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存现句的认知特征分析

2010-04-14 02:09:48
关键词:句末句首宾语

李 挺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 200062)

汉语存现句的认知特征分析

李 挺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 200062)

由于句法形式影响意象的形成,具体的句法位置会影响认知的先后顺序、认知的独立性和对谓词的制约程度。存现句在意象上与同义的非存现句相异,在认知上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即以存在性和存现关系为认知基础、时空背景在句首突显、谓语动词的行为动作义弱化,状态义突显、不定指的存现主体在句末聚焦以及存现句语义未完。

存在性;动作义;状态义;不定指;语义未完

一、引 言

存现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一直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储泽祥等在《汉语存在句的历时考察》指出:“要把事物的存在性或存在关系表述出来,这是存在句产生的认知基础。”[1](p13)胡文泽先生的《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则直接运用“场景先于目的物”和“包容空间先于被包容物体”等认知规则对汉语存现句结构进行分析,从认知角度详细阐释了存现句此种特殊句式的产生动因。[2](p1-13)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以致该句式的认知特征不甚明了。基于此,本文将尝试在这方面作更深入详细的分析。

二、理论基础和相关推论

1.理论基础:句法形式影响意象的形成

根据认知语法,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景,形成不同的具象,以便去解释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

从生成的角度说,同一情景由于发话者观察方式和角度不同(与语境和表达目的有关)在大脑中形成的意象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不同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观察某一事物或情景时由于视角、注意点和辖域以及突显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意象。比如:“眼镜放在桌子上”和“桌子上放着眼镜”反映了发话者对同一情景不同的认知,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象,前者由“眼镜”扩展到“桌子”,而后者则由“桌子”聚焦到“眼镜”。

而从接受角度说,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以在受话者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象征着不同的语义,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如:“小李把老王打了一顿”和“老王被小李打了一顿”。认知语法认为句子结构的不同,在受话者大脑中形成的意象突显不同的侧面,其语义也有不同。前句为把字句,突显主语“小李”对谓语动作“打”的支配作用,后句为被字句,突显主语“老王”遭受谓语动作“打”。因此前句突显了处置义,后句突显了遭受义。

心理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意象是心理真实的。对于语言表达者来说,它需要将这种意象转化为外部语言(书面的或口头的),而对受话者而言,则是一种逆向还原,它要根据句法结构构造意象,以便理解其内容或语义。也就是说,意象和外部语言之间的转化是可逆的,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句法形式影响意象的形成。

2.三个相关推论

根据以上理论,句法位置的变化必定会影响我们对词语所引发的意象的认知——同样的词语所引发的意象会因为该词语所处的句法位置不同而在表现强度(清晰度)、凸现程度、显示侧面以及出现顺序等方面发生变化。为了对存现句进行认知分析,首先根据现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提出以下三个推论——

推论1 句法位置出现的先后顺序会影响到认知的先后顺序,因而可以得出:一个词语如在句中有不同位置的可能,若位置越前,它所表示的对象越先得到关注。

次序象似动因在认知语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即Haiman的“时间相似性”,Givon(1990)的“线性次序原则”,戴浩一(1985)提出的“时间顺序原则(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表述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他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3](p21-27)这里指的是语言对概念世界的临摹性,这是就发生角度而言的。从接受角度来看,句法单位的顺序就会反过来影响概念的先后顺序。

在这里还需要区分的是两个顺序:客观世界中的时间顺序与认知的先后顺序。前者是客观的,是人的主观意识无法改变的;而后者则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把握。很明显,假设中所说的受句法位置出现的先后顺序影响的是后者。试比较:

例1 a 那个人从车里走出来。(自拟)

b 从车里走出来一个人。(自拟)

a、b两句是同一客观情景的描述,但词语顺序发生了变化。a句中,“人”先于“车”出现,因而先得到关注。b句中“人”出现在“车”之后,所以较“车”后受到关注。可见,不同的句法位置影响了人们对同一词语在句中被认知的先后顺序,但客观情景的顺序(先出现车,再出现人)却没有因为不同句式的运用而发生变化。

推论2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句子,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不断累积和不断加以整合的,因而可以推断:越是先出现的词语,因为前面没有其他词语的干扰而越具有认知上的独立性;越是后出现的词语,越容易受到先出现的词语的影响而失去独立性。

这里所谓的认知上的独立性是指人们在认知上处理某词语时依赖于句中其它词语的程度。对它的认知处理越依赖句中其它词语,其认知上的独立性就越弱,反之越强。从心理上来说,对一个句子首先给出的词语的认知处理,由于前面没有其他词语的干扰,就是直接从记忆(或已有语境)中提取相应的概念对应物,也不依赖于句中其它词语对它进行确认,因而句首词语在认知上具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而对于在句中后出现的词语的认知处理则要建立在对其前面词语认知的基础之上,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前面词语语义上的制约,所以后出现的词语在认知上的独立性当然较低。试比较:

