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蓉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 成都 610071)
建筑是“人类按照自然形象创造自己天地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一定环境形态延续的综合效应。环境作为包容建筑空间关系的整体也包容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是一种既定的物质空间,它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理因素、家务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有机构成,并与共同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相互作用,居住建筑及其环境的主体是人类自家的自我完善。人按照自己的理想、需求和现实可能来创造建筑环境,然后环境再以它自然属性和人为属性反馈于人,影响人的行为。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中心”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更应该体现出人与环境应有的相互关系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居住心理则是研究对住宅空间及其周围环境的满意感,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私密性等心理感受。居住环境设计要使共居住者对住宅系列坦然、可靠、安全、自由、繁忙的工作之后一种真正回到“家”的感觉。一种轻松、温馨和愉快的心理感觉。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们的心理活动总是由一定客观刺激引起,而居住环境是人的感觉反映的客观实现。它属于客观刺激物,以适应其变化而创造人的生存的居住环境不同一般的物质生产。所涉及的方面不仅是满足人类对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的物质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生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追求。人们渴望改造环境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希望对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对人类的状况反应灵敏并有所回应,就必须去理解并考虑我们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住是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之一,人生的 2/3时间在住宅及其周围的居住环境中度过。住宅,小区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室内外环境布局对居住者心理及作为往往产生刺激和影响,人居环境首先要使居住者生活方便、安全,感觉舒适而具有美好的情趣。
住宅是自己的“家”,家的意义在于给人以“归宿感”。人们的归宿感是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家”的轻松,温馨,愉快的心理感受,这也是一种自己居住周边环境暗示和自然识别性。如小区的各种绿化小品,组团的入口,门廊,大树等,这些具有特色的物形使居住者日久习惯富有亲切感的环境标志物,能形成居住者的归宿感,所以在人居环境的设计中需要从居住者的心理出发,建立一种认知标志,塑造一个生活场景,创造一种亲切气氛,使居住者一见到它们就有我的“家到了”的感觉。归宿感是积极的心理现象,是居住者抵家前的良好心理准备。
这是一种领有意识,“回到家了”和“这是我家”是两个相关概念。有归宿感的人居环境必然由于居住者产生归属感这种心理现象。也就是人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居住领域”,完善美观的居住环境布置有助于居住者产生归属感,从而树立起对自己的居住环境的自豪感。优美而又有特色的小区环境可使居住者有“我们的小区”,我家门口的树,我家的曲廊等等理念。在社会人群构成中,人的归属感也是一种心理要求,也是一种安全感。
随着城市的进程,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建筑物越来越密集。见到的蓝天绿树少了,人们会感到越来越离开了自然,生理上造成不利,拥挤是不愉快的的,心理上受到压抑是消极的,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在人居环境中,人需要大自然的景色来调剂精神,需要大自然作为审视对象,需要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因此要强调人居环境的绿化规划。提高绿化覆盖率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绿化庭院,清新的空气既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居住者的心理健康。如夏天,植物葱郁的青绿色可令人心绪宁静,感觉凉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人在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脉搏比在闹市中每分钟可减少 4~8次;在秋冬,植物茎叶和果实为偏暖的葱绿。橙色可使人感到温暖而愉快。居住区的环境力求表现自然融为一体。室外环境自然化并将其“大自然”引入室内,力求自然和人造环境之间的和谐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以轻松自在地领略自然景观,也创造一个使居住者更加自然地活动,散步,交往 和休息观赏的条件,对大自然的向往是我们设计中应为居住者提供布置创造的条件。如小区庭院是居住者接触自然、参加社会交往、进行各种余暇活动的场所。其设计可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体现居住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需求,使在此居住的人们乐于停留其中,并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如亭、台、水景、雕塑、绿地等的设计符合居住者们的审美情趣,空间设施的尺度应亲切宜人,体现设计的人性化,空间形象简洁明快,体现时代美感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使在此居住的人们在此观赏、游览的同时能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
私密性即个人(或家庭)在某些情况下要求所处环境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人们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从而在独处情况下能表达自我感情,进行自我评价,即个人(或家庭)希望有控制,有选择地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自由。人们居住的环境中要保障个人与家庭的私密性即排除噪音和外界视线干扰。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私密空间。
在目前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居环境的私密性体现在具体的居住者行为中有生活性行为、社会性行为、家务性行为和文化性行为。在生活性行为中私密性要求高,如盥洗,更衣,患病,排泄等,而社会性、家务性和文化性行为私密性要求为一般或不高。
故在居住设计中应设为每个居住者提供不受干扰和侵犯的个人空间。人居环境的私密性可以归结为居住者的某种自由度,他可以从视觉上或者听觉上象征性实质性的开放或者关闭外界对居住者的影响。住宅私密性梯度为:公共性——街道及邻里街坊;半公共性——住宅小区门廊,门厅;半私密性——客厅,起居室,阳台,入户花园;私密性——主卧室,卧室,卫生间。
居住者对住宅的私密性心理,反映在视觉和听觉上对邻居以及外界环境的隔绝与防范。创造人居环境的私密性是现在生活方式的一项要求,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设计中提供一些隐蔽的围合空间是必要的。
环境是人们情绪与情感的调节器,充满生活情趣的建筑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对人又以潜移默化和暗示的心理效应的作用而又反施于人,使人在环境的熏陶下被塑造。所以,建筑环境应该以正诱导对人进行作用,使人从环境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富有想象的参与、民族的认同,而从中获得满足。建筑是为人而建。人居建筑心理特别也是面向人及与人相关的环境。这样才能设计出更符合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的建筑。21世纪的人居建筑特征是具有舒适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人居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为每一个居住者提供灵活的更好的与大自然接触,以绿色生态居住为基础同时充分利用阳光,通风与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环境相对接,更健康,更环保,更节能的居住环境,最大程度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生。
[1]饶戎.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相马一郎,佐古彦顺.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孙金楼,柳林.住宅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4]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