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佳
每个人都有记忆。记忆再现了人与城互动的生活情景;每座城都有其历史,历史反映出时光雕刻的城市个性。“人”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城市因人的生活而存在发展。以“人之城”为主题的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体验,表达了意大利希望能够重新回归传统的居住环境,并通过人性化的新空间设计和创新材料的使用,将“人”放在建筑的中心。让公众感知和热爱城市的历史人文意向,丰富城市中“人”的精神家园,对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要打动决策者,往往是靠设计人的解说;决策的重大因素又往往因国情使然,偏重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然而,当设计师不在场,要打动在城市和建筑中生活的人,只能靠使用者的亲身感受,这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易于理解以及个体文化素质和社会角色的不同。
不少人难以理解意大利馆的研发精华何在。其实,它之所以被称为“感性之城”,是因为该馆确实是一个以理想城市为主题的互动作品。它通过收集多个古城和地区的影像和故事,记录人们口述的记忆、梦想、恐惧等难忘的记忆,根据每次叙述不断组合分解,拼贴出一座不断演化的多中心城市全景。这个城市既虚拟又真实,纯粹取形于众人的目光和叙述之中。设计师和建设者为观众带来了自己走过的城市路线,那些曾令他们感动的地点的回忆和他们对想象中的地方的描述,充满了源于他们和前人记忆和情感的积淀。
游历这座城市的唯一方式就是“拦下”某个明白的“路人”,遵从他的指导,亲手触摸那些跨越空间的虚拟影像,观察那些引导你进入被叙述之地的画面。这些“路人”的行为又因观众的一举一动而互动变化。结合一侧静态展示的被调查人对城市的叙述和图绘,徜徉其中的观众可以跨越语言障碍,与当地居民的感受相互交融,探索与设想着这座城市的魅力。
没有“人”作为参照物的空间会失去正常的尺度,缺失了历史文化的场所也难以融入生活记忆,这是“感性之城”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回想过去,各地民居崇尚风水、天然宜居、邻里融洽,而某些规划后的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翻版建设、耗能巨大、人情冷漠,是因为追求经济发展的思维主导了生活和社会文化。薄熙来说“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就够了,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很重要。”改善城市人文景观环境也需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即突出城市人文身份的公众心理认同。
北美学者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在中国等一些地方,物质规划实践不过是二维的建设,人在此中根本不露面,即便有的话,也不过是淹没在统计数据中,还不包括临时暂住而没有“城市权”的人——这些权力在伟大的法国城史学家和哲学家Henri Lefebvre看来本该是每个在城市里的人都应有的权利。中国的规划师们精熟于编织物质规划:“人”仅仅出现于一维的人口统计数据中,管理的图则往往是二维的建筑、道路及经济技术指标,我们是否应在规划管理上将“人”作为拓展二维指标的另一维度,从本质上体现对城市人文的关怀?