例2 a 那本书∕?一本书放在桌上。

b 桌上放着一本书。

a句中的“那本书”由于出现在句首位置,人们对它的认知只依赖于大脑的记忆或已有语境,不受句中其它词语的干扰,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而b句中的“一本书”由于居于句末位置,人们对它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受到前面的方所词语及动词的影响,对该词语的确认较大地依赖于句中其它词语,其认知上的独立性较低。也正因为句法位置对词语认知独立性的这种影响,出现在句首的词语大多承载有定信息,无需依赖其它词语,所以承载无定信息的“一本书”若占据句首位置,则显得很不自然。若出现在句末,则可在认知处理上依赖句中其它词语加以确认,所以更加符合语感。

推论3 主语位置上的词语制约动词而宾语上的词语无法制约动词,由此可推断:一个词语若从主语位置转到宾语位置上,会减弱这个词语所表示的对象对动作的支配程度。

不难理解,主语位置上的词语对谓语动词有强制约性,而宾语上的词语不能制约谓语动词,反而受谓语动词的制约。同一个词语位于主语位置还是位于宾语位置,对谓语动词的制约性的强弱有明显的不同。如:

例3 a 十个人吃一锅饭。(自拟)

b 一锅饭吃十个人。(自拟)

“十个人”在a句中充当主语,直接支配“吃”的动作,对谓语动词具有强制约性。在b句中则处于宾语位置,不能支配“吃”的动作,对谓语动词的制约性明显降低。

三、存现句的认知特征分析

存现句相对于相关的同义句式,其认知特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描述:

1.存现句的认知基础:存在性和存现关系

储泽祥等在《汉语存在句的历时考察》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存在句是以表现事物‘存在性’为主体的语言形式。”“要把事物的存在性或存在关系表述出来,这是存在句产生的认知基础。反过来,存在句能表现事物的存在关系,这是存在句的价值所在。”(p13)毋容置疑,作为存在句的同构句式隐现句也同样能够表现时空与事物的隐现关系,且以存在性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说,存现句的认知基础是存在性和存现关系。

杜国平在《作为跨界谓词的“存在”》一文中也谈及“‘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殊性质,空间定位可以显示事物的存在性,当人们要认识一个特定事物时,提供一些时空描述,即指出它在某一时间或什么地方存在,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说‘桌子上有一本书’,‘桌子上’就是该书的位置,这对认识那本书来说,跟‘红色的书’的‘红色’属性一样重要。”[4](p73)其实,人们认识某事物时必须以该事物的存在性为前提,没有了存在性,其它属性都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存在性是人们认识任何事物的基础属性。

人们要认识某事物就必须首先了解其存在性和存现关系,而存现句又能够将事物的存在性和存现关系表述出来,这也就使得存现句完全有可能成为人们表述事物属性的起点。

综上,存现句以存在性和存现关系为认知基础,使之有可能成为事物属性的认知起点,这构成了存现句的第一个认知特征。

2.时空背景在句首突显

(1)根据推论1和推论2,与时空短语位于主语之后或者句末相比,位于句首的时空短语更能够起到展示大背景的作用,并能够使接受者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个背景上,而且由于认知上没有前置词语干扰而保证了对它的关注强度。试比较:

例4 一只斗牛在烟尘滚滚的场地上狂怒地腾挪蹦跳——烟尘滚滚的场地上狂怒地腾挪蹦跳着一只斗牛

前一句式中理解者的注意力焦点上已经有了斗牛,然后再扩展到环境上,我们对环境认知的整体性以及关注的强度都会受到影响。后一个句式则在我们的认知尚处于空白状态时将一个环境充塞在我们的视野中,保证了该环境较为稳定地确立为整个认知的背景,对其他对象的接受和理解也才能顺利进行。

(2)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句首时空短语直接与动词性词语相接,中间没有名词性成分干扰,这种相邻的位置关系正象征了两者间的语义关系,时空背景得以突显,进一步保证了接受者对它的心理注意。试比较:

例5 拟句: 原句:

大道上一辆马车飞快地跑着——大道上飞快地跑着一辆马车

门前两条汉子纹丝不动地立着——门前纹丝不动地立着两条汉子

拟句中处所词“大道上”和“门前”在拟句中充当句子的状语,与谓语动词的关系较松散,原句中处所词“大道上”和“门前”则处于主语位置,紧邻谓语动词,凸现了动作的时空背景,使之得到接受者的充分关注。

(3)句首时空词语引起接受者关注这一点还表现为,时空词语作为全句的主题,后面的部分对它进行陈述。如:

例6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朱自清《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同上)

