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德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2010-04-12 14:55董元元郭学松
关键词:武德中庸儒家思想

董元元,郭学松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传统武德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董元元,郭学松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武术就在其中。武德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 传统武德; 武术

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儒家思想便成为正统思想,在此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文化,广泛且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文化领域,武术就在其中。作为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武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为深刻。

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武术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突出地强调着道德修养的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中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为什么武德在武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呢?因为武术是一种技击的技术,如果被不法之徒掌握的话,就会危害他人,使社会动乱不安,所以练武讲究“未曾习武先习德”。孔子创立儒家,是以现实存在的人为出发点,以“仁”来理解人的本质。“仁”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在武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家“仁”的思想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为“仁、义、礼、信、勇、孝、中、和”,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习武者在择徒授艺、拜师习武、施武用武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要求。

一、择徒授艺与“仁”

在择徒授艺这方面,张孔昭在《拳法拳经备要》中说:“鲜亮秘授纡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峨眉枪法·戒谨篇》中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昆吾剑箴言》中说:“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刁滑者不传;骨揉质钝者不传;拳脚把势花架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何也?恐有玷昆吾之高尚也。”这些思想充分体现出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仁”是爱人的意思。武术技术只有传入正人君子手中,才会仗义行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倘若武术技术落入险恶之徒手中,就很可能干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不法勾当,有违“仁”的宗旨。因此武术各个门派在择徒授艺上无一例外地严于择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传人,“宁可失传,也不轻传。”《昆吾剑箴言》中说“可传之人不传,失人;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

二、拜师与“孝”、习武与“和”

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武林中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平日对待师长,宜敬将行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少林戒约》)所以“孝”在拜师学艺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意思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经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体现出“和”的思想,即内外的和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习练武术是一个“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过程。习武之人必须经过内在的气息、经络、血脉和外在的骨骼、肌肉的不断锤炼,才能练得一身真功夫。

三、施武用武与“仁、义、勇”

对于施“仁”,孔子提出两条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成功,同时也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要发展,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发展;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人才能称其为“仁者”。武林人士在相互切磋技艺时都强调“点到为止”。比武的目的只是交流技术,相互学习,而不是性命相搏;即使是遇到险恶之人,也并不是要将其致伤致残甚至杀死,而只是要制止对方的恶行。武林中流传的八打(一打眉头双眼,二打唇上人中,三打穿腮耳门,四打背后骨缝,五打肺腑胸膛,六打撩阴高骨,七打鹤膝虎头,八打破骨千斤)和“八不打”(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对正锁口,三不打中心内壁,四不打两肋太极,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说明了在与人相搏时,哪些部位该打,哪些部位不该打,充分体现出了不以武恃强凌弱的“仁爱”思想。

对于“义”,孔子说过:“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里的“义”是合理的意思,见到利益要首先考虑是否合理,合理的话就可以取。“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些思想被移植到武术里面就成为了“重义轻生”、“匡扶正义”等用来形容武林中的热血仁士为了维护正义而舍己为人、施恩不求回报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被人们所颂扬。

孔子在《论语》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道出了“勇”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仅有一身武艺,而没有轻生死、敢赴难的勇气,那么在关键时刻也必定畏首畏尾,不会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勇气还影响着技术水平的发挥,缺乏“勇”的精神,再高的技艺也难以发挥出来。历来拳家均重视勇气,强调“一打胆,二打眼”。拳谚云:“一胆二力三功夫”;“与对手奋战,放胆进成功”。心意六合拳的实战八字真言是:“勇、猛、短、毒、急、快、狠、利”;形意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等,均突出一个“勇”字。所以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武艺和勇气,二者缺一不可。怎么样才能有勇气呢?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仁者必有勇”。只要心中存有仁爱之心,多为他人着想,自然勇气百倍;同时,通过武功的不断练习可以培养勇气。

四、为人处世与“中、信、礼”

习武者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时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一点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有武艺在身就不奉公守法,扰乱社会治安。在为人处世这方面,武德深受儒家思想中“中、信、礼”的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集注》中说:“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孔子在《中庸》中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同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见孔子认为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应该在人民中推行这种道德。“中”对武德的影响体现为习武之人在与人交往时,主张不卑不亢,谦虚谨慎,推行中庸之道。武术家佟忠义在《武士须知》中说:“满招损,谦受益,……勿以貌而取人,当虚怀而潜修。”说明为人行事不要傲慢,要保持恭谦的态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中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用现在的话来讲,君子懂得中庸的道理,按照规律办事,事事都能处理得当;小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就肆无忌惮。

“信”在儒家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说文解字》对于“信”的解释是诚,就是待人处世时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对于“信”,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在武德中体现为守信重诺。因为习武之人行走江湖与人打交道,要么不轻易答应别人事情,一旦许诺了他人,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哪怕困难再大,也要遵守诺言。只有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在江湖上留下好的名声;倘若出尔反尔,那只会留下骂名。长此以往,必定被武林人士所耻笑,无法在江湖中立足。

“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礼”作为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荀子在《荀子·礼记》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武德中对于这个“礼”字直接体现在习武之人日常行为之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武林中人,不管是见面打招呼,还是相互切磋技艺,首先都要行抱拳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而在离别之时或是切磋技艺结束时,同样要相互行抱拳礼。同时,在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对手打倒,则要主动过去将其扶起,以表歉意。

五、结语

练武讲究“内外兼修”。“内”练不单是指练心、练意和练气,同时也是指武德的修炼。儒家思想对于武德的影响是深入的,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培养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和促进武术健康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周桂细.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G 852

A

1672-6219(2010)增刊-0179-02

2010-11-07

董元元(1982-),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教学训练。

猜你喜欢
武德中庸儒家思想
中庸自明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儒家思想与书法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