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惠
卫生所是部队基层的卫勤医疗机构,直接面对基层官兵,其保障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官兵的健康状况。而治疗室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所属医疗对象各类治疗操作,特别是对一些小、远、散的单位尤为重要。其控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避免发生感染,最大限度保证治疗安全,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1.1 自我保护意识欠缺 治疗操作过程中,缺乏操作规范的意识,污染物品随手乱扔、乱放,有些不戴手套或治疗结束后不能及时将注射器针头及其它用品撤下,很容易造成人员的损伤。
1.2 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差 通常情况卫生所人员少,对于治疗室的管理和感染监控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无菌意识不强,无菌操作技术差,如出入治疗室不换鞋或带鞋套,治疗过程中因时间短,手套破损不及时更换甚至不带手套等现象时有发生。
1.3 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当 对医疗废弃物分类不重视,往往威胁到官兵健康,锐利器械不能及时收入利器盒对人员造成伤害,接触患者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的污物不按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焚烧,特别是一些小、远、散的卫生所随意丢弃医疗垃圾,可造成营区周围环境污染及院内感染。
1.4 医疗设施不完善 卫生所治疗室消毒设施简单,医疗器械、物品数量相对较少,使用率相对较低,灭菌物品存放时间过长,紫外线灯管不能按要求更换等。
2.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卫生所人员接触污染的机会多,在工作中造成自身损伤而诱发感染概率大,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在医疗操作中必须严格规范,避免机械性损伤,如有损伤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2 完善医疗设施,加强治疗室管理与监督体系,强化无菌观念 根据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器械配发。卫生所人员应经过治疗室感染控制培训、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无菌观念强、认真负责。上级卫勤部门要定期下基层对治疗室进行室内空气、无菌操作、消毒效果与质量、无菌物品的保存、医务人员洗手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的检查督促等。工作人员应注射乙肝等疫苗,并应按时查体。
2.3 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团卫生队或上级医院要对卫生所人员定期进行治疗室相关感染管理制度学习,提高控制感染意识,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着重掌握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治疗室器械、物品消毒管理措施等,使治疗室感染控制落到实处。
2.4 治疗室治疗器械及污物处理 治疗应尽可能采用一次性使用物品,可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治疗操作后对所用器械用 1000 mg/L“84”消毒液浸泡30 min,然后用清水刷洗干净,高压蒸汽灭菌备用。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30min/d,治疗后及时进行清洁卫生消毒,治疗室用1~3 g/m过氧乙酸加等量水熏蒸消毒,密闭2 h;定期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无影灯、工作台、药品架、器械台等,地面用湿拖把擦拭,抹布、拖把应固定使用,每次抹布用后用250 mg/L(有效氯含量),拖把用500 mg/L“84”消毒液浸泡30 min,晾干备用。
2.5 加强对医疗垃圾的处理 对于一些离上级医院较近的卫生所,其医疗垃圾应按要求分类处理后,交由上级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对于一些小、远、散的单位,对于能够进行焚烧的医疗垃圾进行集中焚烧,不能进行焚烧的医疗垃圾,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深埋,以防止造成营区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