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是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前沿,药品调配处于医疗服务链中最后一个环节,严重的药品调配失误会危及患者生命。作为一名药房工作者,笔者从一些典型的药品调配差错导致的药患纠纷案例分析中,探讨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1.1 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 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往往是调配差错的根源。如医生未注明患者年龄、性别,使药房工作人员不明确患者的服用剂量,导致患者用量不足或过量,未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或引起患者的毒性反应。案例1:患者,男,因尿路感染医生开了盐酸洛美沙星胶囊0.1g×24粒,一天三次,一次二粒服用。由于医生未注明年龄,药师发药也未注意。患者对照说明书发现,这个药禁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而该患者才17岁,遂引起了药患纠纷。
此外,医生处方书写潦草甚至错误也会导致药师出错。
1.2 调剂人员核对工作不到位
1.2.1 调配时缺乏核对多因擅离职守。案例2:某患儿,因脑积水而使用胞磷胆碱和神经节苷脂针治疗,医生给开了一个疗程十天的药,配药人员拿了十支神经节苷脂和十支银杏叶针(因神经节苷脂也常与银杏叶针配伍用),而药房工作人员由于边聊天边发药,未经仔细审核就发药。后来被患儿母亲发现,导致药患纠纷。
1.2.2 忽视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核查。一些药师仅注重调配处方而忽视了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核查。如喹诺酮类与尿碱化剂一起开(如碳酸氢钠),而尿碱化剂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在尿中的溶解度,会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或者喹诺酮类禁用于18岁以下患者,还有抗生素和活茵药物一起开,而药师没有告诉患者要分开服用等。
1.2.3 调配人员工作粗疏导致漏发药品。有些处方特别是心血管患者及肾病综合征患者服药品种多,而调配人员工作粗疏导致漏发其中某种药品;药师工作习惯,如偏好核完一个发一个,患者误以为发完药,结果造成取了部分药就离开。
1.3 收费人员核对错误。医院目前实行微机划价收费,药房配发药品。由于收费处的人员是非药剂专业人员,因此对某些药品的别名、商品名、药品剂量等不太清楚。如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片,收到的是维丁胶性钙针,氯丙嗪注射液成了异丙嗪注射液,凡此种种。而有些药师没有认真核对就照单发药而造成错误。
1.4 药品招标采购的不规范。医院存在同种药品同种剂量同种规格而不同厂家不同价格的情况。如头孢拉定胶囊,山东鲁抗生产的,0.25g×24粒,价格是6.67元一盒,而杨子江药业生产的头孢拉定胶囊250mg×24粒/盒,价格却是20.47元。往往医生未注明厂家,收费人员就随便收一个,调剂人员也随便发一个,就常有收价钱高的而得到是低价格药品的情况。
而同种药品同种剂型不同规格含量的情况也存在,如头孢西丁钠针的1g/支和2g/支的,而2g/支的规格是后来才购进的,医生以前一直开的1g/支的规格,突然改成2g/支的剂量,这个时候药剂人员往往凭印象就发出1g/支的规格,造成差错。生物合成胰岛素类更是五花八门,有30R笔芯、50R笔芯、R笔芯、诺和锐笔芯、诺和锐特充等。
2.1 建立健全药房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并落实到工作中,用制度管人,使全休药学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发生差错的后果及危害性,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自觉性。
2.2 遇到不合格处方,药剂人员应通知医生改正后再发药,如医生漏写诊断;剧毒药品处方(如地高辛)医生需重签名,二类精神药品剂量超过一星期的量,或者是未按规定用“精二”处方来开,医生应配合药房的工作。
2.3 对收费人员常进行一些有关药品知识的培训,提高收费的准确率,药剂人员不仅能看电脑发药,而是要认真核对审核处方。
2.4 从库房领回的药品,要分类定位上架,摆放整齐,包装相似的药品存放位置最好有一定的间隔。新的药品品种回来,应做一明显标识或在小黑板上告知,定期检查药品的效期,对过期药品及时清理,近期药品要做明显标志。
2.5 药剂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发生差错的严重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精神投入到药学事业中。发药人员不能对调配人员持完全相信的态度而忽视了核对,而调配人员也不能完全依赖发药人员,要做到“四查十对”,双方把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
综上,笔者认为,良好的药患关系对减少差错大有裨益,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说明情况,避免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