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顾炎武诗文研究评述*

2010-04-12 13:47孙雪霄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顾炎武诗歌研究

孙雪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二十世纪顾炎武诗文研究评述

孙雪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迄今为止,学界对顾炎武的研究呈现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究其根源在于顾炎武本身就是一位对清代学术诸领域有着奠基性重大意义且并不以文人自居的研究对象。然而,事实上,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且影响深远。因此,诗文研究,应是顾炎武整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应当摆到与其学术思想研究并重的位置上。现从诗文集整理情况、生平事迹研究、诗文创作研究、诗文思想研究四个方面,对二十世纪学术界对顾炎武的诗文研究状况做一评述。

二十世纪;顾炎武诗文研究;评述

迄今为止,学界对顾炎武的研究呈现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关于顾炎武在经学、理学、史学、经济学、小学等方面的成就及思想,学界前辈都曾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诸如发表于上世纪的有熊德元著《顾炎武之经济思想》(1938年 12月,燕京大学《史学研究》第 2卷第 5期)、中央文物供应社编《顾亭林学案》(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清儒学案丛书》,1954年)、林尹著《顾炎武之学术思想》(《台湾师大学报》,1956年 6月第 1期)、谢国桢著《顾亭林学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张舜徽著《顾亭林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2月)、黄秀政著《顾炎武与清初经世学风》(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等;出版于本世纪的有陈祖武、朱彤窗著《旷世大儒——顾炎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葛荣晋、魏长宝著《一代儒宗顾亭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周可真《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等。而关于顾炎武文学创作的研究,不论是研究视角的广度,还是研究层次的深度,都无法与其学术思想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

所以会出现这种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究其根源在于顾炎武本身就是一位对清代学术诸领域有着奠基性重大意义且并不以文人自居的研究对象。然而,事实上,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且影响深远。对于这一点,学界已有定论,如钱仲联《清诗精华录·前言》说:“顾炎武诗沉郁苍凉,风格高古,深得杜甫的深理;典雅矜练,字字贴实,又得力于他作为杰出学者和思想家博学能文的功力。”①此外,朱则杰、严迪昌的两部《清诗史》及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也都对顾炎武的诗歌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此,诗文研究,应是顾炎武整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应当摆到与其学术思想研究并重的位置上。

一、诗文集整理情况

建国前的五十年间,顾炎武诗文集整理出版成绩显著,为之后的学者进行校注、补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较重要的本子有:宣统间,神州国光社排印本《亭林集外诗》,附孙诒让《诗集校文》;民国八年 (1919)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康熙刻本《亭林诗文集》,凡诗集五卷,孙毓修校补一卷,文集六卷,收入《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二年 (1923)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亭林诗文集》,凡文集六卷、诗集五卷、余集一卷;民国九年至二十三年 (1920-1934)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铅印出版《亭林全集》,凡诗集五卷、文集六卷、余集一卷,收入《四部备要·集部·清别集》。

建国后所出版的顾炎武诗文集较之前更加完备、精审。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出版了《顾亭林诗文集》,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此书收录《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由华忱之点校,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 (1983年,北京中华书局新一版重印)。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了《顾亭林诗集汇注》,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该书共六卷,附集外诗存、事迹编年,由吴丕绩标校,诗后有王蘧常辑注,王氏以十年之功精研顾诗,在参考清人徐嘉、近人黄节等诸家注本的基础上,不仅精释典故,而且引用了大量明清易代的史料,为钩沉考证顾炎武一生的行迹及思想提供了线索,堪称现存顾炎武诗注中最为完善的本子。(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重印)

顾炎武诗的选本,现有卢兴基《顾炎武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李永祐、郭成韬《顾炎武诗文选译》(四川:巴蜀书社,1991年)、张兵《顾亭林诗文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这些选本选释了各类题材、不同内容的名篇,如《京口记事》、《春雨》、《郡县论》、《生员论》等,并加以注释或评点,为顾炎武诗文的普及提供了浅易读本。