上例各句都以句首的时空词语为主题,后面的成分都对它进行陈述。

综上,存现句中时空词语居于句首这一句法特征,使时空背景首先提供了存现句所引发意象的认知背景,在句中最先得以突显。这构成了存现句句式所引发的认知意象的第二个特点。

3.谓语动词的行为动作义弱化,状态义得以突显

(1)存现句的动词必须在没有实体主语(时空词语排除在外)的情况下使用,这就保证了实体名词只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根据推论3,与主语位置上的实体名词相比较,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实体名词所表示的对象对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支配性减弱。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a 施事主体位于句末,试比较:

例7 拟句: 原句:

门前两条汉子纹丝不动地立着——门前纹丝不动地立着两条汉子

前一个句式中主语的位置突出了“两条汉子”对“立”的支配作用,后一个句式中宾语的位置无法突出这种作用,而是强化了两条汉子“立着”时的状态。

b 非施事主体位于句末,试比较——

例8 墙上那幅画挂上了/?挂着——墙上挂着一幅画

前一句式中受事主体“画”位于主语位置,虽不如施事主语对于动作“挂”的支配性强,但仍突显了动作行为义(遭受义),因此,表强动作义的“挂上了”比表状态义的“挂着”更适合这一句式。而后一句式中处于宾语位置的受事主体“画”则完全不支配动作“挂”,突显状态义的“挂着”在此完全能被接受。

(2 )出现在存现句中的动词有两大类

①关系动词类 没有经验意义只表示一种抽象关系的动词,如“是”、“有”、“出现”等,这类动词相对于具有经验义的动词而言,它们属于弱性动词,过程义本身就很弱。它们在认知上只能引导出认知对象或判断认知对象是否存在∕隐现,却不能对其存现状态有所反映。

②行为动词类 具有经验意义的动词,这类动词在存现句中占主流。它们本身的动性很强,但由于在没有实体主语的情况下使用,变化过程义得以削弱。根据与实体宾语的语义关系,动词的词义结构就出现了三种情况:

动作+施事,如“走着(一群孩子)”、“跑了(一个犯人)”、“跃出(一只豹子)”。

动作+受事,如“挂上了(一幅画)”、“摆好了(两张桌子)”、“点着(灯)”。

动作+非施事受事,如“挂着(月亮)”、“传来(一阵笑声)”、“刮着风”、“掉下来(一个人)”。

行为动词的这三种情况与非存现句的同义句式都有互逆关系,可以在主宾语上互换,例如:

例9 原句: 拟句:

大街上走着一群孩子——大街上一群孩子走着

墙上挂上了一幅画——墙上一幅画挂上了

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远处一阵歌声传来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动作+施事∕动作+受事∕动作+非施事受事的动词,在原句中的行为动作义远不如拟句,其直接原因就是原句中的动词与宾语位置上的实体名词之间的动作+施事∕受事关系不受关注,而全部表现为存现方式与存现主体的关系。

(3)存现句中的动词只能在无实体主语的情况下出现,明显减弱了主体对动作的制约性,而且动作先于与之相关的实体出现在句中,也使接受者的注意力也不再集中于该动作的发出和变化过程,而更加集中在动作所造成的状态上。换言之,存现句中动词词义凸现的不再是一个在外力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过程,而是这个动作过程所造成的状态。试比较:

例10 我们把镰刀和草筐子扔在河堤上,(把)衣服扔在草筐子上——我们的镰刀和草筐子扔在河堤上,衣服扔在草筐子上——河堤上扔着我们的镰刀和草筐子,草筐子上扔着(我们的)衣服

前句中的“扔”前出现了两个相关的实体名词(发出者和目的物),其后又有目的物向一定方向的移动,行为动作义最强;中句的“扔”前只出现了目的物,其后也有目的物向一定方向的移动,行为动作义较强;而后句中的动词“扔”前没有出现任何实体名词,行为动作义最弱,只突出了过程结束后的状态。

综上,存现句中由于谓语动词缺乏实体主语,主体名词位于句末,谓语的行为动作义弱化,而此行为过程造成的状态作为存现的方式或状态得以突显。这就形成了存现句句式所引发的认知意象的第三个特点。

4.不定指的存现主体在句末聚焦

主体名词必须位于句末,位置的变化导致主体对动作行为的支配性弱化。从动词与句末名词的关系来看,句末名词不以行为的施动者或受动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存现的主体身份出现的。

据推论2,人们对于一个具体的句子的认知过程是不断积累和不断加以整合的,总是由旧信息导出新信息。因此,句末的位置还使主体的呈现成为一个逐渐聚焦、慢慢导出的过程,更适应于不定指的对象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所以,位于句末的主体名词通常表示不定指的对象。如:

例11 楼上下来一个提着塑料篮子的女人。(苏童《过渡》)

