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娟
(陕西省扶风县水利局,陕西 扶风722200)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总土地面积745.8 km2。扶风县共辖 11个乡镇 16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4.1×104人,其中:农业总人口38.86×104人。境内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中部为广阔的黄土台塬,南部为渭河川道,渭河和韦水两条河流分别从南部与中部从西向东穿过,七星河、美水河、太川河、漆水河由北向南穿过,将塬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7大块,因而形成了山、塬、川兼有的地貌。因地形复杂,水资源比较贫乏,且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全县水资源总量49.86×108m3,近期可开发利用量仅为33 018×104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水资源贫乏,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已建饮水工程售出水价低于成本价[1];地表水污染严重等原因造成人畜饮水非常困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从1996年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实施“甘露工程”的决定到近年来相继实施的“人饮解困”、“防氟改水”、“饮水安全”等农村饮水工程项目,扶风县先后建成了一批农村供水工程,解决了部分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卫生条件,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近年来,扶风县把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管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资源统配,规模发展,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力有序,健康发展。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计委、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宝鸡市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宝鸡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饮水项目列入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在项目建设前期,扶风县政府及时成立了“扶风县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负责全县农村饮水项目管理工作;指挥部在县水利局下设办公室,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规划、年度计划,工程初步设计,监督工程资金,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组织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阶段检查验收和竣工初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利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程序。
项目建设之初,县政府就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县发展改革局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进度表会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报账审批表会签、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县卫生局负责饮水项目的监督管理、水质检测、饮水工程进度表会签;县水利局是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组织项目实施,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有关乡镇及村组负责群众自筹的落实,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保障施工建设环境通畅。
扶风县是一个缺水的农业大县,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前题和要求。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水利部《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宝鸡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中农村人饮困难“三个一”的标准,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建设到自然村公共给水点,有条件的村组供水到户,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学论证,对水源地水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对水质做了化验,结合扶风实际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供水到户的总体解决方案。按照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县饮水办组织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班子,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测,按照有关设计标准,精心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对主要供水设施水塔的设计,严格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具体供水方案,因地制宜,坚持“水源共享,高水高供,低水低供,集中连片”的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2],设施配套齐全,突出我县饮水项目工程设计特点。
我县安全饮水项目资金,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省、市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专款专用,设立了农村饮水项目资金专户,项目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饮水办管理、监督国家投资资金的使用,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水利主管部门定期向财政、审计部门通报资金使用和工程实施情况。在工程竣工后,主管部门先进行内部审计,然后由县审计局进行审计,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国投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组织水利、计划、财政部门进行查验,汇签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审批表,到县饮水办报账支付。国投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管材、水源井、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土建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为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饮水办将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并结合项目区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对自筹资金采取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赔偿、电力设施、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投工投劳等以投劳折价形式计入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按受益村落实,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计划全部落实后,饮水办方可安排工程施工。从而确保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项目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包干,部门领导负责,现场技术员严把关,有关单位和乡镇积极配合,并将项目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合同制及监理制,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3],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县水利局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证、设备、技术力量、业绩、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等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抽调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并聘请具有监理资质、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水利监理工程师进驻工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在整个农村饮水项目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主管领导和技术员不定期进行工程抽查,对工程的基础部位、隐蔽工程、供水管网等要害部位,及时进行阶段验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返工补救,直至合格达标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工程建设实行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签证,单项工程竣工初验签证或竣工验收签证制度。工程竣工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然后由县饮水办收集编制竣工资料,组织水利、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和批准的设计进行竣工初验或验收,通过初验或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的交付使用,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进行补救返工,做到一次达标,不留隐患。
工程竣工后,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县水利局及时下达了《关于成立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和《扶风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护责任书》,确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合理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严格水费收支管理,工程正常运行后,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
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计划、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扶风县各级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人畜饮水工程取得了很大成效,建成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农村供水工程。截止2009年底,累计解决了19.4×104人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1处,日供水能力1.16×104m3。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通过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告别了以往人拉肩挑吃水的历史。节省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15 a共解决了农村19.4×104人的饮水困难,按项目区每户每天拉水投劳0.3个工日,拉水天数为100 d,每个工日按15元计算,年可节省劳力费 145.5×104元;按照每户节约一个劳力,每人每年外出务工200 d,每天收入30元计算,年均增加农民收入1 940×104元。二是通过自来水入户、净水等措施的采用,提高了水质标准,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饮水工程项目区群众普遍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干净整洁的灶房和现代化的卫生间都成了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4]。通过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项目区群众吃水难问题,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节支。饮水工程建成后,在确保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农民发展养殖业服务,每年养鸡5×104只,增加收入40×104元,养羊、养猪、养牛2 000头,增加收入60×104元,养殖业年可增加收入100×104元。饮水工程的兴建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种、养殖业的发展。四是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生态环境。五是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群众安居乐业。
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学习全省乃至全国饮水工程建设的先进典型,总结扶风县近年来饮水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在今后饮水工程建设时要力争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饮水安全问题的认识,倡导全民节约用水,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合理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三是加强水源监测,严防水质污染。目前扶风县部分地区居民直接饮用河道水、集雨窖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区地下水硬度、氟或盐含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今后饮水工程建设中要大力推行水源地保护制度,侧重工程水质净化监测环节;四是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5]。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今后不仅要积极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更要大力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饮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五是加快依法治水步伐 ,完善水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杆杠,加速水的商品化和治水法制化[6];六是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建立健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
[1] 吴贤忠,汪有科.武威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M].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2):9-10,55.
[2] 张桂芳.集中供水工程在农村的实施及效益分析[J].陕西水利,2006,7(科技专刊),1-2.
[3] 邵志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期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0):43-45.
[4] 刘正平.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水利保障[C]//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论文集.重庆,2008:93-97.
[5] 雷万荣.甘肃省天祝县农村饮水安全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82-83.
[6] 王晓娟,陈金木.农村饮水安全立法的重点与难点[C]//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论文集.重庆,2008: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