融入人的生活记忆的场所往往是真正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感性之城”可说是规划后评估的一种真实版本,它不同于学术界对规划后评估的理论分析,却真实再现了城市发展在公众心理认同层面的成败,即城市是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事物必须能够被许多人从不同的方面看见,同时又并不因此而改变其同一性,这样才能使所有集合在它们周围的人明白,他们从绝对的多样性中看见了同一性,他们的经验才能连缀成整体。也只有这样,世俗的现实才能真正的、可靠的呈现。梁启超曾讲过,中华民族与文化身份是“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的个性与特性。我们实施保护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同样说明,建立公众参与为主体、专家分析为主线的后评估长效机制迫在眉睫。比如每年文化遗产日举行“城市意向”民意调查、每5年对风貌区保护规划实施规划后评估、主动寻找产业布局与历史风貌相结合的平衡点、鼓励和支持民间保护活动的开展、遏制保护建筑过度贵族化私有化的倾向等等。规划后评估的调查对象应以社会公众为主,如当地居民、过境市民、外地游客等,除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等指标的检验外,更需要重视文化身份的强化、民生环境的改善、心理需求的满足,真正了解规划实施后是否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加强了人的家园归属感,寻找出规划编制意图和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促进规划编制方法的提高。
“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是意大利传统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战前约有80%的意大利人生活在具有此类特征的环境中。这些城市符号在意大利馆内部使用空间中得以穿插运用,重在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回忆,展示一个传统的意大利“微缩城市”。
序厅巨幅的中文“福”字照壁与仿“维琴察奥林匹克音乐厅”前厅拉开了东西方文化间的对话。展馆中最大篇幅的“意大利建筑”是一个多角度多内容的展区:万神庙、马西莫剧院等建筑切割模型向人们揭秘出古典建筑的内外空间;西西里织造的圣坛帷幔,展示了建筑中的宗教生活场景;佛罗伦萨石材修复实验室,真人演示室外雕塑和纪念性建筑的修复技术,正是这些传统工艺的延续才让意大利的历史建筑和雕塑保持着原真性;世界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和扎哈·哈迪德的建筑雕塑作品展现出意大利当代建筑艺术;史诗般的全景建筑动画演示将城市建筑与人文生活推向了高潮,让人们久久徜徉于意大利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当穿越工业设计的“意大利高科技”展区后,来到了位于核心的意大利“广场”,这个广场的主题为“生活的欢愉”,通过墙面展示时装大片、交响乐队等,诠释了意大利生活中的音乐、时尚、建筑等文化元素。令人惊喜的是,在此你还能邂逅建筑史上被誉为文艺复兴“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孕育当代艺术的作品:经过仿制和剪辑的大教堂穹顶由不锈钢支柱支撑,跨越在自动扶梯之上,旁边三层高的宗教画作与建筑构件相互穿插,营造出过去与现在时空交汇的场所意义。
城市的美好,是在崇尚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发展科技以满足可持续发展。意大利馆这一“微缩城市”表明,唯有珍视自己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特性,才能确立鲜明的城市人文身份。这种珍视,反映在观念普及、技术保障、管理实践等方面的环环相扣。
2.2.1 梳理法律法规、强化普及观念
一是法律法规从制定实施转向梳理完善。过去,有识之士呼吁要从无到有,制定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现在,历史风貌保护在相关法律、法规与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不协调现象颇令行政管理部门为之头疼,甚至成为某些利益投机者、追求政绩者的“合法”途径。这是发展中不断修正观念所必经的曲折历程。目前,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梳理与衔接正由市府法制办牵头进行落实,行政法律依据将日趋优化健全。
二是不断强化政府官员的保护观念。首脑指挥身体,政策关系民生。一个观念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决策,而一个决策的改变可能会改变国家。位于实践一线的保护管理机构需要学术指导,涉及到资金来源和政策扶持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从思想根源上提高认识。知识的价值在于惠泽大众,学术的价值在于推动实践。譬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他们多年来身体力行与政府官员交流学术观点,在许多媒体上醍醐灌顶的唤醒世人,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人文精神令人敬佩。又如,《保护条例》中明确政府投入的保护资金多年未落实,市规土局副书记韩强、同济大学教授卢永毅都曾在“两会”提案中强烈呼吁,如今财政主管部门终于将此列入计划,保护实践受到单纯市场化模式制约的局面才有可能避免。此外,应当鼓励政府官员多参与学术讲座、多阅读理论书籍,多了解工地实践,多渠道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反思总结实践案例,研究创新性的政策保障,激励市场和市民积极主动的保护。
