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东 上海铁路局徐州北站
2009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为实现增收节支目标,确保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完成,路局决定整合优化调机运用,并关停部分车站驼峰使用。调机整合后,徐州北站核减调机5台,并担当了相邻车站驼峰关停后部分解编作业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上海局北大门的徐州北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路局关于核减调机后做好运输组织工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深入挖潜提效,切实加强运输组织,努力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调机核减后车站安全、畅通、高效,实现增收节支的目标,确保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完成。
(1)下行驼峰主体信号开放限制的影响。下行TW-2系统在前一峰最后一勾越过二部位缓行器后方可开放另一峰推峰信号,延长了推峰间隔时间。
(2)下行驼峰机车遥控系统的影响。下行北替补机车未安装机车遥控系统,造成预推不及时、不到位、推峰速度控制不精确等问题时有发生。
(3)驼峰设备的影响。上、下行驼峰平台、下行驼峰纵断面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线路坡度发生变化,对驼峰作业效率产生影响。
(1)车站下调场1-28股尾部、上调场1-27股不准进行溜放作业,对作业效率影响较大。
(2)车站编尾牵出线、道岔联动区不准临时停留车辆,延长了车辆甩挂作业时间。
(3)车站下行驼峰主体信号机各种显示所规定的推峰速度定速较低,直接对推峰作业效率造成影响。
(4)车站下行驼峰解体作业时规定停留车辆距三部位减速器出口的长度容纳不下溜放车组时禁止进行溜放作业,造成推峰作业时间较长。
(1)计划编制不够合理。计划人员编制计划时考虑不够周密细致,出现不能灵活运用线路、相邻线路隔钩溜放较多等不合理问题发生,影响驼峰作业效率。
(2)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组织不够合理。调度指挥人员和行车人员之间有时缺乏联系,造成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安排不够合理,出现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交叉干扰较多等问题发生,延长了推峰作业时间。
(1)徐州北编组站核减调机4台,其中上行编尾减少1台调机,下行编尾减少1台调机,上行驼峰减少1台调机,下行驼峰减少1台调机,调车机的减少必然对作业效率造成影响。核减后,南北2台替补调机作用的发挥尤为重要,而南替补调机还担当徐州北-徐州站间小运转列车本机作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替补机车作用的发挥。
(2)由于徐州西站核减1台调车机,其担当作业改由铜山站2调担当,特别是铜山2调还担当徐州北-铜山站间小运转列车本机作业,必然对作业效率造成影响。
徐州北编组站到达场、出发场、驼峰、编尾天窗修作业影响范围较大,一旦进行维修作业,则车站到发场、调车场一端咽喉全部停止使用,造成车站不能接车、发车、推峰和转场,对车站作业效率影响较大。
(1)对效率重视不够。个别职工对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没有完全摆正,思想包袱重,存在不敢干、怕出事的思想,对提高作业效率积极性不高,或者作业过程中以牺牲效率来保安全。
(2)业务技能不高。个别职工特别是行车、调度指挥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造成工作中出现作业组织不当等问题的发生,直接影响作业效率。
(1)教育引导为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新变化,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树立"心有多高,路就有多宽"的思想,敢于突破"唯条件论"的旧观念和习惯性思维定式,不断创新车站运输生产组织方式。
(2)强化绩效考核。坚持把工作量和运输效率作为职工收入的条件,制定《徐州北站运输生产挖潜提效考核办法》,发挥奖金分配在运输生产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效调动职工提效的积极性。
(3)加强业务学习。行车调车作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实作技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责任差错的发生。
(1)提高计划质量。计划人员要根据列车运行图及各方向车流到达规律,按照到达列车编组预确报、车站线路及各方向现在车分布、各装卸点作业进度和调机动态等实际情况,各场(站)间、各岗位间要主动沟通协调,准确掌握作业进度和股道运用情况,科学编制计划,合理安排到、解、编、发作业,使各项技术作业保持连续性和节奏性,不断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和质量。
