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责任目标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山东钢铁集团己整体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责任目标。其中,莱钢2010年前10个月已累计完成节能量9.45万t标煤,预计济钢2010年将实现节能14万t标煤,张钢全年预计节能6 000 t标煤。山钢集团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在向着低碳、绿色发展方向转型。
一次能源高效利用。莱钢通过建立水资源循环链,开发应用无水或少水工艺,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的多次串级利用,形成了“三干多串零排放”的节水模式。他们开发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与湿法除尘相比,吨铁耗新水由500 kg下降到2 kg,同时减少用地50%,杜绝了水污染,实现了除尘灰闭路利用,同时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71%,高炉煤气放散率降到0.21%,基本实现“零放散”。
二次能源高效转化。济钢先后建成余热余能发电机组23套,发电总装机容量近700 MW,构建了冶金工艺过程分布式发电系统,使钢铁流程能源转化功能得到了有效开发,2010年1~10月发电量达到25.4亿kW·h,同比增加6.81%。目前,济钢、莱钢自发电量均满足了自身一半以上的生产用电,效益可观。
废气能源循环利用。济钢现有低温余热资源折合标煤约170万t/a。济钢利用这些余热资源供应12 000多户宿舍区居民采暖。按采暖期4个月计算,折合年节约标煤约60万t,减少CO2排放160万t,减少SO2排放2.4万t,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济钢还将工艺中富余的部分副产煤气、余热蒸汽、气体等资源,销售输送到周边6家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节能带来降本增效。张钢新区高炉自2010年初开炉后,相继配套富氧和喷煤工艺,其中仅喷煤一项每年可节约焦炭10万余吨,节约资金7 000余万元。高炉热风炉通过采用高效管式燃烧器,利用热风炉燃烧废气将助燃空气、煤气预热到相应温度,仅此一项可将热风炉风温提高30~50℃。轧钢加热炉采用蓄热式热回收和换向高温燃烧技术,可对空气和煤气进行双蓄热,提高预热温度,降低排烟温度,最大限度地回收烟气余热。(徐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