三是要长期细致地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特别是历史建筑的保护知识。譬如通过大众媒体的文化视角连载,设立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常设话题,组织保护建筑的免费参观,举办公益性保护讲座,组织民间成立“保护协管员”,鼓励社区宣传保护知识,向破坏历史建筑的人施加更大的舆论压力等。这种普及,不仅在于扩展宣传面,更重在细水长流的坚持不懈,真正依靠人民来保护和管理自己的家园。
2.2.2 重视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实践
意大利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和成熟的修复技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意大利在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才产出方面,设有培训体制完备、学科建设合理、学制长短期结合、学科构架合理的保护修复学院。除在众多大学中设立文物保护学院,采取学历学制灵活、专业设备完善、涉及二三十个方向的学历教育外,还专门设立有从中央修复学院到地方修复学院多个级别的专门教育培训机构。1939年设立文物保护修复学校, 1889-1890年通过了在米兰的高等工业学院里讲授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保护和修复的课程; 1960年罗马大学建筑系设立古建筑保护的研究生院;1966年在罗马设立了简称伊克洛姆(ICCROM)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等。目前在意大利全国,国立、私立专门的文物保护修复学校共有16所,是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力军。
在上海,真正从事着一线保护修复实践的技术队伍多数为一般的未经系统培训的工匠。如市房管局房屋检测及物业管理部门承担着绝大多数公房检测和旧房维修的任务,他们为城市遗产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因为教育与实践的脱离,保护性破坏、修复性破坏、清洗性破坏频频发生,令人惋惜。教育领域中,高校扩张而技校锐减不适应真正的市场需求,因为高校设置的相关保护专业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方向,技术层面人才培养几乎没有。现有培训体制、方向与修复强调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应用型技术学科特点无法兼容。随着市场对保护日益关注,某些资深的建筑设计公司成立了保护技术研究室,在实践中探索技术,对保护实践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的设计单位竞标阶段抄袭文本、低价竞争,一旦中标,实际施工时缺乏技术和经验,难把质量关。上述资源的分散需要政府主动牵头整合。如对技术队伍进行人员选拔,大力培养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专业技术队伍;调整教育体制架构,组织高校相关专业大学生参与保护建筑修复实践;邀请保护设计机构参与研究和传播具体修复技术,与专业技术队伍形成长期良好的指导和合作关系。
同样,专家队伍也应当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是保护实践工作的专家咨询机构,涵盖规划、建筑、历史、法律等多学科教授学者以及规划、房管、文管三家管理机构领导共有20人,主要负责具体案例的专业指导和决策咨询。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重大事项需要全体专家共同研讨外,一般3-7人的规模较多。除去政府工作人员,真正能够常来常往评点方案的规划、建筑专家数量并不多。实际上,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实践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在保护领域有所建树,可以考虑在专家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保护专家库。一方面吸引有志于保护的研究人员参与日常管理实践,另一方面专家库内随机抽取咨询人员将有助于不偏不倚的决策,此外还为专家委员会人员的候补更替起到了日常考察作用。
2.2.3 反思管理过程、力求闭合环节
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法规、保护机制和行政管理体系。弹指一挥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实施7年;中心城12片和郊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共约44平方公里)陆续编制了保护规划,其中中心城保护规划已实施6年;确定144条风貌保护道路;确定632处,共2,138幢优秀历史建筑;对文物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编制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技术规定,应用于日常建设项目管理。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市文物局三家行政单位联合管理,对促进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保护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从此可见,保护管理范围涵盖了保护区域、保护道路、保护建筑三个层面的保护体系;管理权限依据各方职能,兼顾了规划、文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制度上采用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席会议商议有关事项。反思目前的管理程序,确实存在一些忧虑:
一是政府部门管理职责设计有点“虎头蛇尾”,即三家管理部门都重在建设项目开头对各阶段图纸提出保护要求,而进入施工的建设过程则缺乏保护方面的监管,一旦出现隐瞒拆除、建设破坏等窘境,纵然被举报后处罚也难以弥补损失。事实上,施工后、竣工前这段过程,政府部门并非“缺席”,比如市建交委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就主要负责施工过程的监管与协调,如果其中包含保护专项内容,并结合保护施工专家的指导,那么整个管理环节就闭合了。
