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应激影响的分析

2010-05-29 07:23陈春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婴幼儿心率麻醉

陈春梅,费 建,业 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麻醉手术科,江苏南京,210008)

自入院时开始的自主量化式心理护理可以让婴幼儿安静、轻松、愉快地应对手术应激,优于传统术前访示。本文进一步探讨对婴幼儿进行自入院始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应激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本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随机抽取121例作为对象,月龄在2~4月,体重(3.8±0.8)kg,其中先天性巨结肠49例,骶尾部畸胎瘤14例,有肛会阴瘘27例,腹膜后肿瘤17例,胆道梗阻14例,术前心肺功能正常。

方法:随机将121例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1例。2组患儿在年龄、病种、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自入院始进行自主量化的心理护理[1],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前访示[2],然后分别于A时间点(肌肉注射术前针后30 min)、B时间点(进入手术室内自主量化式心理护理后未麻醉前)测量心率、血压(使用同一监护仪),并作数据统计[3]。

自主量化式心理护理的方式:实验组采取“因人因时因需”的自主量化心理护理方式[4],均由手术室专业护士在患儿入院始进行心理护理,通过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及电教化教育的有效配合,让家长了解心理护理的目的和内容,从熟悉环境、无声的语言、有声的语言、抚触皮肤、嗅觉和味觉实验等,使婴幼患儿安静、轻松、愉快地应对手术应激[5]。为保证措施的落实,由护士长负责检查、督促。对照组进行一般传统的术前访视,尤其是婴幼患儿仅仅是护士与家长之间的简单介绍和一般临床资料的核对。

结果:见表1。对照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发生明显上升,实验组患儿表现平静,愉快,月龄足2个月的患儿有的可以与护士愉快地互动,很少哭闹、挣扎,对手术体位的摆放、麻醉前准备等轻松应对,减少麻醉用药量,缩短麻醉时间,生命体征平稳,增加手术安全性。

表1 2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 ±s)

表1 2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心率(次/min)平均动脉压(mmHg)组别A时间点 B时间点A时间点 B时间点对照组 127.3±14.3 157±17.4 75±13.2 91±17.6实验组 129.6±19.7 133±16.5* 73±11.4 76±15.4*

2 护 理

2.1 熟悉环境

由于一般婴幼儿第一个认识的颜色是黄色,一般在病房和手术室共同布置尽可能相似的陈设,尤其是共同拥有醒目的黄色陈设。环境温度应在20~24℃,湿度应在50%~60%,同时应避免噪声、强光的刺激,这样可以减轻由于陌生的环境增加患儿的心理不适。

2.2 无声的语言

在患儿情绪好时,由巡回护士来到病房与患儿面对面相距约20 cm,当目光碰在一起时,进行无声的语言交流,即做出多种面部表情,如张嘴、伸舌、龇牙等。当患儿进入手术间后继续由该护士与患儿进行无声的语言交流,经过自主量化心理护理的患儿会对护士微笑,月龄足2个月的患儿有的可以模仿护士面部表情,彼此有愉快的互动[6]。

2.3 有声的语言

自入院始分发音乐CD,播放轻柔高雅音乐,或继续播放胎教时的音乐,20~30 min/次,2~3次/d,进入手术间后继续播放在病房内婴幼儿熟悉的音乐。在患儿啼哭之后,巡回护士发出与患儿哭声相似的声音,这时患儿会试着再发声,几次回声应答,患儿喜欢上这种游戏式的叫声,这种回声引导发音可以渐渐让患儿学会叫而不是哭,这样可以有效应对进入手术间因与父母的离断造成的哭闹、紧张,从而使患儿心率、血压逐渐平稳。

2.4 抚触皮肤

皮肤是婴幼儿最大的感觉器官,有报道说如果将温暖的手掌置于哭闹的婴幼儿腹部5 min,孩子会逐渐停止哭闹。巡回护士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相同部位进行抚触10~20 min/d,3~5次/d,一般在远离手术部位如四肢、头面部,尤其是口唇、手掌心等敏感部位。目的是在患儿进入手术间后唤醒患儿熟悉的触觉刺激,使胎儿形成一种皮肤满足性心理感应,以获得安慰和安全感。

2.5 婴幼儿被动操

婴幼儿在情绪良好时由巡回护士和患儿一起完成抓手指、握玩具、上肢伸缩等运动,3~5次/d,10 min/次左右,同时可以教给家长建立愉快的被动操经验,同时并配有轻柔的悄悄话,通过语言、动作的互动让患儿分散注意力,不经意间愉快度过手术准备期。

2.6 嗅觉和味觉实验

由于术前需要禁食,大部分患儿因饥饿而情绪不稳定,巡回护士会用蘸有10%葡萄糖盐水棉签涂抹于患儿敏感的口唇上,患儿因寻觅到甜食而会左右转头寻找,在味觉和嗅觉刺激-专注寻找反复刺激下巡回护士可以轻松脱去患儿衣服暴露手术部位,顺利通过骶管麻醉,不会因为不适和疼痛刺激引起心率和血压的急剧增加。

3 讨 论

通过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因人因时因需”的自主量化式心理护理,对婴幼儿有较强的感染力,心率、平均动脉压没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发生明显上升。实验组患儿在类似家庭温馨环境的手术间,手术室护士通过眼神、微笑、召唤、拥抱、抚触等动作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患儿表现平静,愉快,月龄足2个月的患儿可以与护士愉快的互动,很少哭闹、挣扎,对手术体位的摆放、麻醉前准备等轻松应对,减少麻醉用药量,缩短麻醉时间,生命体征平稳,增加手术安全性。

[1]石玉娟.心理行为干预对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4,2:240.

[2]郭桂芳.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1.

[3]刘庆红.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术前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9(2):37.

[4]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院,2004,4:34.

[5]胡佩成.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4.

[6]赵 岳.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术前应激水平及其主要应激源的调查[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2):29.

猜你喜欢
婴幼儿心率麻醉
心率多少才健康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