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工科高校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04-13 06:26孙铁成孟丽军卢玉芳
关键词:理工科毕业设计实验

孙铁成, 孟丽军, 卢玉芳

(1.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分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分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关于理工科高校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孙铁成1, 孟丽军1, 卢玉芳2

(1.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分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分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使理工科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就当前部分理工科高校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查找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高校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一份贡献。

高校;教学;改革;思考

我国2009年有600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面临着就业的严峻问题。然而,几年前流行于高校毕业生中间“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不得不面对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是造成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与其能否顺利就业同样具有关系,对于理工科高校培养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培养的学生长期不能被社会所接纳,那么,该类学校势必被社会所淘汰。由此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理工科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开展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理工科学校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在高校学生中占总学时的80%,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讲课方法很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存在诸多弊端。讲课的功能在于把大学生领进自己猎取知识的大门,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但按照社会、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目前理工科大学传统的讲课方式值得研究和思考。

1.“一言堂”让学生耳听手抄,缺乏互动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通过手、眼、耳等感官将所学内容传入大脑并进行分析、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师生缺乏互动将造成三个弊端:其一,食而不化、知识堆砌;其二,记忆负担过重,创新意识磨灭;其三,教与学的双方都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信息,无法改进教学。从国外进修回来的教师反映,国外大学的课堂讲授十分重视课堂讨论,从而提高了学生汲取的信息量。讨论课近几年在国内理工科高校教学中较少运用,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费工”,课堂秩序不易管理,不如一个大班,由一名教师自教自辅、一灌到底来得“容易”。但带来的后果是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

2.只讲确定性,不讲未定性

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业。前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设计的东西总有其不尽完美之处,要求后人既继承又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学的传统讲课方法只讲确定的、没有争议的内容,没有揭示科学的未定性,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幢完美无缺的科学大厦。于是,面对严谨的定义、完美的公式、巧妙的方法赞叹一番,无所作为。世界上岂有永远不变的理论,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学过程正在向科学研究过程转化,学生正在走向科学的前沿,要求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前进一步,应让他们接触和探究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了解尚有争议的观点,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只讲授结论,不揭示过程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主张用发现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曾经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1]。他要求教师把当年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再现出来,让学生大体上去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者的艰辛与欢乐,从中学到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按照这个要求,教师讲解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比如,讲概念的定义,应有一个引入、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讲方法,要有一个尝试、失败和成功的过程;讲设备,要有一个设计、改进和安装的过程[2]。换句话说,上课犹如领学生参观工地,不能让他们只看已落成的大厦,还要让他们看看搭着脚手架正在施工的房子,让他们知道大厦的建造过程所经历的环节。

4.讲尽讲绝,不留余地

近些年,高校的不少专业课程压减了学时,使老师们感到苦恼的一件事是:课讲不完。有的说:“我讲还讲不完,那还有时间搞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于是陷入越教越紧张,越紧张越不敢改,越不改越紧张的恶性循环。毛病出在哪里?出在对待讲课的观念上。以为讲课就是讲书,书上有多少,教师讲多少,教师讲多少,学生知多少。但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不这样看,他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也,则不复也。”就是说,一个四方形,教师讲一只角,如果学生不能由此推知其余三只角,就不必再教他了。可见,讲课的功能在于举一反三,而非面面俱到;在于引导学生入门,而不是包学生学成。所谓“一隅”就是本学科中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谓“三隅”就是从基本概念、理论中派生出来的概念,从基本定理中推理出来的定理,从基本方法中演化出来的方法,或者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应用。事实和实践证明:“精讲多练”的提法比“讲深讲透”更符合高校课程的教学规律。

(二)实践教学环节

1.管理体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目前的管理体制,实验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附属于理论教学而设置。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因其周期性的限制,更新较慢,而科技的发展却日新月异,社会对学生掌握技能的需求标准实时更新。这势必造成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社会需要。如果实验项目仍完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来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是必然的事情。另外,缺乏对教师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激励措施,缺乏有效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由于以上制度的缺失,使目前的实践性教学远落后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2.实验室设置不尽合理

因历史等原因,有很多学校设置的实验室较分散。一个实验室一般只能对应一两门课程的实验,不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综合型、创新性实验相对较少,并且实验室间缺乏沟通,难以协调。这样,使有限的实验资源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实验教师业务水平亟待提高,专任实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实验教学工作量偏大,教师整天忙于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问题。部分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缺乏经验,实验技能亟待提高。

4.实验模式跟不上时代变化

目前多数学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室规定各个实验的题目和实验个数,实验前由实验教师对每个实验进行实验前讲解,之后学生在由教师准备好的仪器和设备上,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做完实验交上实验报告后,学生得到应得学分就算完成了实验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观察、测量、记录,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样,造成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这些验证型实验只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目的,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三)毕业设计环节

1.毕业设计的规范性不足

北京市教委曾组织一批老专家、教授对北京地区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样检查。从对28所高校15个工程类专业的503份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样检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着内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文字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缺乏对课题结果的分析、研究和讨论,不会使用文献资料、工具书等问题。该现象在其它地方高校中相信同样存在。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清,态度不端正,对课题的研究缺乏创造性,对论文的撰写带有盲目性。

