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隐忧

2010-04-14 10:07王晓云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8期
关键词:新种数目线虫

□ 王晓云

从生活在两极冰雪世界中的白熊、企鹅到翱翔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巅的神鹰;从赤道丛林中的生物到数千米深大洋底层的深海细菌;从森林草原中无数喧闹的鸟兽昆虫到荡游在万米高空的生命微尘;从隐居在土壤王国中的众多线虫到深邃莫测的卡斯特岩洞中的盲鱼……在有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到处充溢着生命。

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亿万生命形态,使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丰富多彩。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是一个独特的遗传体系,代表着一个进化分支。而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在遗传的细节上又各不相同,这样就使得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都有差异,无一雷同。据考察,地球上仅蚂蚁就有13000种之多,而蚂蚁的个体数目,据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少于1000万亿只,约等于目前世界人口数的16万倍。专家们估计,地球上昆虫的总重量约是人类总重量的10倍,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啊!然而这还只是根据人类目前对生命形式的极不充分的认识所作出的估计。

现存生物有多少

在现在的地球上,已被人类发现、记载和命名的生物有150万种。其中:昆虫75万种,软体动物10万种,脊椎动物7万种,原生动物1万5千种,线虫1万种,植物30万种……分类专家一致认为,这个数目离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数相差甚远。仅只昆虫一类,现在每年都要发现6000~7000个新种。作为昆虫的虱子,现在只记载有2000多种,据估计,实际种数可能在2万种以上;有益的寄生昆虫姬蜂,现在已知有1.5万种,最近有人用捕虫网在草地上采集的500种姬蜂中,有一半都是未知的新种,估计姬蜂的实际种数可能会超过6万种。专家们认为,昆虫的总种数大约是500万种。

目前人们已知的鱼类是2万5千种。但近半个世纪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个新种鱼被发现。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的淡水鱼,现在已知的有1000余种,但新种不断被发现,估计可能有2000余种。鱼类专家认为,现在已知鱼类的数目大约只相当于实际鱼类数目的一半。

线虫是人类认识最不充分的动物类群之一。现在已记载的约有1万种,专家们估计,全世界自由生活的线虫在10万种以上。智利的一些土壤生态学家在他们近年所采集的10份土壤样品中,仅其中一份就含有700个线虫新种。土壤王国中的众多生物,还远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

对于海洋,由于人类对它的大部分还没有深入地探查过,尤其是对充满奥秘的深海地区,所以,海洋里隐居着更多的未知生物。目前只记载有约15万种海洋动物和1万5千种海洋寄生动物。仅在一条鱼体上,就常常可以找到几十种寄生生物,而许多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也都有大量的寄生物。因此,随着对海洋的深入调查和采集技术的改进,海洋将会在人类面前展现出奇异多彩的生物世界,许多料想不到的生命形式将会陆续从海洋里被发现出来。

远古生物有多少

如果说人类对现存生物的了解还很不够的话,那么对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现已绝灭的生物的了解就更少了。据估计,每5000~10000种过去的生物中,只有1种作为化石被现代人发现,可见,化石记录是多么的不完全。通过化石,人类只能窥见远古生物的极小一部分,甚至连现代主要植物类群的起源都还笼罩在迷雾之中,至今都未能够找到它们的祖先到底是谁。不过,有一点是公认的,即已绝灭的物种比现存的物种要多得多。据科学家估计,在地球发展的各个时期,大约有3亿种不同的生物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相当于现存已知生物种类的200倍。不过,这个估计数字还只是一个中间的数字,少数科学家的估计要远远大于这个数,最高的估计为40亿种!这么多的古生物并不是生活在地球的同一时期,而是分别生活在30多亿年地球生命史的不同时期。在地球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生物。因此,随着生物体结构的改进和新的生存空间的开拓(由水中到陆地到空中),随着两亿多年前泛大陆和泛大洋分裂为若干大陆和大洋(加强了隔离作用,促进了物种分化),随着某些生物类群的繁荣和发展(如昆虫和被子植物的繁盛使生物的各类倍增),随着生物栖息地的日益多样化(森林的出现使单一的大空间分化为多种多样的小栖息地),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

生物数目的递增

在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前几亿年,最多只有几千种最简单的原核生物,现代的原核生物也只不过有数千种。随着真核生物的出现,特别是在有性生殖出现以后,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才第一次大量增加,到距今10多亿年前,大约发展到了几万种。到了距今约4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由于水生生物的大发展,使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增加到了十几万种。再过差不多一亿年,到了石炭纪后期,随着陆地植物和昆虫的繁盛,又使生物种类猛增到了几十万种。接着,是以开花植物的出现和进化为标志的中生代白垩纪的到来。经历了白垩纪的发展,现代动植物区系已开始形成,生物的种类第一次突破了百万大关。生物进化的步伐和物种数目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了,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也就越复杂,生存竞争也就越趋激烈。于是,不断的发生旧物种的绝灭和新物种的崛起。

无止境的探求

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是在复杂而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经历了千百万年的锤炼而被大自然选择下来的。它们的每一个特性——形态的、功能的、生理的和行为的,都是历史所塑造的,都高度地适应着地球各发展阶段的环境条件。留在每一生物体年的环境烙印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曾使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惊叹,使仿生学家着迷。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值得人类去加以研究的特性。但可惜的是,至今人类只对极少数的生物有所了解,而对大多数生物都只能列出它们的名录,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几乎一无所知。对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长远利用价值也了解甚少。甚至对许多较大的类群,如海葵、星虫、纽虫、帚虫、栉水母等,至今也还很少有人去专门研究过它们。对有些门类,甚至连一个精通它们的人也没有。可见,有待人类去认识和开拓的领域实在太广阔了。尽管如此,随着环境的恶化,地球上很多生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大千世界的生命此消彼长,人类能做的就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用温情的手臂和智慧的头脑来延缓生物灭绝的脚步,让它们消亡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猜你喜欢
新种数目线虫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一株分离自四川温泉的嗜热鞘丝藻新种鉴定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西藏发现植物新种
移火柴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
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
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SN1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