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江苏徐州,221002)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婴儿可以从乳汁中获得适合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和增强抗病能力的物质,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最适宜,而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1]。本科于1994年创建国家级爱婴医院,本文总结近2年来本院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产妇中,以自愿原则随机抽取500例产妇纳入调查,产后均随访满6月。全组无严重疾病史和妊娠合并症;初产妇468例,经产妇32例;年龄19~42岁(21岁以下13例,21~30岁357例,31~42岁130例);在职人员408例,其他 92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产妇463例。
所有纳入调查的产妇均采用围产期问卷调查(包括孕妇人口学特点、孕期健康状况、围产期保健、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产后哺乳意愿等)及产后电话、书信随访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产前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教育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综合分析当前母乳喂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纯母乳喂养指只喂母乳,不加水和其他食物;基本纯母乳喂养指母乳喂养之外加喂水或果汁;混合喂养指母乳之外还补充其它代乳品;人工喂养指完全由代乳品等喂养。
全组500例产妇中有326例于本院接受过孕期保健及分娩前母乳喂养教育(孕妇课堂等),72例于院外参加过不同程度及方式的母乳喂养宣教。所有产妇中,婴儿 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者151例(30.2%),其中坚持4月内纯母乳喂养者1 03例(20.6%),6月内纯母乳喂养者6例(1.2%);4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者167例(33.4%),其余多为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
产后30 min内即协助婴儿进行第1次的母乳吸吮。新生儿出生后在20~30 min处于兴奋期,这时婴儿吸吮反射最强,助产士在给婴儿断脐后应尽早交给母亲,这对促进产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有很大作用[2]。新生儿早期频繁吸吮优点包括:①加速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复原,减少产后出血,改善产后贫血,促进产妇早日康复;②产妇在产后30 min内即让儿童吸吮乳头,可以尽快有效地建立泌乳反射。因此,婴儿吸吮乳头越早,越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使其尽早获得营养支持,增强免疫能力;③产妇分娩后身心疲惫,新生儿的吸吮可使其立即享受到天伦之乐,感受到做母亲的愉悦和满足,母子感情及早建立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④能有效缓解因为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促成的乳胀,减少疼痛,预防乳汁淤积等疾病的发生。
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物:对于0~6月龄的婴儿(纯)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常见病患病率,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投入与公益性的宣传。Hap LT[3]研究观察了婴儿1~48个月的生长发育,发现至少3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体重/年龄、身长/年龄、体重/身长等指标方面都较3个月内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高(校正性别、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调查结果显示,婴儿期采用人工喂养的成人超重发生率显著高于母乳喂养者,肥胖的发生率趋势也高于母乳喂养者[4-5];母乳喂养的0~6月龄男女童体重显著高于相比较的人工喂养婴儿,0~6月龄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女)身长发育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婴儿[6]。
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的心智发育: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神经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7],母乳喂养婴儿的6月龄时的独坐能力和6~9月龄语言发育状况也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婴儿[6]。
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妇泌乳激素的分泌,抑制雌激素和乳癌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乳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发生率,有助于母婴交流,使母亲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增加婴儿的安全感。
母乳喂养能促进子宫复原,减少阴道出血,防止产后出血,还可消耗母亲多余脂肪,保持身材,使乳房丰满。
孕期甚至是孕前就作好母乳喂养的营养准备和心理准备对于婴儿出生后实现成功的母乳喂养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8]。孕妇学校在促进母乳喂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从孕期到哺乳期采用乳房适应性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孕期乳房适应性训练提早了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了泌乳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率[1]。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不失时机向她们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她们产前就要了解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哺乳期的乳房护理.为防止乳头皲裂、疼痛、胀乳等疾患,一定要指导产妇哺乳时采取恰当舒适的体位,使其掌握怀抱婴儿及婴儿含乳头和乳晕的技巧,要让产妇知道按需哺乳的适当频率、预防婴儿溢奶的方法等。为保证每次喂奶时能将2个乳房尽量排空还要使产妇学会将剩余乳汁挤出、收集。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是母乳喂养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医护人员除了反复宣教,还要对每1位产妇进行全程、细致、认真辅导,为母乳喂养创造有利条件。
产妇乳汁充足的供给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条件。创造良好的乳房条件,从孕7个月开始就进行乳房保健护理指导,纠正或改善乳头异常;按摩乳房,增加喂奶次数,按需哺乳,频繁吸吮、排空乳房,增加对乳头的刺激是促进乳汁增多的有效方法,当然还要尽可能合理安排休息和哺乳的时间、养成夜间母婴睡眠同步的习惯。哺乳期母亲的营养必须均衡。早期产妇饮食宜清淡而富含营养,要少食多餐,多食能促进乳汁分泌的汤水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产妇宜多下床活动,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衡,根据个人的喜好,欣赏舒缓、优美、柔和、动听的轻音乐。音乐疗法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烦闷、恐慌、愤怒等精神压力,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产妇精神及神经系统具有良好调控作用,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增加食欲,且能增加乳汁的分泌。
产妇入院采集病史的同时就要深入了解她们对新生儿的期盼,使部分产妇摒弃不正确的重男轻女思想,住院期间针对不同时期新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给予及时的心理关爱和帮助。每周定期召开有医护人员参加的产妇座谈会,讨论大家住院期间新出现的问题,讲出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和意见,交流母乳喂养的经验、心得和体会,以及母乳喂养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做好产妇家属的思想工作,对一些封建陈规陋习及重男轻女思想进行合理的批判,缓解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性别的歧视。座谈会密切了医患关系,使产妇学会了做妈妈的各种育儿知识和技巧,解决了母乳喂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非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以及母亲有慢性疾病或者患病服药期间的特殊情况,只要条件具备就要尽可能实行母乳喂养。
[1] 闫淑珍,张冬梅,等.孕期乳房适应性训练对母乳喂养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98.
[2] 王丽雅,张翠玉,孙秀利.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08,5(8):160.
[3] Hop L T,Gross R,Giay T,et al.Premature complementary f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growth of vietnamese children[J].J Nutr,2000,130(11):2683.
[4] 王小雪,王舒然,孙长颢,等.成年后肥胖和超重与母乳喂养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9A):1562.
[5] 刘 剀,朱素君,苏卫兰,等.产妇母乳喂养1314例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5):472.
[6] 刘一心,黄荣彬,姜海萍,等.深圳市母乳喂养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74.
[7] 何自力.3种喂养方式与儿童智力发育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5.
[8] 梁文君,包学云,范水云.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