本例中的 “一个提着塑料篮子的女人”表示接受者未知的不定指的事物,。它由出现在句首的表示旧信息的时空词语 “楼上”逐渐导出,从而使这新信息能被顺利地接受,不至于显得突兀。可以说,出现在句首的时空短语加强了这一作用。

存现主体还能直接在时空背景中聚焦。当谓语动词不出现,句子由时空词语和主体名词直接组合而成,存现主体则直接呈现在时空背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居中谓语动词的省略使句子的行为动作义为零,句首时空背景直接为句末存现主体提供认知背景,不定指的存现主体作为图形直接在时空背景中聚焦。这直接表现为存现句一种特殊的“A段+C段”模式。

句末主体名词承载接受者事先未知的新信息,具有不定指的特征,因而在认知处理上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相关信息加以确认,故此,存现句的宾语部分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为带有修饰成分的名词结构,起码是一个数量名结构,既表数量又表示不定指。这又使句式从某一方面具有了描写性——对引出对象的描写性。如例11中的 “一个提着塑料篮子的女人”就是带有修饰成分的名词结构,对引出的新事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写。

综上,句末名词以存现主体的身份出现,句末位置使主体名词在认知处理上受前面词语语义的制约,大多表示不定指,在认知上具有不确定性,在句末逐渐聚焦。这就构成了存现句式所引发的意象的第四个特点。

5.存现句语义未完

简单存现句在时空背景中引入不定指的存现主体,其语义并没有就此完结。因为不定指的对象被引出后需要对它有所交待,从而引发接受者对不定指存现主体的语义期待。对句末名词的语义期待导致使语义完结的方式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五种——

a 宾语可以直接带上一个述谓性成分,形成类似于兼语关系的结构。如:

例12 墙上挂着一幅画很引人注目∕外面跑进来一个人慌慌张张

b 这个述谓成份也可以以定语的方式出现在宾语之前。如:

例13 墙上挂着很引人注目的一幅画∕外面跑进来一个慌慌张张的人

c 更为普遍的是,宾语可以以话题主语的身份,引出一个或一系列的句子。如:

例14 乔家大院的大门上方,悬挂一块横匾,蓝底金字,即“福种琅环”。居中堂高门的此匾据说来历非凡:清庚子年间(1900),八国联军进犯北京,……_(《晋中》)

d 宾语如果是(或可以成为)一个方所词语,就能够顶针式地再引出一个存现句,并且引出可以多次进行,但最后一个存现句仍需要有后续句作为语义的煞尾。如:

例15 冬夜凌晨,漆黑莫辨,风雪呼啸,一条通往兰家火车站的乡村大道上,飞快地跑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一对五十余岁的农民夫妇……(《刑警手记》)

e 如果相关的数个存现句对举,语义就有了完整性,可以告一段落。如:

例16 于世杰……腋下夹一真皮公文包,皮带上栓着手机,身上有淡淡的法国圣罗兰牌木香型男士香水,手腕上是劳力士。(《看麦娘》)

综上,不定指的存现主体在句末聚焦,导致存现句语义未完,引发接受者在认知心理上对存现主体的语义期待。由此构成了存现句意象的第五个特点。

四、小结及余论

存现句引发的意象具有其特殊性:以事物的存在性和存现关系为认知基础,极有可能成为人们描述事物属性的起点;首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空背景,然后将一个对象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引入,作为轮廓鲜明的图形放置在背景下;引入如果依靠了经验动词,存现主体的某种状态则通过动词状态义而突显;引入的主体如果是不定指的,则导致句义未完,引发语义期待。这些认知特征有助于对存现句的语篇功能进行解释,我们将另文探讨。

[1] 储泽祥.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 古汉语研究,1997.4

[2] 胡文泽. 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3] 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 叶蜚声译,国外语言学,1990,4

[4] 杜国平. 论作为跨界谓词的“存在”[J]. 哲学研究,1997.2

[5]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6] 郭锐.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 中国语文,1993.6

[7] 周红. 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J]. 汉语学习,2002.6

[8] 王建军. 存在句的历时研究[M]. 天津:天津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An Analysis on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xistential Sentences

Li T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Because syntax effects the formation of images, particular syntax positions effect the cognitive order, the cognitive independence and the restriction to the predicate. On images,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s, which differ from other equivalent constructions, have five cognitive characters of the Exist and Presence Sentence: The sentence is on the cognitive basis of existence and the existential relationship; the space-time background is conspicuous;behavioral sememe of predicate is weaken, while the state sememe is distinct;the sentence focuses on the indefinite presence subject at the end;the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unfinished.

existence; behavioral sememe; state sememe; indefinite; semantically unfinished.

猜你喜欢
句末句首宾语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宾语从句及练习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
当代修辞学(2013年3期)2013-01-23 06:41:24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当代修辞学(2012年2期)2012-01-23 0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