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尽管抗感染治疗措施和器官支持手段取得长足进步,但重症感染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依然很高,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1-2]。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合并感染的急性肾衰患者,通过滤器吸附和对流等机制,部分清除血浆中炎症介质[3-5]对改善肺组织氧合有非常显著效果[6],已成为重症感染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在危重患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2006年12月~2008年12月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38例重症感染患者,现将治疗观察和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38例均为重症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 30例,女 8例;年龄 22~80岁,平均61岁;肺部感染 32例,腹腔感染 1例,脓毒败血症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肾移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2例。在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前肌苷(18±15)mmol/L,尿素(456±129)μmol/L,其中并发感染性休克5例、呼吸衰竭20例、心力衰竭10例、少尿28例、高热20例、高血钾12例[血钾(5.5±1.2)mmol/L]、呼吸衰竭 20例(其中6例接受机械通气)、升压药维持12例。
38例患者中25例采用股静脉留置ARROW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13例采用颈静脉留置ARROW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PRISMA(Hospal)、ACH-10、贝朗,床旁透析机及配套管路治疗,使用 AN69型、AV-600、、AFPS-10型血滤器。血泵维持血流 150~200 m L/min;置换液碳酸氢盐输入速度为4~5 L/h,采用前稀释法,超滤量根据容量负荷、补液量进行调整。超滤量在1 000~3 500 m L/d之间。抗凝:无肝素10例,低分子肝素28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12~24 h/d,持续10~25 d。
成活34例。34例成活患者开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少尿、肾功能损害。治疗10~25 d,生命体征平稳,肾功能恢复,血清钾为3.5~4.5mmol/L,尿量>1.0 m L/(kg·h),顺利撤机,痊愈出院。2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脏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金葡菌感染后气胸。
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在保证导尿管通畅无渗漏的前提下,用精确尿液收集器精确地记录尿量非常重要。成人排尿量应在40 m L/h以上,如少于此量,并证实有效循环血量足够时,需提醒医生注意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护士应当每小时记录尿量和补液量,比较分析少尿和无尿的持续时间,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血气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提供信息,以便尽早地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感染常表现为高热,高热引起患者心率增快、呼吸急促,更重要的是耗氧量增加,加重了缺氧症状,降低了机体抵抗力。肺部感染时心率高达140~160/min[7],氧饱和度降低,最突出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发绀,部分患者甚至表现为烦躁不安。调节置换液温度低于正常体温1~2℃,降低血液温度。置换液率为4~5 L/h,24 h内多于50 L。本组经治疗2~3 h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24h下降2℃,且稳定在37.0~37.8℃。治疗4~6h,患者心率可从140~160/min降至100/min左右。治疗6~8 h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自觉胸闷减轻。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8-9],低血压状态会加重肾脏的缺血性损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和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四肢末梢循环。血透前准确判断患者的钠、水潴留状态,制定适当的超滤率。如有血压下降必须及时处理,调整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超滤率,保证循环稳定。心力衰竭患者中心静脉压有下降趋势[<15 cmH2O(1 cmH2O=0.098 kPa)],证明心脏负荷有所减轻。本组10例患者根据医嘱补充胶体以提高胶体渗透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1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升压药维持患者,经CVVH缓慢、连续、更符合生理特点的治疗,8例患者升压药逐渐减量到停用。
维持血管通畅是保证有效运转的最基本要求[10-11]。护理中防止双腔留置导管贴壁、打折、脱落、渗血、阻塞等。2例右股静脉插管的患者在翻身后,出现引血不畅,及时调整体位后恢复正常。采用无肝素的患者严密观察动静脉的压力、滤器前后的压力变化,间隔15~20 m in用100~120 m 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滤器,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
电解质稳定非常重要,尤其是血钾。在高血钾时一般用置换液2.0 mmol/L的钾,透析2 h后监测电解质,随着血钾降到4.5~4.0 mmol/L时,就要调整置换液中的钾浓度,避免低钾引起心律失常。
重症感染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而CVVH在清除水分、炎症介质及代谢产物的同时,也清除了部分营养成份[12-13],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营养,根据病情可行胃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恢复能力。本组38例患者早期给予静脉内营养,病情好转后,34例患者给予胃肠内营养。
准确记录置换液、滤出液量、超滤液量、尿量、每班小结,24 h总结,保持出入平衡。
重症感染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CRRT对重症感染的全身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滤器吸附和对流等机制,可部分清除血浆中的炎症介质,改善重症感染患者的发热、心动过速、呼吸频速和高白细胞血症等全身炎症反应和高动力状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为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创造了条件。护士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前提下,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把握透析的关键时机,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切实地做好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邱海波.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的体会[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3):237.
[2] 朱 青,宗伟钧,孙文军,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6):720.
[3] 张爱华,崔 专,朱 宁,等.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败血症并发急性肾衰及其对炎症介质体外清除的临床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8(3):151.
[4] 吴泰华,林洪丽,李 平,等.日间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30.
[5] 张 静,朱亚梅,马 逊,等.肝移植术后急性肾衰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4):40.
[6] Cole L,Bellomo R,Journois D,et al.H igh~volumehem ofil tration in hum an septic shock[J].Intensive Care Med,2001,27(6):978.
[7] 罗丽敏,凌丽萍,高艳霞.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肾移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中旬版,705.
[8] 王 玲.移植肾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7:50.
[9] 王 玲,张 静,潘雅娟,等.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7):50.
[10] 王 华,刘 芸,费凤仙,等.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志,2002,37(10):749.
[11] 胡海棠,窦献蕊,张 炜,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联合血液吸附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清除作用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8:1210.
[12] 章云英.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28.
[13] 杨慧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重危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6(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