二、生平事迹研究

关于顾炎武生平事迹的研究,现有年谱数种: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清吴映奎、车持谦编纂,清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收入《四部丛刊》三编;民国间,伦明《三补顾亭林年谱》稿本;民国七年(1918),吴兴刘承幹嘉业堂刻清张穆编辑,近人缪荃孙校补《顾亭林年谱》。199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将此三种年谱影印①其中清张穆编辑《亭林年谱》,影印底本为清道光刻本。,并附录清徐嘉编《顾亭林先生诗谱》,合订出版,总题为“顾亭林先生年谱三种”。此外,周可真历时十年著成《顾炎武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此书四十六万字,较之之前各家更为完备,更符合新时期顾炎武研究之需。作者仿照《明鉴纲目》体例,以“纲目体”编撰年谱,以“纲”来纪事,以“目”来发挥,条理清晰,且目分四种:“注释”目用以补充“纲”之内容,“考辨”目,对“纲”所涉及史事加以考辨,“论析”对纲进行理论分析,“附录”目则广泛征引与纲之史事有关的材料,以备读者翻检查考。此外,作者除了参阅前人所编年谱外,更注意搜求、采纳本世纪发现的新材料和研究整理的新成果,如《顾亭林诗文集》、《清诗纪事》、顾氏友人年谱、清人笔记等书皆被用来考辨顾炎武的思想行迹,故其考证较之前人更加精审。

顾炎武的传记、评传则有赵俪生《顾炎武传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顾亭林新传》(收录于济南齐鲁书社 1986年版《顾亭林与王山史》)、沈嘉荣《顾炎武论考》(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许苏民《顾炎武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6年)等。

赵俪生教授一生致力史学研究,对明末清初遗民学术、思想、交游、行迹等问题多有关注,特别敬重顾炎武之学行,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开始从事顾炎武研究,《顾炎武传略》一书简单介绍了顾炎武的生平,对其思想的进步性做了概括。随研究的不断深入,赵俪生又于三十年后创作了《顾炎武新传》,指出“很多学者写顾的传,大都偏重在‘学’上,对‘行’,特别是对他‘学’、‘行’的关系触及不多,我要来弥补这个缺陷”②《我为什么总在写顾炎武的传——代序》,《顾亭林与王山史》,第 3页,第 7页。,从这一思想出发,赵俪生翻阅了许多与顾炎武研究关系密切的珍贵史料,如清康熙刻本程正夫《海右陈人集》、潘道根手抄本徐元文《含经堂集》、抄本《惧谋录》等,对顾炎武一生行迹、交游及思想的考证较前作更加精谨深刻。赵俪生本拟将《新传》作为自己治顾学之路中间阶段的里程碑,而将“写出一部比较像样的《顾炎武大传》,以为治此终生不辍的一种交代”③《我为什么总在写顾炎武的传——代序》,《顾亭林与王山史》,第 3页,无奈天不假年,赵先生去世之前未能如愿完成此部著作。其后,沈嘉荣历时 30余年,著成了《顾炎武论考》,全书五十万字,将人物传记与学术论著结合在一起,对顾炎武的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史学、文学、著述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且此书能广泛征引史料,对顾炎武研究中的一些悬疑问题,作了严谨的考证,对一时难以判明的问题,则存疑待考,不强为定论。此后许苏民亦采用这种传记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执笔著成《顾炎武评传》,除对上述顾炎武思想的各个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之外,还论述了顾炎武的宗教思想,并对顾炎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此外,著者对书中涉及的重要人名及重要词语做了索引,使得这部五十六万字的《评传》更便于读者检阅。《论考》、《评传》二书皆对顾炎武的生平思想做了宏阔而系统的论述,足可慰赵俪生《大传》不成之遗憾了。

