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富
(四川省茂县畜牧兽医局,四川 茂县 6232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肉质的需求以追求风味、野味、回归自然为时尚,肉鸡在市场上销路渐差,取而代之的土鸡倍受青睐。只要认真做好科学饲养管理,发展优质土鸡,增加农民收益,前景十分广阔。
1.1 场地选择 土鸡养殖应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的地方为宜。
1.2 场地消毒 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或1∶600倍百毒杀、1∶1200 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用老场地养殖,地面要清扫冲洗,在采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再用高锰酸钾14 g/m3,加甲醛28mL/m3,密闭熏蒸消毒 1~2d,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d。
1.3 饲养面积 土鸡养殖根据饲养规模,按15只/m2计算即可;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面积按35只/m2计算,安装保温灯。
2.1 鸡苗选择 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的土鸡苗,一般要求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脚粗、眼凸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大小均匀、毛色一致的可判断为优质苗鸡。
2.2 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在0~1周龄33~35℃,以后每周降 2~3℃,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的分布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室内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室内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室内温度较为适宜。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都应及时进行调整。温度控制的原则是:初期宜高,后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群宜高,强群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
2.3 尽早开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或速补;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鸡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2.4 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 h。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为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硬纸板等物品上使雏鸡容易吃到。投料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2.5 饲养密度 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肉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m2,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m2,直至过渡到常温。再进行转栏饲养。
夏季门窗尽量打开,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一般15只/m2左右。此外,提前喂料,晚上加喂1次。冬季注意保温和通风,环境温度以14~23℃为宜。同时,要定期对圈舍及用具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4.1 鸡苗经过1个月饲养进入饲养后期 应该注意几点:
4.1.1 饲料。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玉米、小麦、大米等,条件较好的农户可用颗粒料,一般每天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料1次,入睡前再加一次。
4.1.2 供水。整个饲养期不停水。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
4.1.3 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敌害。
4.2 适当的饲养时间 土鸡饲养期长短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大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一般掌握在体重达2~2.5kg,时间在90d以上者即可上市,养殖户也可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4.3 适度的饲养规模 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000~1500只为宜。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3000只。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肉鸡应有所区别,主要做好以下环节:
5.1 选择优质疫苗 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殖户应选购优质疫苗。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畜牧部门指定的地方购买为好。
5.2 疫苗应足量使用 土鸡养殖疫苗不能克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采用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即养1000只鸡,使用2000羽份疫苗进行免疫;如采取点滴免疫则用1~1.5倍量。后期免疫一般用1.5~2倍量为宜。
5.3 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龄用H120疫苗,13~15日用新城疫Ⅱ系加法氏囊疫苗滴免,28~30日龄用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用 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 d的,建议在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5.4 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 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可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较好,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对禽流感疫苗应皮下或肌肉注射,实行一只鸡一只棉球一枚针头的正确的免疫方法。
6.1 白痢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特征是雏鸡肛门粘有白色粪便,用恩诺沙星、氟哌酸、敌菌净、土霉素等药拌料进行防治。
6.2 霉菌病 好发于半月龄内,以呼吸困难、肌体脱水、消瘦、脚趾干瘪,剖检时可见肺、气囊含有霉菌结节为特征。防治上应杜绝霉变饲料、降低舍内湿度、经常更换垫料,可用制霉菌素饮水或拌料治疗。
6.3 球虫病 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或磺胺类及球虫药拌料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