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在数字化出版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04-13 08:54杨荣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学报期刊数字化

□杨荣星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随着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处于成长期的我国数字化出版的产业链已具雏形。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也备受业界、学界关注。目前,我国高校学报主要通过CNKI、万方等大型数据库,实现了学报的网上传播。学报网络化以传播及时、信息量大、超文本、超链接等强大的检索功能,在促进科研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扩展了学报刊载的内容,延伸了出版的形式,扩大了传播的空间,极大地改变着传统学报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日益受到广大读者及科研人员的青睐。

然而,学报内容的网络化,仅仅是学报数字化出版进程中的第一步,只能算是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期刊,是指将期刊内容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介质上,并可通过计算机设备在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是指期刊出版内容、编辑流程、经营方式和学报编辑部内部管理的数字化。多方位表现、强大的制作编辑方法,把文字、声音、 图表和影画等融入学报里,从而达到更加动态和丰富的多维传播效果 ,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数字化出版。而更进一步的,还可以运用超链接和导航检索等网络技术,进行背景呈现或是打造专题报道,这样把论文的引证关系链接起来 ,并把过往和当今的报道也融入进去,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报道体系。

数字化出版对学报产生着深远影响。我们要在审视学报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学报数字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实现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对策,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数字化出版新途径,真正实现学报编辑出版数字化。

一、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现状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成了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根本转变,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二是通过加入或者自建网站(网页)等途径,部分实现学报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出版;三是编辑出版的主要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阶段。

完成了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根本转变,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目前,绝大多数学报编辑部硬件环境条件不错,一般都配备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有些还启用了期刊采编系统,实现了稿件从收稿到发稿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做到了作者在线投稿、在线查询、上传校样,专家在线审稿、提交审稿意见、上传审改稿以及编辑在线加工处理稿件等工作,方便了作者、编者、读者、审稿专家的实时在线沟通。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编、排、校融为一体, 使学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科技信息的选取和对选题的策划。可以说,高校学报已经完成了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网络电子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改变传统的纸质媒体出版发行方式奠定了基础。

通过加入或者自建网站(网页)等途径,部分实现学报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出版。一是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大型期刊网站。这些期刊数据库网站,超大的信息量和下载量,充分显示着数字化出版的强大优势。二是自建网站或者在学校网站中建立学报的网页。多数学报是在加入大型期刊网站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自建网站(网页),使其成为纸质学报的延伸和补充,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推动学术文献信息的再传递和转摘转引率的上升。加入大型的期刊数据库网站,使读者能很方便地通过搜索将内容结构化,从而极大地满足了更多的学报市场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了高于纸质学报的利润空间和新的利润源。所以,高校学报要利用数字化出版,创新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确立在数字期刊源头的主动地位,扩大学报数字出版的社会影响,在数字出版中延伸和扩展学报的内容和品牌资源的优势。

编辑出版的主要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阶段。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出版发展很快,数字化出版收入在整个出版行业的收入中占了很大比例。在我国,数字化出版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出版代表着出版业的发展方向,许多出版社正在转企改制和数字化改造。然而,拥有知识、人才等多种优势的高校学报,目前还处于维持状态。每期学报出版后,将电子版发送给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等一些数据库,编辑流程中的其他工作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实,这仅是对印刷版的数字化改造,制作、传播等编辑出版的主要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阶段。有些学报还主要通过信函与作者、读者、审稿人联系。使出版周期延长,信息贬值,论文的传播效率也随之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当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极少数名校学报,在更深层次上尝试数字化出版,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学报的网络版暨印刷版的预印本。

二、学报数字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学报界的整体情况来看,数字化出版还远远不够。学报在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还处于初级阶段,纸质学报的“千刊一面”转变为数字化出版的“千网一面”,高校对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够,学报编辑部对网刊缺乏自主权,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着学报的数字化出版。

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我国学报界的整体情况看,只有少数几个电子出版单位涉及到将学报数字化,即将学报的电子版制成光盘发行或重新分类建立数据库,通过网络向广大读者提供有偿服务。目前有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和万方数据股份公司期刊上网项目组等。目前学报还只是在网络查询、网络传播等方面体现了数字化,而对于文章的编辑、资料的整理等,则还是用传统的手工劳动,这表明我国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还处于初级阶段。

纸质学报的“千刊一面”转变为数字化出版的“千网一面”。从学报独立创办的网站(网页)看,多数网站格局雷同,大同小异,可以说是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发行的网络版,并不重视网站(网页)信息充实与更新,信息资源匮乏。网站(网页)数量大, 但访问量很小。这样就出现了原来纸质学报的“千刊一面”转变为数字化出版的“千网一面”。

高校对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够。学报网站(网页)只有具备充足的信息量、优质的服务、精良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网站经营等,才可能保持大量的访问量,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是多数高校学报所难以达到的。

学报编辑部对网刊缺乏自主权。学报把电子版提供给大型数据库网站后,由数据库网站向读者提供有偿的阅览、下载等服务,而学报编辑部缺乏对网刊的自主权,制约着学报发展。

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学报数字化出版面临的瓶颈之一。多数学报编辑部是以文字为主的编辑人员,也大多会一些网上的基本操作,但一般不具备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的信息应用技术、网页维护和网页设计等技术,而一般的学报编辑部又不具备聘请专职网络技术人员的经济实力。因此,很多学报编辑部仅是由学校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设计一个主页,内容大多是学报简介、投稿须知、发展沿革、目次等。页面一般长期不更新或者不充实内容,更谈不上网站的升级、建立超级链接、行业资讯等。