以上诸书之外,如张岂之、陈祖武、卢兴基、陈益等人都写过顾炎武小传,可作为了解顾氏生平思想的普及读物。①这四部书都题为《顾炎武》,分别发表于中华书局 1982年版;中华书局 1984年版;中华书局 198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关于顾炎武一生行迹、交游考证的论文也有不少,此类论文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这样四个方面:(一)顾炎武北游事,如张维华《顾炎武在山东的学术活动及其与李焕章辩论山东古地理问题的一桩学术公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 S4期)、王春瑜《顾炎武北上抗清说考辨》(《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 4期)、李广林《顾炎武的北游与定居华下》(《唐都学刊》,1985年第 2期)、黄正藩《顾炎武北上抗清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 2期)、魏光《顾炎武陕西踪迹考》(《文博》,1994年第4期)、赵俪生《顾炎武在关中》(《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3期)、常新《顾炎武山西行迹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9月第 30卷第 5期)、陈友乔《顾炎武北游不归之原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 2期);(二)顾炎武山东入狱事,王冀民《顾亭林“济南狱”与〈赴东诗〉考论》(1992年第 2期《齐鲁学刊》)、鲁海《顾炎武山东入狱考》(《清史研究》,1994年第 2期),这些文章对顾炎武一生中的许多关键点,诸如山东入狱、北游抗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辨;(三)顾炎武与遗民、贰臣及新朝仕宦的交游,如赵俪生《顾炎武与张尔岐》(《东岳论丛》,1985年第 5期)、《顾亭林与钱牧斋》(《晋阳学刊》,1987年第 1期)、戈春源《顾炎武与昆山徐氏兄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 2期)、张光兴《徐夜与顾炎武》(《齐鲁学刊》1994年第 5期)、谢正光《顾炎武、曹溶论交始末——明遗民与清初大吏交游初探》、《顾炎武与清初两降臣交游考论》、《顾亭林交游表》②以 上三篇文章分别作于 1995年 6月 29日、1997年 4月 10日、1998年初夏,后收录《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张涛《顾张交往年代辨正二则》(《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 1期)、刘秋彬《申涵光、顾炎武交游考略》(《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 9期)、周金标《顾炎武与朱鹤龄交往考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 4期)等。(四)顾氏与明末重要党社的关系及社集活动的影响,如谢国祯《顾炎武与惊隐诗社》(《中华文史论丛》,1978年 10月第 8辑)、周可真《顾炎武与复社》(《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 3期)等。

此类学位论文还有上海师范大学武少青硕士的毕业论文《顾炎武旅游论考》,此文从旅游时代背景和个人身世、出游原因、游历经过、旅游行为、旅游影响和意义五个方面分析了顾炎武一生游历南北的行为,此立论是在“古代旅游文学与文化”这一新的学术视角下形成的,较为新颖。

三、诗文创作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学界对顾炎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学术思想方面,对其诗歌创作关注不多,甚至有些文学史家,也仅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作为介绍的重点,如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将顾炎武、黄宗羲并作为清初文坛上“博宗众学”之士③《中国大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卷十,第 1页。,唯介绍其行事著述而不论及文学创作。这一时期只有少量论文涉及顾炎武的诗歌艺术,如张大东《顾亭林的诗》(《国闻周报》,1927年第 46、47期)、马汉麟《爱国诗人顾炎武》(《光明日报》,1951年 9月 22日 -24日)、段熙仲《顾亭林 (1613-1682)江苏爱国诗人》(《雨花》,1962年 10月号)、王气中《顾炎武的诗歌与散文》(《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 3、4期)、陈友琴《略论顾炎武的诗》(《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 465期,1964年 6月 14日)等。这些文章多对顾炎武的诗歌艺术作浅易的介绍,带有文学知识普及性质,论述并不深刻。

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史家开始研讨顾炎武在清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对其诗歌创作成就及影响的研究渐趋深入。如刘世南于 1979年写作的《清诗流派史》将顾炎武作为独立于清代所有诗派的诗人,专列一章论述。作者先从顾炎武作为清初启蒙思想家、毕生倡导并践行实学救国这一身份及思想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顾炎武诗歌创作区别于其他清初遗民的关键所在,指出:

顾炎武作为一位诗人,他的杰出处,就在于“不为文人”,而强调诗歌的现实性与战斗性。④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44页。又通过对诗作的深入研读归纳出了顾炎武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为学人之诗,顾诗具有如下特点,一为熟于正史,用典精切;二为神似杜诗,各体皆善。①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51-52页,第 57页。最后评价了顾炎武诗歌对清诗发展的影响:

顾诗正是以其“真”与“深”,对整个清代诗风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在他以后的诗人,无论宗唐宗宋,抑或亦唐亦宋,都能拟议而出以变化,即学古而不仿古。更重要的是,都能面对现实 (很少有游心于虚的),积学为富 (没有游谈无根的),突出“我”字,写真性情,不为无病之呻,不为空疏之学。②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51-52页,第

