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鸿
(重庆市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0052)
2006年 1月 ~2009年 12月,我们用中药配合泪囊冲洗法治疗婴幼儿泪囊炎 15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58例(189眼)均为门诊患者。男 71例,女 87例;年龄 35天 ~1岁 126例,1~3岁零 2个月 32例。
诊断标准为有溢泪,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按压泪囊或泪道冲洗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中药治疗:有脓时分为风热外侵型和心有伏火型。风热外侵型用白薇丸加味(白薇 9g,石榴皮 6g,防风6g,白蒺藜 6g,羌活 3g,败酱草 9g,蒲公英 9g),心有伏火用竹叶泻经汤加味(黄连 6g,栀子 6g,黄芩 6g,大黄3g,决明子 6g,柴胡 6g,升麻 6g,赤芍 6g,泽泻 5g,茯苓6g,车前子 5g,竹叶 9g,甘草 3g,天花粉 9g,蒲公英 12g)每日 1剂,水煎,煮沸后煎 15min,1剂煎 2次,取药汁200mL,分 4次服 。
眼部冲洗:一助手固定患儿头及四肢,先行下泪点扩张,用 5号半儿科头皮针尖磨钝插入患眼泪小点,另一助手用 5mL注射器冲洗。冲洗液用诺氟沙星滴眼液,脓较多时可加少量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后患眼无脓时行泪道探通术,再进行冲洗,间隔 1~2日 1次,连续 2~3次,若第 1次探通不畅者,可隔日后进行第 2次探通。
治愈为患眼泪道无异常分泌物,压迫泪囊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泪道冲洗通畅。
1次探通后加冲洗治愈 128例(占 81%),2次探通加冲洗治愈19例(12%),3次探通后放弃治疗而无效11例(7%),总有效率 93%。
婴幼儿泪囊炎属于中医“漏睛疮”和“漏睛”范畴。主要由风热外侵、心有伏火、邪毒侵犯,泪液受灼,积聚成脓所致。白薇丸出自《审视瑶函》,由白薇、石榴皮、防风、白蒺藜、羌活组成,具有祛风清热解毒之功效。竹叶泻经汤出自《原机启微》,由黄连、栀子、黄芩、大黄 、决明子 、羌活 、柴胡 、升麻 、赤芍 、泽泻 、茯苓 、车前子、竹叶、甘草组成,重于清心经蕴热。配合蒲公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祛除外邪,采用中药内服加局部冲洗和探通术方法治疗婴幼儿泪囊炎,可以较快控制脓性分泌物产生,消除症状。
婴幼儿泪囊炎多由于鼻泪管下端被先天性残存膜封闭或被管腔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泪道或泪囊分泌物排出受阻,致病菌得以聚集繁殖,从而发生泪囊炎。治疗通常采用泪囊区加压按摩、加压冲洗、下泪小管探通术几种方法,但加压按摩和冲洗成功率低,多需行泪道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