三、实现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对策

要尽快实现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就必须强化数字化出版意识,创建新的编辑信息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学报编辑队伍,通过实现编排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学报的国际影响力,探索适合于自己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及赢利模式,在数字化出版中扩展传统学报的内容和品牌资源优势。

强化数字化出版意识。强大的编辑功能、传统的媒体品牌、大量的内容资源、忠实的读者和崭新的盈利模式,就是数字化出版的绝对优势。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包括学报在内的传统出版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数字化出版的冲击,不少学报的数字化出版意识滞后,仍然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动力不足,措施不力。与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转向数字化出版的期刊相比,我国高校学报主动性不够,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许多学报甚至包括一些属于“核心期刊”的学报编辑部,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沿用着老的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有的还在要求作者邮寄纸质稿件,实属一种悲哀!如果学报不改变陈旧的机制、僵化的管理、落后的技术、滞后的时效性,学报的传统优势也将丧失殆尽。长此以往,学报必将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面对挑战,学校和学报的领导,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数字化出版意识,尽快调整思路,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积极投入到数字化出版的潮流之中。学报编辑要主动适应数字化出版环境,将传统学报的内容优势与数字学报的技术和网络优势相对接,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建新的编辑信息管理模式。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界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不断普及和完善的互联网和校园网,成为中国学报进入世界科技领域快捷方便的入口。因此,高校学报应抓住网络化机遇,依托校园网建立学报自己的网页,使学报的印刷版和网络版保持同步。学报在机编辑简便准确,避免了重复工作而造成的误差,加快了稿件的处理速度。数据库是学报实现网络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报必须创建新的编辑信息管理模式,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反馈系统,对各种信息(包括归档管理,稿件管理,审稿专家管理, 数据统计和管理,出版资料管理,稿酬及其它费用管理) ,应做到快速处理,及时反馈。建立审稿网,通过在线方式审稿更有助于准确及时完成审稿工作,建立不同学科领域及专业的国内外审稿专家数据库。创建自己的主页,对学报各方面的问题与作者、读者和审稿人进行讨论和互动。

培养高素质的学报编辑队伍。学报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的信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编辑部要加强对学报编辑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管理网络的新技能的培训,使编辑人员熟悉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和使用采编软件等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面向未来的复合型编辑队伍。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 学会利用网络和数据库,对档案资料进行储存和检索。学报编辑应参与学报的计算机编辑、排版、绘图等出版工作,这样可省去排版工作的许多中间环节,减少失误。还要努力培养自己对相关学科的前沿敏感性,充分应用现代信息交流手段,与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作者、读者进行交流,建立起整个学科的研究者群、作者群和读者群,使自己站在学科发展的制高点上,俯瞰整个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追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向,组织、策划和发表代表学科前沿发展的权威性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报文献信息的社会功能,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充分利用检索系统与技术,对稿件进行检索与查新,把稿件中错误的或虚假的因素剔除掉,提供给读者内容科学、体例严谨、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文通字顺、逻辑缜密的信息。

通过实现编排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学报要实现数字化出版,就必须首先实现编排规范化、标准化。高校学报的规范化是对学术论文发表形式的标准化规定,是对学术成品的规格化、模式化。除提高学报的载文质量外,学报的编排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 这是进入国际检索期刊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仔细研究国际期刊的学科范围、办刊宗旨、入选条件、编排规范等,主动地及时地寄赠样刊。严格执行国际、国内编排规范,打好排版专业基础,懂得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化中的国际通用英语等。要正确编写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符合国际权威检索刊物的要求,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有目的地去适应其要求,同时要不断向作者传授。除遵守传统的编排规范外,学报编辑还必须按照数字出版的相关编排规范标准进行编辑出版,以便与其他检索传播系统互联,及时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只有遵守数字化出版的相关标准,严格执行编辑规范,才能促进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全面发展。

探索适合于自己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及赢利模式。学报多是依靠主办高校提供经费来运行,不管盈亏。数字化出版可以使高校学报的效益也必将在多种传媒形式上得到增加。如印刷工艺的数字化(POD印刷),即按需印刷,不需要经过实物载体的转换,省事、省时、省钱,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学报印数不多的矛盾。目前数字化出版包括电子书模式、数据库模式、E-learning模式及手机书等几种模式,而几种模式的赢利模式都互不相同。学报要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优势,逐步探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及赢利模式。

在数字化出版中扩展传统学报的内容和品牌资源优势。传统出版代表着内容的源泉,数字化出版提供着服务渠道和发行渠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大型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可以使学术信息机构采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多种新的服务功能,对传统出版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数字化出版和纸质出版,本质都是一种内容产业,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出版的形态会不断改变,而出版的本质功能不变,但内容生产正是传统学报的最大优势。学报编辑在数字化出版中的作用,是制作出一个数字出版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编辑和创新读者所需要的内容。所以说,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内容,因为读者需要的是内容。所以,在数字化出版中延伸和发展传统学报的内容和品牌资源优势,才是学报最主要的任务。

四、结束语

需求决定供给,只有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媒体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数字化出版是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整个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报要紧跟世界数字化出版的大潮,改变原来单一的载体形式,以满足网络时代的读者需求。与世界先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相比,学报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积极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出版模式,探索出真正符合学报网络传播规律的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学报走向世界的步伐,乃是推动学报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冯虹,周小华.中国高校学报如何面对数字化传播新趋势[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

[2]何桂华.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对策思考[J].现代情报 , 2003,(11 ).

[3]杨荣星.基于现行机制环境下的学报发展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何红梅,唐奇展.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与前景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

[5]周小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9,(4).

猜你喜欢
学报期刊数字化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