到底有没有成精的何首乌。

百草园,留下了鲁迅最纯真、最青葱的岁月。百草园何曾会想到,那位在绿荫里嬉戏淘气的顽童,后来用一支笔,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如此普通的园子,竟突兀而立起一位思想巨人,书写了一个智者的灵魂。面对百草园的石井栏、泥墙根,仿佛能感觉到这位文坛巨匠始终以他犀利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嗅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三味书屋与鲁迅故居隔河相望。鲁迅12岁被家人送进了绍兴城内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跟塾师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前后长达5年。“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鲁迅笔下的寿老师。

书屋不大,不过十多平方米。正墙一幅“松鹿图”中堂,两旁屋柱上一副对联,上联为“至乐无声唯孝悌”,下联为“太羹有味是读书”。书屋正中,一张方桌、一把木椅,是塾师坐而论道处。学生书桌放在两边墙脚根。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鲁迅自勉刻于桌上的“早”字,依然清晰。

“三味书屋”后面是一个小花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腊梅树树龄据说已过两百年,依然枝干遒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三味书屋的灯亮起来了。我确信,那一盏盏橘黄的灯,将继续为先生点亮,静守着先生的每一件如烟往事;那园中的百草,依然苍翠繁茂,年年岁岁绿满先生的窗前和那一片绍兴的天空。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园子
游百草园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园子匠
守在自己的园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