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文化”

2010-04-14 23:18李祥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4期
关键词:水文化文化

□李祥

闲话“水文化”

□李祥

中国是个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创造出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今天的人们都知道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军旅文化等,一般人却很少提到“水文化”。其实,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而且要比其他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009年11月在济南举办了“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明确对水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那么什么是水文化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水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广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及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水文化是指与水有密切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

打开世界地图,人们会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镇都傍水而建。如美国的纽约、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澳大利亚的悉尼、埃及的开罗等,还有中国的上海、武汉、郑州、哈尔滨等。水的处所也是人类的美好家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时代都有着与之相应的水文化。水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华夏文明,都分别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恒河、黄河流域。

关于水的文化,可以随便举出一些例子。古希腊神话人物有海神波赛东,中国有河神、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诺亚方舟、大禹治水等;纪念活动和习俗有世界水日、泼水节等;广阔的大海陶冶人的情操;冰雪雕塑和冰上水上运动给人以美感,也是世界体坛的竞技场;沧海桑田改变着地球面貌;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有《水浒传》;诗歌书画以水为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

凡带有三点水旁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如江河、溪流、湖泊、泡泽、海洋、波浪、涟漪、泥泞、深沉、沐浴、洗澡、游泳、漂流等,就连污染二字也有三点水陪伴,可见环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水上。以水字命名的民族有水族。天文名词有水星、银河。地名有水城威尼斯,中国有天水等,此外还有水上人家。动植物有水鸟、水貂,水稻、水仙花等。成语典故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秀山青、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民间习俗还有放河灯、摆龙舟、看冰灯等。

古人钟情于水,常常把水当作诗词的标题,如《登楼望水》、《湖亭望水》、《浔阳观水》、《澄水如鉴》、《春水》、《流水》、《海水》、《引水》、《咏水》、《远水》、《望水》、《看水》、《水》等等;更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情柔”、“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水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水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后,中央电视台陆续推出的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再说长江》、《恒河》、《水问》等节目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水文化。还有公益广告关于节水、爱水的宣传也很有现实意义。近年兴建的三峡大坝水利发电工程,不仅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效益,而且也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一些水利活动也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舞台和银屏上,展示出水文化的魅力。

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是水文化涉及的重点。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雷希尔·卡逊在她的划时代作品《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写道:“原来百鸟歌唱,春光明媚的春天,如今阴影笼罩,已听不到鸟鸣的音浪;以前清澈的河水,清澈的小河溪,游洄着鱼虾贝类,绿荫碧波的池塘栖息着异类的水生生物,现在捕不到鱼虾,也听不到动物的声息,象失去了任何生命似的一片寂静。”然而时至今日,环境状况更是令人忧虑。

且看今日地球之水,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遭受污染的水体,不仅发生在地表,而且也泱及到地下和空中;从液态水到固态水和汽态水,无一幸免。水污染已呈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趋势。海洋在悲号,江河在悲吟,湖泊在悲咽,泡泽在悲叹,整个水圈在悲恸。水的悲怆,就是地球生灵的悲哀,最终又将是人类的悲剧。

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奔走呼号。世界各国也都开始重视“水的命运”,纷纷采取行动。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也已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确定为“中国水周”。

有志于环保事业的文学、文艺、教育、科研人员,理应在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方面发挥聪明才智,给水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愿每个地球公民都能积极地行动起来,让地球之水永远洁净长存。

黑龙江省友谊县人大常委会 155800)

猜你喜欢
水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