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弟
(山西省水电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夏县位于运城市东北侧,全县国土总面积1 352.6 km2,共37.2万人,辖6镇5乡,256个行政村,812个自然村。自供区共有泗交、祁家河两座35 kV变电站,各有1 250 kVA主变2台,总容量5 000 kVA。自供区35 kV线路自苗村变电站出口经泗交至祁家河,全长42.8 km,线径90 mm。10 kV线路干线10条,长度127.25 km,线径50 mm,支线、分支线113条,长度138.5 km,线径35 mm。0.4 kV线路151.22 km,共209个台区。
夏县供电分为国电供区和水电供区。夏县水电自供区,辖泗交镇、祁家河乡及瑶峰镇的部分山区行政村,共计49个行政村,301个自然村,7 690余户,30 760余口人,供电面积72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自供区用电来源:一是祁家河、杨家窑、东张、下窑、架桑5座水电站发电(占山区供电量30%);二是大电网供电(占山区供电量70%)。5座水电站共有机组8台,机组容量 1.85 MW。大多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多年运行老化的影响,普遍存在引水渠道渗漏严重,机组效率低、故障多、水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年平均发电量150kW·h,电压等级为10 kV。
农网改造工程属国债投资项目,具有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等特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一般基建项目相比,农网改造许多项目不仅不允许取费,而且允许取费的项目费率也比较低。这样在工程实施中因征地、青苗赔偿等而受干扰、阻挠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造成的误工、赔偿额度超标等事项也在所难免。
由于夏县水电自供区用电负荷急剧上增,原有自供区电网已不能满足现有负荷的要求,鉴于以上情况,新建和完善水电农网改造工程已势在必行,以便及时缓解自供区的供电压力,确保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活用电。
经济效益:夏县水电自供区供电面积720 km2,供电用户7 690户,供电人口30 760人,售电量360万kW·h,综合线损 19%,平均电价 0.27元/万 kW·h,全民劳动生产率0.035万元/人·年,年利润总额98万元。
社会效益:几年来,夏县水电自供区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为积极构建水电管理新平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自供区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和“五统一”,农村电工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供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首先是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其次是理顺自供区县级水电供电企业与省水电公司以及乡镇电管站的关系,实现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
将自供区乡镇电管站改制为县级水电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负责农村低压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其人、财、物纳入县级水电供电企业统一管理。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以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级水电供电企业管理。农村电工由县级水电供电企业统一考试,择优录用。农村用户实行一户一表,由供电所管理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县级水电供电企业负责对用户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投入,提高表计的准确性,并实行统一校验、统一管理。
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由县级水电供电企业对乡镇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供电所电费收入全额上交,所需费用支出由县级水电供电企业统一核拨。
完善电网结构,降低送电损耗和变电损耗。把农村电价高出城市部分的农村低压电网维护费实行城乡电网平摊。
夏县水电自供区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为夏县广大农民优先解决了照明问题,同时也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电源。夏县水电自供区实施农网改造以来,自供区内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有效保证,用电量明显增加,自供区高耗能及粗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逐渐富裕,电器化水平逐步提高。由于农民用电有保证,他们也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使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自供区线损、变损大幅下降,用电量明显增加。夏县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山西省农村水电事业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为山西省甚至全国小型水电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