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

2010-04-12 14:55
关键词:沃克女性主义颜色

张 艳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

张 艳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她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享誉全世界。许多评论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很少有评论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进行评论。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认为妇女与自然的双重压迫都是由二元制的统治逻辑造成的。

艾丽斯·沃克;《紫颜色》;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1984年,《紫颜色》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沃克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作家。1985年该作品又被评为“美国国家图书奖”,当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把它改编成电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细读文本笔者发现,《紫颜色》包含着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虽然作品主要描述了几位女性的成长经历,而涉及生态描写的笔墨相对较少,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相结合的多处闪光点。尤其在《紫颜色》结尾处,沃克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同画面,这恰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倡的解构男人/女人,文化/自然的二元对立,重新构建基于关怀、爱、互惠之上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一、生态女性主义简介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尼(Francoised’Eaubonne)于1974年在其著作《女性主义或死亡》(Le Feminisme ou LaMort)中首次提出。她把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某种天然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的,因为它力图揭示并消除任何形式的男性中心主义和男性偏见,并致力于创建不以男性偏见为基础的行为方式、社会政策和哲学理论[3]。生态女性主义也是“生态”的,因为它理解并赞赏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自己的使命。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来源于人统治人的思想。它的主要信念包括:1.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2.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互联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3.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生态女性主义者“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确立了新价值观念,为文学批评家提供新的尺度。沃克在她的作品中已意识到,男权社会对于自然的掠夺与榨取和对于妇女的统治与压迫在思想文化背景上是同源的,即基于二元对立的统治逻辑,同时女人与大自然有极大的亲近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沃克采取了一种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

二、女性与自然的被压迫地位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波尼(Francoised’Eaubonne)首次提出“女性生态主义”[4]这一术语并号召由女性领导一场生态运动,即“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有历史的、体验的、象征的、理论上的重要联系”[5]。当自然被征服时,女性也遭到奴役;当女性被推到了生存的边缘,自然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况。因此,只有女性从真正意义上获得解放,生态危机才能得以解决。

著名生态女性主义者卡林·J·沃伦(Karen J.War ren)也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的联系;理解这些联系的本质对于充分理解妇女和自然所遭受的压迫是十分必要的。”[2]女主人公茜丽是生活于美国南方的黑人,14岁便被继父强奸,生下两个孩子却又先后被送人,稍大一点,她又像物品一样出卖在继父与她非常讨厌X先生近似讨价还价的声音中,之后嫁给了鳏夫X先生。婚后,她包揽了家里一切脏活重活,每天过着奴隶般担惊受怕的生活。茜丽这种悲惨的生活正是黑人妇女受男权制压迫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父权制的社会里,女人是物品,是奴隶,是生育和劳作的机器,是一切微贱的东西,她唯一不是的便是她应该是的“人”。而茜丽本人也深受“女人生来不值钱”的旧思想的毒害,认为自己确实低男人一等,应该忍受丈夫的欺凌与折磨。西丽亚的悲惨命运并非孤立的现象,她周围的妇女,如耐蒂、索非亚、玛丽·阿格尼丝,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男性的威胁和压迫,这表明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美国黑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迫害也屡见不鲜,并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一些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奴役是从人类对于自然的奴役开始的。小说中,耐蒂的非洲来信中描述到,白人为谋取暴利强行侵入奥林卡部落的村庄,霸占了奥林卡的田地,拆毁了所有的房屋,砍光了屋顶大叶子树,把奥林卡变成了橡胶园,彻底毁灭了奥林卡人的宁静生活和文化传统。白人打着现代文明的旗号对原始生活进行侵略,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女性如同自然,代表的是原始和被动。传统的自然观赋予人类统治、主宰自然的权利,人类从自我利益出发,向自然发起非人性的战争,致使许多生态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而男性视阈中的女性意象也被定格成被动的、从属的劣势群体,并时刻处于男性意志的阴影下[7]。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然和女性是天然的同盟,因为“她们都受到男权中心的压迫,也都顽强地表现着感性力量,非线形思维的优越和魅力”[8]。罗斯玛丽·鲁瑟在她的第一部生态女性主义文集中也指出,在一个基本关系是某种压迫的社会决不可能有妇女解放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因此必须将妇女运动和生态运动的要求结合起来[6]。生态女性主义的出现,不仅能为自然和女性立言,而且成为解决女性生存困境和自然生态危机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生态女性主义相信女人与自然有极大的亲近性和亲密感,并且总是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自然也常被视为一个养育万物的母亲。奥林卡的茅屋是黑人文化的一部分,内蒂是这样像茜丽描述的:“希望你能来看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它跟我们学校不同,这里学校的茅屋是圆形的;它跟我们的教堂也不同,教堂的茅屋没有墙,至少在旱季是这样的;而我的茅屋是方的,有墙,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页铺成的圆顶。”[1]我们知道,方形是法律、规则、秩序的象征,圆形则代表自然、安逸与和平。可见她们是热爱自然、追求和平的,因此圆对她们有特别的吸引力。茜丽因为不断的向上帝求救却得不到回应,最终对上帝产生失望、愤怒甚至是反叛的情绪,莎格开导茜丽,“上帝既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它。……我觉得它是万物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万物分开的。如果你走过田野里哪个地方,而没注意到一片紫色的话,上帝就会大发脾气。”[1]在莎格的启发下,茜丽慢慢理解上帝的意义,知道上帝以不同的形象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从莎格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可以发现莎格崇拜的是充满生命和爱包括性爱的自然世界,这是一个更加仁慈也更加人道的上帝。

生态女性主义力求解构压迫性的父权制和二元制结构,达到男人、女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女性主义者把自然与女性受压迫的遭遇和根源相提并论,把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反对压迫一并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紫颜色》是以团圆与和谐为结局的,这也反映出作者对和谐的渴望。茜丽原谅了一直对她使用家庭暴力的阿尔伯特,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而阿尔伯特也开始与自然对话,收集海贝,听海的声音。妹妹聂迪带着丈夫回到了美国,与西丽团圆。西丽见到了久别20多年的孩子。哈伯和索菲亚重归于好。最后一封信,西丽写给了上帝,星星,树林,天空,人们,万物。可见西丽对自然的热爱与万物和谐的渴望。

四、结语

关春玲在“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论”中指出:“把建构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倡导多样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同一……确立非二元思维方式和非等级观念。”[8]她指出女性在挽救自然中起关键作用,提倡建立一种基于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多样性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沃克为《紫色》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结局,指出要认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认识两性间平等互补的相互性、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同生共存的命运,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并懂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这样才能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民族统治。所有这些也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极力主张的观念,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1] 爱丽丝沃克.紫颜色[M].杨仁敬,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167.

[2] 郭玉英.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写作立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1):103-105.

[3]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罗 峥,谢 鹅.生态女性主义与丈学批评[J].求索,2004(4).

[5] 王 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7.

[6] 王 玮.论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份问题[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7] 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22.

[8]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I 712.14

A

1672-6219(2010)增刊-0122-02

2010-09-12

张 艳(1984-),女,山西忻州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沃克女性主义颜色
未来科幻城
快递爱情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特殊颜色的水
世上最美丽的吻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