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伟
(浙江林学院体军部,浙江临安311300)
山地户外运动是指在海拔3500m以下的山区、丘陵开展的与登山有关的户外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活动场地,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是近几年在我国开展起来并风靡一时的新型体育项目。2005年5月,山地户外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明确我国现阶段户外运动是登山运动下属的二级项目,并把它界定为“山地户外运动”。虽然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户外运动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户外运动俱乐部应运而生。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具有挑战性、风险性、专业性等特点,为了保障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登山协会作为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行业主管部门在2003年开始了我国山地户外指导员的培训以及山地户外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成为一种新的职业,但目前培训的结果远远解决不了市场对山地户外指导员的需求。因此,各省一级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培训、各地市二级山地户外指导员的培训和县区三级山地户外指导员的培训也全面展开。由于我国山地户外指导员发展较晚,山地户外指导员体制刚刚建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对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为浙江省山地户外指导员的培训提供参考,为促进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1 问卷调查
向浙江省各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达90%。
1.2 专家访谈
访谈浙江省户外运动俱乐部负责人15位、高校户外运动教师5位以及浙江省体育局熟谙山地户外运动的领导3位。
1.3 数理统计
2.1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年龄与性别构成从表1指导员的年龄构成看:45岁以下的青年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占总人数的89%,其中20—35岁之间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占总人数的68%,45岁以上的中年山地户外指导员占总人数的11%。青年人占大多数,中年人较少。这表明青年是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主力军,也充分反映出山地户外运动对体能要求较高,同时说明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年龄结构基本符合从事山地户外运动要求。从指导员的性别构成看出:其中男性占92.2%,女性占7.8%,而女性的年龄皆在35岁以下。从山地户外运动对指导员工作性质的需要来分析,指导员应具备充沛的体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而女性的生理结构、心理特征、野外的生活方式制约了女性从事山地户外指导员的工作。这表明目前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性别结构也较为合理。
表1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年龄构成(n=90)
2.2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文化程度
表2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文化程度(n=90)
从表2指导员的文化程度看: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占44.4%,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占55.5%,同时通过问卷信息中得知高中/中专学历中有22%为退伍军人。由于山地户外运动是包含了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项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除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备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层次不合理,不能适应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的继续培训工作刻不容缓。
2.3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指导年限
从表3指导员的指导年限看:从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工作在5年以上的只占22.2%,从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工作在2~5年的占66.7%,从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工作只有1年的占11.1%。山地户外指导员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能和娴熟的技术做保障,更需要丰富的经验、良好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但目前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从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工作的年限都不长,其心理素质、应变经验与能力能否保障合理地应对户外错综复杂的变化,保障其指导的户外运动安全开展令人担忧。因此,需要在培训中进行强化和实践中进行模拟锻炼。
2.4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指导项目分布
表3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指导年限(n=90)
表4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指导项目分布(n=90)
从表4指导员的指导项目分布看:负责普通登山、徒步类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占61.1%,负责定向越野、户外拓展类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占22.2%,负责攀岩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只占5.6%,负责野外生存以及综合类户外运动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只占11.1%,从中明显看出缺少体能要求高、技术性强的山地户外指导员,因此制约了山地户外运动的全面发展。由于大部分山地户外指导员工作年限不长,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经验,因此主要负责以健身为目的普通登山、徒步类的户外运动项目所占比例较高。作为山地户外运动的指导员应具备综合的户外运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山地户外运动的需求,促进山地户外运动的全面发展。因此,目前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待于提高。
2.5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工作性质
1974年,20岁的我获得了盐城唯一一个高校招生名额,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书。消息传来,我们村的人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当时的生活非常贫穷,但我的亲朋好友都尽力帮助,我的一个表哥给了我10斤全国粮票,有的老乡给我煮了一些鸡蛋让我路上吃。可是,临行前我才发现我连一只箱子都没有,于是父亲赶紧找木匠特地做了一只漂亮的木箱子。等这个箱子托运到北京,我取回来的时候发现,由于北京气候干燥,这个箱子已经裂开了一寸宽的缝了。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工作性质主要有两类:专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和兼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调查表明:专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占42.2%,兼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57.8%。由于山地户外运动的开展基本上都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考虑到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经营成本,目前大部分户外运动俱乐部采用专职+兼职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聘用模式,俱乐部根据运行状况进行聘用。通过调查得知目前浙江省兼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比例较大,因此,兼职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缺乏专业性,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具有不稳定性,缺乏对山地户外指导员进行有效地管理,影响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3.1 完善培训制度
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可谓异常迅猛,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断有新的山地户外运动形式和技术的出现,新的山地户外运动思想、理念和理论也不断增加。然而,现行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等级制度随着培训学习的结束和等级指导员的资格取得,学习也同时结束。暂时还没有建立“等级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定期培训制度或继续培训制度。因此,必须尽快树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继续培训的新观念,各级有关部门应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培训机制,实现逐步提高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从而保证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健康、和谐地发展。
3.2 建立培养模式
由于山地户外运动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但现行的培养模式在时间和培训的内容上都有很大局限性,不能较好地解决作为一个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所必须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结构。采用积分制培养模式进行,通过分阶段和模块式的学习方式,修完规定的学分,取得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等级证书,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掌握。同时,培训类型可根据山地户外运动开展的现实情况可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引导型等类别,积极吸引中年人及女性加入到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行列,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的合理性和山地户外运动的全面发展。
3.3 健全管理体制
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素养,但现行的培训体系存在自学员取得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等级证书后很难对其进行长期、有效地跟踪管理问题。因此,作为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应建立起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管理体制,对已取得等级证书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实施档案管理,要求每一位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每年提交工作报告、工作单位评价报告、活动事故报告以及继续教育或进修等报告,通过报告来跟踪了解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基本情况和各方面的素质及能力等。同时可以将是否提交报告或有无参与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工作作为晋级和取消资质的依据。通过有效的健全的管理体制,以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队伍建设。
3.4 建立培训基地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并且能够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任务。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户外运动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户外运动课程或户外运动专业等。因此可以充分依托高校建立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培养和培训基地,因为高校学科体系完善、户外运动师资力量雄厚、户外设施及装备比较完备,能够对爱好户外运动或户外运动专业的学生进行长期、系统地培养,最后由各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来负责考核、评定高校学生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的资格,这样每年都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合格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同时,还可以依托高校各方面的资源作为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基地,实现高校培养和社会培训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短缺的现象,实现多渠道培养的模式。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作为山地户外运动的传播者、组织者、指导者,其作用的发挥对于山地户外运动进一步的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都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通过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可以进行山地户外运动的理念的引导,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理性、团队、安全、环保等山地户外运动的态度和意识;提高山地户外运动技术的专项指导,通过指导使人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保障活动的安全;负责野外环境下的保健指导、医学监督,并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组织和指导野外急救;负责制订山地户外运动的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队伍的风险管理和活动效果的评价;负责处理突发事件以及环境教育和保护等。因此,对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实施继续培训制度、模块式培养、跟踪监控管理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等途径,能有效地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体育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需要,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1]杨汉.山地户外运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班军.山地户外运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孟刚.户外运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马欣祥.关于建立面向社会的登山运动培训体系的构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李舒平,邹凯.户外运动的风险管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6]马欣祥.培训的力量[J].山野,2005(2):44-46.
[7]关于将山地户外运动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的批复[EB/OL].(2005-05-19).http://cmasports.sport.org.cn/.
[8]浙江省体育总会,关于举办2008年浙江省首届初级山地户外指导员培训班的通知[EB/OL].(2008-12-04).http://www.zjsports.gov.cn/article/detail/85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