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旨在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它关注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1]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在20世纪60年代从巴赫金 (M ikhail Bakhtine)的对话和复调理论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形成了理论。互文性从在法国学术界产生开始,便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与传播,如今互文性已经不仅囿于文学和符号学研究,而且延伸并渗透到语言学、心理学、翻译研究等诸多领域。
翻译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这三个方面。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前两个方面。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需要互文的验证与支持。翻译虽然在语言层面进行,却无时不指向语言所承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从互文性角度来看,翻译可以说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众多层面展开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2]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英汉互译活动为误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这些差异在许多情况下成了英汉互译的极大障碍。翻译之难,主要难在处理语言的差异上,难在寻觅译文的近似表达上。有的语言表达法,涉及一些微妙或特殊的含义,如民族风俗习惯等。[3]
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依靠互文知识对原文本进行解读,也就是对原文本互文性隐喻的的破译,然后对原文本进行二度写作,也就是对译文文本进行重构。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英语互文性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汉语互文性知识才能避免误译。
例1:Laziness is his Achilles’heel.
误译:阿喀琉斯懒得用脚走路。
正译:懒惰是他的惟一致命弱点。
分析:翻译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识别Achilles’heel这个习语,它源自一个典故,意为“惟一致命的弱点”、“惟一的缺陷”等。如果译者不知道这个习语或没有进行互文联想,只是想当然地进行翻译,以致造成误译。
例2:Formany years,he has reposed on a bed of roses.
误译:他多年来一直在玫瑰床上安息。
正译:他多年来一直养尊处优。
分析:a bed of roses并非指玫瑰花坛或玫瑰床,而是来源于古罗马。由于古罗马上层社会的人偶尔会把玫瑰撒在床上所以人们用这一短语形容安逸富足的生活状态。如果译者没有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不易理解原文本的互文所指及内涵。
例3:The boss’s girl Friday called me.[4]
误译:老板的女儿星期五打电话给我。
正译:老板的女秘书打电话给我。
分析:没有互文性思考就会把girl Friday误译为“女儿星期五”,而事实上 girl Friday指 (能干的)女秘书、(能干的)女助手。类似的合成词man Friday意为忠实的男仆人、忠实的男助手。man Friday源自《鲁滨逊漂流记》中仆人的名字。
例4: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5]
误译:汤姆靠得住。他不吃鱼而且玩游戏。
正译:汤姆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分析:误译的译句乍一看是正确的,但它没有译出原文本的文化内涵。在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很激烈,旧教规定斋日 (星期五)只许吃鱼。在新教推翻了旧教的政府之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因此“eats no fish”表示忠诚,“p lays the game”表示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
汉语转换成英语的机制不同于英语转换成汉语的机制。汉译英是看来容易做来难,要翻译好一个汉语句子,除了全面完整地理解原文本的含义之外,还要了解一些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背景知识,才能为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恰当的英译法,否则就会出现一些语法正确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句。因此译者要进入另一文化体系内,追综互文性,寻找互文性标记,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以求准确地解读和传译原文本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6]
例1:你喜欢红茶还是绿茶?
误译:Would you like red tea or green tea?
正译:Would you like black tea o r green tea?
分析:在英国喝红茶比绿茶多而且发展出其独特的红茶文化,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因此红茶习惯叫做“black tea”而非“red tea”。
例2:小心落水!
误译:Be aw are of falling into the pool.
正译:Beware:deep water!
分析:“小心落水”是善意地提醒公众要小心,防止落入水中,而译成“Be aware of falling into the pool.”变成了提示大家要跳湖一游。问题出在选词上。“aware”意为“意识到”,而词组“be aw are of”意为“知道、觉得”,并无“小心”的意思。“小心”一词应选用“beware”一词。地道的说法是“Beware:deep w ater.”[7]
例3:他俩可真是针尖对住麦芒了。
误译:They might really be the needle-tip to the w heat aw n.
正译:They are 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分析:“针尖对住麦芒”是富有汉文化特色的一句俗语,形象生动,喻义贴切;如果直译则译语读者未必能理解其义,如意译为英语的成语短语“diamond cutting diamond”,则不仅语义基本对等,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4:她一大早起床,进城,见到了她的公爹。
误译:She got up early,w ent to the tow n and saw her public father.
正译:She got up early,w ent to the tow n and saw her father-in-law.
分析:“公爹”直译为“public father”令人费解,不知所云,而正确的表达应为“father-inlaw”,符合原文本的意思。
在英汉互文中,原文本中互文性的关联往往较难为另一文化体系的读者知晓,以致成为语际转换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的障碍。译者若没有把握住互文性就会造成误译。因此要做到两种语言互文本之间深层次意义的对应,译者除了有识别文本之间互文参照背后文化底蕴的能力,还需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直译是指按照原文本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比较完整地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时不统一,而且中外文化历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果不顾场合条件,不顾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一味追求直译,导致译文冗长啰唆,晦涩难懂,就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因而造成误译。直译加注释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本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不失为弥补直译互文不足的好方法。例如:
原文:你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译文: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story about“visiting three times at Zhuge Liang’s thatched cottage”?(Zhuge Liang was a hero of the Three Kingdom s Period.He had to be asked three times before he would grant a interview to Liu Bei, w hom he afterw ards served,and helped to become emperor.)