2.毕业设计的管理不足

从毕业设计指导情况分析,许多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相当不完善,主要体现在:(1)缺乏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或者有标准但不认真执行和具体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或者不负责任地完全交给指导老师去执行。这使检查和评价不但不能反映客观情况,也起不到监督效果,反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导致管理人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误解和相互指责。(2)文档管理较差。部分学校连近三年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评定等基本材料都保存不全。(3)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管理不严肃,与真实水平不符,或与设计水平不对应,未严格把关。为使学生在找工作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教师给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为优良,造成优良比例过大,中和及格的论文偏少,成绩与论文实际水平不相符。

3.指导老师的投入不足

指导老师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主要包括:(1)在选题上过于随意,不科学、不结合实际、假题假做、毕业设计内容落伍、多年重复、规定的毕业设计工作量太少等,以及在如何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上缺少足够的考虑。在毕业设计课题中,也没有对学生在经济成本和环保等实际工程方面提出要求。(2)在毕业设计期间,有些老师责任心不强,与学生的交流太少,对学生在课题中出现的错误和抄袭现象不闻不问。(3)部分学校,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甚至出现一位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因而无法对每个学生严格把关,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4.硬件条件不足

硬件条件不足是制约当前众多高校毕业设计工作难以上水平的瓶颈之一,尤其在各高校招生人数较多的背景之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它主要体现在学生毕业设计经费不足、缺少实验室场所或实验设备不够以及图书馆资料不全等,这些因素导致当前的毕业设计课题日渐趋于理论化和软件化。

5.学生投入不足

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的问题比较容易通过说服教育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此处着重探讨的是影响学生投入不足的客观因素,即当前毕业分配制度对毕业设计的冲击。因为毕业设计阶段也是学生找工作或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为了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学生奔波于各种人才交流市场。更有甚者,有些用人单位还要求学生实习一段时间,对于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学生来说,为了通过复试而加紧了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的主要精力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偏离,而面对学生就业这一大事,指导老师和学校在管理上也左右为难。此外,还有的学生在落实工作单位,没有后顾之忧后,就对毕业设计满不在乎,敷衍了事。原因是毕业设计成绩的好坏对他的就业已经不存在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造成我国高校关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现状的因素有多方面。有些因素目前暂时不可改变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比如师资的培养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有些工作是需要立即去做的。

(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而非“教”

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使学生“主动地”、“合作地”、“相互作用地”学习,要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包括浓厚的研究气氛,加强师生的互动联系等等,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己研究问题来进行课程的讲授。这样,可以完全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又因为是引导型教学,不会有讲尽讲绝的事情发生,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探讨事物的未定性结果。但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有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限制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即使有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按此模式讲授课程,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内实验性地讲授。该模式在美国的教学中已经逐步展开,而在我国的教改中还体现的很不够,值得我们借鉴[3]。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技术

用Powerpoint和计算机课件对学生讲解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的物理化学过程或构筑物的施工工艺等,将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通过校园网发布每次课的预习内容,学生通过网络回答问题、进行测验和讨论也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将与所讲授课程的相关延伸资料放在网上该课程的资料库中,为学生随时查阅提供方便。以前,在讲授基坑工程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按照教材中的工艺讲授,学生基本上是不理解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现场施工经验,当有了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的现场录像后,再讲授该工艺时,几乎不存在不理解的学生。当然,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科技,就必须有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投入。

(三)痛下决心、保障投入

要改变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以及解决毕业设计硬件条件不足等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的最高领导层必须有远见卓识。尽管高校教育经费紧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明显改变,但也应投入适当比例的经费来缓解硬件不足的矛盾,保障毕业设计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因为毕业设计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和质量。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之林中站稳脚跟,免遭淘汰。对此,每一位学校领导者都应提起高度的重视。

(四)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要解决当前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管理的不足,首先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检查评估制度。以毕业设计为例,在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尤其应严格执行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这三个环节。要解决毕业设计成绩优良比例过大、与论文实际水平不相符的问题,可以在优秀论文的评定上,采取先由学生本人申请,再参加院系一级公开答辩的形式,由此杜绝指导老师为学生争优的现象,真正做到成绩评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其次,每年应定期召开毕业设计工作总结会,找出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表彰和鼓励。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不但在我国理工科学校存在不足,包括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同样也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教育体系本身正是在不断改变和完善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对于改变目前的现状,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的教育体系将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1]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文化素质与人才成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陈桂生.“课程”辨[J].课程·教材·教法,1994,(11):1-5.

[3]陈泽民.美国大学的理工科教育改革[J].物理与工程,2001,11(5):1-3.

Discussions on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N Tie-cheng1,MENG Li-jun1LU yu-fang2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Shijiazhuang 050043,China;2.Si-fang School of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is depended on training 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s needed by the society.In order to help the university training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society,the current problems in indoor teaching,practice education and graduation design are analyzed,and accordingly,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aching;reform;thinking

G640

A

16740386(2010)01009705

2008 08 06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8020324)。

孙铁成(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理工科毕业设计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做个怪怪长实验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