二是建设单位规避法定程序。从行政职能看,规土部门实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行政许可制度,从规划选址阶段核提规划要求到方案审核、施工图审理后发放规划许可证,审批程序完备,资料要求严格,且需要文管或房管的意见,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验收及档案存储。相对而言,文管和房管均侧重项目前期技术审核,如告知保护重点,对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等,不涉及行政许可,程序简捷方便,因而成为某些建设单位看好的规避法定程序的途径。如某些保护建筑大修工程,“大事化小”变身为装修,虽报送文管或房管部门获得同意,但其结果是规土部门未掌握相关过程,最终城建档案馆内毫无资料可循。城市发展档案中缺失了此类保护建筑修改痕迹,对今后历史研究及再次维修无疑是有害的。对规土部门而言,也确需提高行政效能,如对风貌区及保护建筑与其它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简化以修为主的程序,方便建设单位在满足规划要求前提下尽早施工,并将所有修改痕迹归入城建档案馆以利后人查阅。
从欧盟区域内竞标的六十五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意大利馆建筑方案,不仅吸取了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精髓,也充分体现了对世博会选址于上海这一特殊地域的尊重。设计师将老上海的儿时游戏“弄堂里的游戏棒”作为该建筑与地域文化的链接,拓展了人们对上海弄堂文化的感性认识。象征着“游戏棒”的裂缝成为建筑变化的源头,也是展馆内的一条条通风走廊,调节温度、利用外部光线帮助照明,一举多得。据官网介绍,“游戏棒”可以自由变化,“积木”的建筑体块也可以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建筑材质上使用了一种最近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光线在这里不再是阳光明媚或者阴云密布的单一模式,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不同玻璃质地的透明混凝土感受着不同的室外温度,做出不同的反应。
相对而言,在快速发展的国情基础上,我们身边能汲取历史文化内涵并加以先进科技来体现较强综合实力的设计作品不多。可持续发展包括续写城市的人文身份的含义,创新能力并非天马行空或拿来主义即可,只有重视文化根源、穿越时空感受的创新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且心领神会。这样的作品多了,有助于重塑城市人文精神家园。世博场馆提供给我们的建筑师们一个个鲜活的思想建构的实例,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反思与提高的机会。
保护传统文化,引导当代文化积淀与叠加,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避免“千城一貌”现象普及的历史机遇。上海凝聚着人文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首当其冲应重视并发掘于此,在规划层面研究人对地域空间的真实感受,在城市设计中提倡创造生活场所的行为乐趣,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城市景观生动丰富。
近几年来,上海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创意园区的实例层出不穷,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同时又带来了创意园区特色定位的新命题。例如:长宁区原上钢十厂主厂房改造为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是由市规土局(政府层面)主导的一个公益型文化平台,不但推动了上海城雕的发展,创造了国际影响,而且带动了周边“红坊”等整个街坊的创意园区建设;卢湾区“田子坊”和普陀区“M50”是低租金吸引艺术家们(民间层面)自发租用厂房仓库,在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后,与地块原本规划开发的矛盾导致信访不断,经政府多轮协调、论证、谈判后,按程序变更规划后才得以保全;虹口区原工部局宰牲场在批准为上海市第四批保护建筑之后,竟然一夜之间被粉刷为面貌全非的砖红色,后花费重金恢复历史原貌,由独具眼光的投资公司(市场层面)转变为“1933”老场坊,然而规避了行政审批手续,内部业态也不甚理想。这些个案的曲折历程陆续出现并非偶然,它们显现出城市更新的时代机遇,同时在发展中又引发了许多争论。一方面,设计师们力求解读历史建筑的时空意义来达到设计创新的目的;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设计超越个案研究,规划布局、因势引导、协调矛盾,随着时代变迁注入新的文化生活内涵,防止文化过度产业化商业化倾向,培育城市时空延续的人文记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的美好,不仅仅是物质层面,更需要关注人的精神家园。一个有着明确历史人文身份的城市,又有续写历史的现代创意,并且能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感知和热爱,这是意大利馆给我们的启迪,也是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力求达到的城市人文理想。
[1] 侯建设博客.经典的建筑伟大的传承——浅谈罗马历史建筑保护修复,http∶//www.aibaohu.com/jsps/blog/blog_2.jsp.
[2] 世博官方网站www.expo2010.cn.
[3] 网络转载 政协委员∶传统技术渐消亡 尽快建立文物修复技术学院[EB/OL](2009-06-17)[2010-07-14].http∶//www.transcendentsound.com.cn/info/info_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