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口 570102)
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共为 23例患者行双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 8例、女 15例,年龄 57~90岁。均行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全部采用外侧切口,术后系统康复锻炼至出院,均未发生伤口及肺部等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并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随访 6~24个月,假体位置正常,无移位及松动,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恢复正常工作 16例,Harris系统评分优(90~100分)16例,良(80~89分)7例,优良率 100%。
术前护理:①心理指导: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并请治愈的患者现身介绍,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其对手术信心。②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③适应性训练:术前 3 d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及尿潴留;嘱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和咳嗽训练,每小时不少于 10次。
术后护理:①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双下肢保持中立位外展 15°~30°,两腿间放置一梯形垫,双足可穿丁字鞋固定防止足下垂。协助患者翻身时角度不可超过 30°,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导致脱位。②生命体征和疼痛的观察: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控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使用自控镇痛泵或合理使用镇静、止痛剂止痛,防止疼痛性肌痉挛导致脱位,保证患者休息。③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切口予冰敷,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等。④并发症的预防:严密观察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有无肿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警惕深静脉血栓发生,注意髋关节屈伸功能障碍、假体脱位及伤口感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鼓励患者行深呼吸及咳嗽训练。协助患者定时做抬臀运动,并用赛夫润溶液按摩受压部位,5~6次/d,2~3min/次,防止压疮发生。⑤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第一种方法为制作简单易懂的宣教图辅以文字说明,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第二种方法为床边现场指导锻炼,包括早期患肢肌肉、各关节功能锻炼和行走锻炼。⑥出院指导:嘱患者日常生活中遵守“六不”,即不跷二郞腿、不做下蹲动作、不坐低于 40 cm的矮凳子或沙发、坐立时不前倾、不侧身弯腰或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术后 6周内严禁屈髋 >90°,严防髋关节脱位,禁止跑跳等剧烈运动,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