(2)加强联系沟通,压缩等待时间。计划行车指挥人员要主动联系和沟通,准确掌握作业进度和股道运用情况,及时调整作业组织。驼峰解散车辆时要加强股道的灵活运用,减少驼峰调机峰上停车等待变更计划的现象。编组场股道车辆集结完毕后,要及时通知编尾安排调车机转场,减少股道套放车,从而减少驼峰机车下峰顶车次数。信号楼合理安排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减少交叉干扰,保证调车机的及时挂车,确保推峰不断线。
(3)加强作业组织。一是充分发挥“一主两翼”分流作用,当发生车流严重积压时,积极联系调度所组织迂回运输。二是根据编组内容合理安排接车场别,压缩折角车流。三是严格按照编组计划编车,有机车的车流及时上线,做到流线结合紧密,机列衔接有序,大力组织超轴列车,努力压缩站存车。
(4)制定上行十调作业方案。上行系统担负交局任务,在仅有两台调车机转场的情况下,任务十分繁重。车站结合列车运行图和作业实际,制订上行十调作业方案,在保证取送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十调转场,弥补调车机减少一台的影响,确保交局任务完成。
(5)加强运输日常分析。坚持日常运输分析制度,掌握生产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改进运输组织的建议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运输组织考核,对于违反运输组织原则、联系配合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等现象,深入分析,严格考核,提高职工的整体运输组织意识和运输组织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调机核减后车站作业效率,充分发挥规章制度保安全、促生产的作用,在符合《技规》、《行规》要求的前提下,对影响作业效率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先后修改了峰尾溜放作业、编尾牵出线、道岔联动区临时停留车辆、禁溜线或迂回线送车、驼峰主体信号机各种显示所规定的推峰速度以及停留车辆距三部位减速器出口的长度容纳不下溜放车组溜放办法等规定,提高了作业效率。
(1)合理安排南北替补调车机。车站总调度员全面掌握徐州北编组站上下行驼峰、编尾的作业情况,遇作业繁忙时,根据系统站调的请求,平衡两场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好替补调车机的调配。为保证徐州西站、铜山站作业车的快速取送,小运转机车(含杨屯站2调)的运用由徐州北站总调度员根据徐州西站、铜山站、杨屯站的作业情况统筹安排。
(2)调整调车机吃饭、交接班规定。为保证编组站调车作业所需动力,取消所有调车机的在站整备作业,为适应白班作业量,调车机原则上安排夜班进房上油整备。铜山站2调机车安排在徐州西站交接班。
(3)明确驼峰解体作业等时间标准。根据作业写实制定调车机解体、编组作业及吃饭、机车进房时间标准,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时间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大力压缩调车机吃、交、上油时间。
(4)优化徐州西小运转列车运行径路。调整铜山站2调担当的徐州北站-徐州西站-铜山站间小运转列车运行径路,由原来的徐州北站-周宅子站-杨屯站-铜山站间运行改为经京陇联络线运行,大幅减少了列车运行时间。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50min压缩到15min,使铜山2调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调车作业。
(5)调整徐州-徐州北间小运转列车本机。为使南替补机车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解体编组调车作业,车站建议路局将徐州-徐州北间小运转列车改由徐州站调车机担当,减轻徐州北站南替补调车机的压力。
(1)合理划分维修作业区域。针对站内维修天窗作业干扰运输、造成停轮等待影响效率的问题,协调工务、电务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根据电务联锁图表,将徐州北编组站各场同一咽喉区维修天窗对应划分为4-5个联锁区,按联锁区组织维修作业,使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与维修作业在同一咽喉区平行进行。
(2)切实加强维修作业组织。车站要积极配合工务、电务部门进行天窗修,改进作业组织办法,安排好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最大限度减少车站作业与天窗修的矛盾,降低天窗修对运输生产的干扰。
(1)将下行驼峰"在 T1(T2)主推情况下最后一勾车辆越过二部位减速器才能开放T2(T1)主体信号"条件修改为在T1(T2)主推情况下最后一勾车辆越过一部位减速器即可开放T2(T1)主体信号,减少驼峰作业限制条件,提高作业效率。
(2)将核减调车机的驼峰机车遥控系统安装至北替补机车,确保推峰预推和推峰速度控制到位。
(3)针对推峰速度提高、作业方式变化等,车站组织工务段对下行驼峰进行数据复测,对部分线路坡度进行调整;同时组织电务段对减速器进行整治、组织车站设备车间对减速顶进行整治,确保作业安全。
调机优化整合后,虽然车站调机核减5台,每台调机的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但是由于车站始终坚持内部挖潜提效,加强运输组织,抓好作业环节衔接,充分利用调机能力,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调机核减后车站主要生产指标比核减前有所提高,保证了徐州北枢纽的安全、畅通、高效,为实现增收节支的目标和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