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日喀则地区农牧局 张玉雷 邓 兵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徐艳霞
马铃薯俗称土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淀粉15%~25%,蛋白质2%~3%,脂肪0.7%,粗纤维0.15%,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钙、碘、铁、钾等。在一些地区,有的养殖者用马铃薯来饲喂鹅,效果较好。但是,如果保存不当或饲喂不合理,就会造成鹅的马铃薯中毒,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就鹅马铃薯中毒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素、龙葵素、龙葵甙,呈弱碱性,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也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具有麻痹作用。一般来说,成熟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甚微,不会引起中毒,但当贮存不当而引起变青、发芽或变质时,就会使马铃薯素的含量剧增(芽内含量可高达4.76%,块茎内达0.58%~1.84%),鹅采食后便能引起中毒。此外,用从开花至结果时期的茎叶饲喂鹅,也易引起中毒。
急性中毒一般在采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初期,患鹅兴奋不安,继而精神不振、沉郁,步态不稳,运动失调,食欲废绝,羽毛逆立,眼半闭,不愿行走,强行驱赶时行动困难,运步蹒跚,腹泻,体温较正常时偏低(约30℃)。重症者可视黏膜发紫,体温升高(有时可达42℃以上),抽搐,全身痉挛,昏迷,呼吸麻痹,最后窒息死亡。
慢性中毒者,则表现为腹泻、精神沉郁、消瘦、生长缓慢等,长期可致死亡。
在病死鹅嗉囊和胃内可见采食后未经消化的马铃薯或其植株的茎叶。肝和脾肿大、瘀血,血液呈暗紫色,不易凝固,胃肠卡他性炎症,腺胃黏膜脱落或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出血。
1.初诊。了解鹅是否吃过发芽的马铃薯,并依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确诊
(1)采取病料做细菌和病毒培养,未见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2)将剩余的马铃薯发芽部位切开,于附近滴加硝酸溶液,如立即呈现玫瑰红色,即可说明喂鹅的马铃薯中含有多量的毒素;或取鹅嗉囊内容物少许,进行马铃薯毒素分析,可检测出其中龙葵素的含量较高。依上述检测可确诊为马铃薯中毒。
1.治疗。立即停喂马铃薯,更换易消化的优质饲料。轻症病例,通过手术方法取出嗉囊内的食物,清洗干净,消毒后再进行缝合。重症病例者,迅速内服10%的葡萄糖溶液或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和0.5%的鞣酸溶液,并肌肉注射20%的安钠加注射液1 mL,也可采取解毒、强心、利尿、镇静等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在饲料内添加多种维生素,经2周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
2.预防及其注意事项
(1)马铃薯应放置在干燥、凉爽、无阳光照射的地方,以防生芽变绿。不可用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饲喂鹅。如马铃薯生芽或变绿较轻,则应在喂前去除嫩芽及发绿的部分,并挖去芽眼周围部分,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经过蒸煮,使其毒性降低。因马铃薯的毒素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所以在蒸煮马铃薯时可适当加些米醋。禁止用腐烂变质的马铃薯饲喂鹅,并要做好废弃的处理工作,以防被鹅误食。
(2)用马铃薯的茎、叶或花饲喂鹅时,应与其他青绿饲料混合青贮发酵后,再行饲喂,或用猛火煮,待其毒素含量降低后再行饲喂。
(3)利用马铃薯作鹅的饲料时,应采取由少至多逐渐增加的方式,使鹅逐渐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