分析:“三顾茅庐”是关于汉末刘备聘访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如果直译为“visiting three times at Zhuge Liang’s thatched cottage”,在目的语读者没有关于“三顾茅庐”的互文性知识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正确理解原文所传达的意义,在后面加注,有助于读者了解典故大意,有效避免误译。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时应用.从互文性文本的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特点来看,意译体现了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如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对于一些体现本民族的语言特征的互文性文本也常常通过意译来达到。例如:
原文:The police hoisted the criminalw ith his ow n petard.
译文:警察用该罪犯之道还治其身。
分析:“be hoist w ith one’s ow n petard”出自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第三场第四幕。“petard”是古时用来炸开城门的爆炸装置或炸弹,点火起爆的人有自己被炸死的危险,“be hoist w ith one’s ow n petard”的引申义便是设圈套害人反受其害。而原文的语境下与此义并不一样,而相当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此处意译才能避免误译。
根据奈达的等效学说,要求译者使自己的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行文自然,在功能效果上而不是在字面形式上与原文对等,简言之即“等效”。[8]因此对于一些文化负载意义浓重的互文文本,通过直译或意译不能使目的语读者明了原文本意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等效替换,用目的语中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同样效果的表达方式代替原文本的表达方式,使目的语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本传达的意义。例如:
原文:要买点什么吗?
译文: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
分析:在英语国家里,店员在询问顾客要买什么东西时,会对顾客说“W hat can Ido fo r you?/ Can Ihelp you?”,因此将原文“要买点什么吗?”译为“W hat can I do fo r you?/Can I help you?”才能使原文与译文的语用效果对等,使目的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产生同样的阅读效果。从而避免将原文误译为虽然在语法上完全正确,但却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的错误表达:“W hat do you w ant to buy?”
有些互文性文本对于源语读者来说不难理解,但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却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解释性翻译交待清楚原意。例如习语大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尤其是典故性习语,以及包含典故性习语的互文文本,解释性翻译法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例如:
原文: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译文:a monk under an unmbrella-w u fa w u tian(w ithout hair,w ithout heaven).It is a double pun.A monk has a shaven head,hence no hair.A monk under an umbrella is cut off from the sky, hence no heaven.But fa also means“law”,and tian also means“heaven”in the sense of sup reme ruling power.Thus a monk under an umbrella is a man w ithout law or limit-a rebel like Monkey(w ho accompanied the monk Tripitaka on his legendary journey to India),unbound by established rules, instructions or conventions,w hether earthly or divine.[9]
分析:“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是毛主席1970年和斯诺谈话时用过的一个歇后语,同时也是谐音双关。译者首先按字面意思解释“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译为:a monk under an unm brella-w u fa w u tian(w ithout hair,w ithout heaven).但仍然没有将这个歇后语讲清楚,所以译者求助于后面更长篇幅的解释才能向目的语读者把原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这类型的表达包含了很强的互文性语义关联,如果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没有有较丰富的了解,不容易发现其中隐藏的互文性痕迹,因此译者常常借助于解释的技巧来翻译。
音译无法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获得等量的语义信息和同样的艺术感受,有时还会给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本带来不便和困惑,是出于语言和文化可译性限度的一种无奈之举。保留原作中的文化信息,不仅重视传递原文,而且还要有助于文化交流,音译加注释是一种保留原作互文参照文化信息的好方法。[10]例如:
原文: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龙文化不甚了解。
正译:M any foreigners are not very familiar w ith Chinese Long culture.(Long is a spiritual tie linking the Chinese peop le.The Long,as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has becoming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Chinese peop le are p roud to call them selves“the offsp ring of the Long”).
分析:以往龙被误译为“dragon”。在西方人心目中,“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动物或可怕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喻指凶恶的人。然而,在东方人心目中,特别是中国汉名族看来龙代表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内涵的神异动物。此处通过音译加注释的对龙进行翻译,有利于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防止误译传递错误的信息。
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英汉误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西方超语言因素的众多差异。要想从根本上避免误译,译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掌握翻译互文参照的技巧,译出传神达意的译文。
[1]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5.
[2]李珍.从互文性角度看跨文化翻译 [J].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1(6):53.
[3]李青.翻译技巧与误译评析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5.
[4]夏智姣.论中西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译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6(2):172.
[5]綦小风.英汉误译与文化预设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39.
[6]张莉.互文性与翻译 [J].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80-81.
[7]杨静.公示语的译法 [J].科技英语学习,2008(11):55.
[8]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66.
[9]陈文伯.汉英成语对比与翻译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266.
[10]贾玉洁.浅谈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应的翻译技巧 [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