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敏
(山西省农业厅农村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72)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将市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自诞生以来,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传统农业市场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尤其是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影响凸显。永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严重制约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永济市高度关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产业布局、政策指导、贴息扶持、银行信贷上对龙头企业给予了倾斜。全市紧紧依托永济农业产业的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发展[3]。经过多年的努力,永济市建成了以山西粟海集团为龙头的肉鸡孵化、饲养、加工产业,以忠民集团、强胜集团、晋美油脂有限公司、康裕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油脂产业,以11家芦笋罐头加工企业和4家特色芦笋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芦笋产业,以超人奶业、金旺奶牛养殖场为龙头的乳制品产业,以紫山食品有限公司、永丰食品有限公司、晋通菌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速冻果蔬及食用菌加工产业,以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果汁产业六大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万户扶龙头”的生产格局。
目前,永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带动能力强、与农户联结紧密的产业化经营组织55个,规模以上企业29家,产值超亿元的5家,以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北梯猪业和康丰鸭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粟海集团、忠民集团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强胜集团、超人奶业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永丰种业公司、康丰鸭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确定为运城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名列运城市之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出台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迅速发展,建成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养猪、养鱼等各个产业的专业合作社52个,在联结农民个体和大市场、组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面逐步发挥作用,正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一新的亮点和补充。
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22.4亿元,出口创汇3 000多万美元,带动永济及周边县市40余万农户从事相关产业,永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呈现出良好局面。
永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10多年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显现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矛盾和问题与全市日益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形势,构成了今后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三大机遇和四大挑战。
2.1.1 政策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到新农村建设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彰显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达38.8亿元;山西省财政列出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资金17.88亿元,较2007年增加2.95亿元;运城市财政2008年在2007年列出农业产业化专项发展资金1 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 000万元,新出台的“中国农业银行2008年扶持重点”明确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相关产业链条完善作为资金扶持的重要方面。所有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惠及全市农业产业化体系,为全市龙头企业的发展和种养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
2.1.2 产业机遇 永济市已形成丰富多样的产业格局,除已发展成熟的芦笋产业、肉鸡养殖产业、奶牛养殖产业、油脂加工产业外,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双孢菇产业、澳洲青苹产业、速生杨产业、肉猪养殖等已成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推动力。截止2008年底,全市双孢菇种植规模已达1 980棚,栽培面积100万m2;以澳洲青苹为主的加工型苹果基地面积发展到0.4万hm2;肉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已达5.7万头;速生杨产业已发展面积0.2万hm2。同时,全市具有地域特色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胎里红柿产业、特色瓜菜产业、早熟杏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所有这些,成为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有效载体。
2.1.3 市场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宏观政策调控的重点,国内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农产品价格逐年上扬,为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全市积极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战略,先后认证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0.8万hm2,农副产品商标认证达到52个,全市特色农产品义合屯双孢菇、西坦朝柿、田营甘薯、韩阳蒜等商标认证已进入商标查询和审查程序,为全市农副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1 产业组织形式挑战 随着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类型的不断丰富和优势产业的不断开发,全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民和企业,核心是契约和订单,而全市的各大农业产业链条除以粟海集团为龙头的肉鸡产业和以紫山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双孢菇产业联结形式较为稳定和紧密外,芦笋、油脂等产业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较为松散,60%以上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通过市场采购进入企业,在企业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按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分配模式还不完善,农户市场价格风险和企业原料供应风险仍然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
2.2.2 资金和项目扶持挑战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扶持上还存在盲区,扶持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只扶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以来共争取扶持项目达17个,资金总额达978.7万元,但其中85%以上被粟海集团、忠民集团、强胜集团等大型企业占用,全市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中小型企业难以得到扶持。比如全市按照粟海集团产业化模式组建的康丰鸭业有限公司,肉鸭产品供不应求,鸭绒被河北外贸全部预订,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企业正在按照林下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养殖基地,但由于资金缺乏,养殖基地规模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全市蓬勃发展的双孢菇产业已发展到近2 000棚,其每年200万瓶的菌种需求量,却由于没有本地制种企业,全部依赖到外省购进;全市具有特色优势的田营薯业公司、禾木源食品有限公司、张营醋业公司、晋通菌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中小型龙头企业由于发展资金缺乏,生产加工规模仍处在较低层次,导致农业产业化整体质量提升较慢。
2.2.3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挑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不突出,大多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增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企业盈利能力有限,导致对企业自有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缺乏资金支持和动力[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自有技术创新率不足10%,新技术应用率不足50%,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加工长期在较低层次徘徊,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2.2.4 优势特色产品开发挑战 全市拥有许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虞乡胎里红柿远销江南,韩阳香椿享誉省内外,洗马西瓜、特早熟杏、任阳辣椒、韩阳蒜薹也在周边地区和省份具有较大影响。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产品开发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保护,在产品保鲜、贮藏、包装以及市场推广方面差距较大,这些农产品的优势地位正在受到市场竞争、市场准入等影响而逐步削弱。
永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引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以下4点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5-6]。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并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扶强扶优政策对于壮大企业规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扶强扶优的同时不应忽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一些市场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因缺乏信贷资金支持和项目投入而在艰难地发展。建议财政部门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将全市芦笋、双孢菇、肉猪养殖、澳洲青苹等优势产业的基地规范、农民培训、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作为扶持重点;对香椿、速生杨、甘薯、特早熟杏、特色瓜菜等新兴优势产业重点在基地规划、加工包装、企业培育上予以扶持;对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扶持壮大一批,促进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效益的提升。总之,对于农业产业化领域里的中小企业发展和新优农产品基地建设,政府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扶上马,送一程”。
各级农业产业化部门要组织龙头企业进行专门的资本运作、融资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贴息一体化工作机制,破解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省委、省政府对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担保专项基金问题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酝酿中。要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实力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成立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的金融公司,充分挖掘利用企业自身或民间闲散资本,为丰富山西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及农户融资渠道发挥积极作用。全市一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在农村作坊式生产、村办企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精神,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的变化,原有的经验管理、能人管理、家族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建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机制,由政府列出专项工作经费,通过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国际贸易知识、人事组织技能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管理队伍。同时开办龙头企业创业培训班,鼓励外出务工经商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培养、扶助这些农村能人,使之成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头人,提高全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提高,是农业产业化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应从全市当前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和传统经营模式出发,有针对性地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农民的组织化建设。在农民培训方面,对芦笋、双孢菇、澳洲青苹、肉猪养殖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可由相关农业部门编制标准化技术手册发放到每个农户,使参与农户能够按照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模式组织生产。农民培训应由单纯技术培训转变为从生产到管理、经营、市场全过程的一条龙培训,教育农民学会经营农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生产信息,使小生产尽快与大市场对接,进行标准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同时继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帮助他们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最终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调控、自我壮大的经济实体。
对全市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要以规模化突出优势、以标准化确保质量、以商品化为最终目标进行重点开发和扶持,应在基地保护、商标注册、市场宣传推广方面给予有力地呵护和扶持。对全市具有市场优势的农产品积极进行地域保护商标的注册申请,在商标注册上,应充分利用全市具有厚重文化内涵和营销影响的“舜帝”、“贵妃”、“扁鹊”、“西厢”、“鹳雀楼”、“柳宗元”、“蒲州府”等品牌,实现历史遗产和旅游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利用和统一保护[7]。对香椿、胎里红柿等基地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可规划出一定的地域范围,确定发展目标,通过建立专属基地、市场宣传、加工包装等多种措施积极做大做强。
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市经济率先崛起的一条必由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强扶持是关键,引导完善是重点,搞好服务是核心。要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培育一大批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的优秀龙头企业和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永济经济率先崛起作出突出贡献。
[1] 刘玲霞.在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C]//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北京:中国科协,2000.
[2] 毋俊芝,任永玲,高晋平.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2):93-96.
[3] 陈丽平.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EB/OL].http://ligkdcgzk.blog.163.com/blog/static/50409178200973148 47958/2009-08-31.
[4] 王亦兵.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4):51-55.
[5] 杨治业.促进山西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EB/OL].http://news.sohu.com/20090316/n262806440.shtml/2009-03-16.
[6] 杨治业.健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考 [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2):93-96.
[7] 郭兆平.山西芦笋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4-05-10/04402491302s.html/200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