刘世南的论述,一方面能结合顾炎武的知识结构、诗学缘源和人生经历的大背景,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能运用数据统计的科学方法,做到了言之有据,纠正了之前对顾炎武诗歌思想风格的误读。不过,他对顾炎武对清代诗歌影响的评价却不无商榷之处,事实上,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追求形式、点缀生平之作亦复不少,清初诗坛尚真情、重现实、富实学的创作趋势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去,顾炎武的诗风尚不能笼括整个清代诗坛。

朱则杰在其《清诗史》中将顾炎武、吴嘉纪合论,简要介绍了顾、吴诗歌创作的主题、诗歌艺术,分析了二人诗风不同的原因,肯定了二人在清初遗民诗坛中的重要地位,称他们是“遗民诗界的双子星座”③朱则杰《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第 85页。。但限于篇幅、体例,这部《清诗史》对顾诗的论述尚不够系统深入。

此后,严迪昌《清诗史》从“遗民诗界南北网络的沟通人”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评价顾炎武的诗歌创作,指出:

“行”是顾炎武全部遗民生涯的基核……其诗歌创作,“究其本意只是相副于诸如‘五谒孝陵,四谒欑宫’之类践行,作为明志和张扬舆论、鼓舞士气、激励同志的一种工具”。④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92页,第 293页。

顾炎武《亭林诗集》六卷的诗史意义,正在于较之同侪更为宽广地展现着色彩悲郁、气氛严峻、网络诡秘、活力深潜的隐性的遗民社会的景观,为后世提供着丰富的认识依据。⑤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92页,第

严迪昌的论述能结合顾炎武一生之学行,准确揭示了顾诗以“行”为核心的创作初衷和展现“遗民社会景观”的诗史价值。在分析顾诗艺术特点时,作者不刻意拔高其诗艺成就,而将之视为顾氏家学、修养、遭际及时代风潮等多重因素熏陶下的自然展现,指出顾诗既有纠正明七子空疏肤廓之弊病的意义,而其用典过多也开乾嘉诗坛“以学问入诗”这一不良诗风之先声,对顾诗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的传承作用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此期论文中较为重要的则有张兵《试论顾炎武诗歌的艺术成就》(《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 3期),文章从诗歌选材、对前贤诗艺的学习、人物形象塑造、隶事用典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顾炎武诗歌的艺术成就,肯定其诗艺特色的同时也能辩证地分析其弊端,论述较为全面、客观。此外,尚有王志迅《至今犹闻声悲壮——释顾炎武〈秋山〉》(《名作欣赏》,1984年第 5期)、卢兴基《一曲感情深沉的志士之歌——读顾炎武的〈吴同初行状〉》(《名作欣赏》,1986年第 5期)等文鉴赏顾诗之名篇;屈守元《顾炎武和杜甫》(《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 3期)、吴柏森《顾炎武常化用杜甫句入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6期)等文分析其诗学缘源;王英志《顾炎武山水诗简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 3期)、刘磊《顾亭林的纪游诗及清初士人游历风气》(《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4期)、李瑞豪《遗民世界的黄昏——论顾炎武的悼友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2期)等文深入研析顾氏某一题材诗作。研究角度的多样化,也体现了顾炎武诗歌研究在这一时期的深入。

以顾炎武诗文创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目前为止仅有两篇:一为 1976年台湾东吴大学谈海珠博士所著《顾亭林诗研究》,一为 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付定裕硕士《困境与超拔——顾亭林诗歌的文化心灵解读》。前文沿袭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研究方法,分“顾炎武传略”、“思想述略”、“诗歌论析”、“风格特色论析”四个方面,对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做了初步探讨;后文以文化心灵为研究视角,以亭林诗为研究对象,分“顾亭林的生命困境”、“顾亭林‘北游’的心境”、“顾亭林的精神超拔”三部分展开论述,粗略勾勒了顾炎武从生命困境中超拔的心路历程,文章视角较为新颖,但是受到选题的影响,此论文长于理论而轻于史料,且限于篇幅,论述较为单薄。

四、诗文思想研究

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实际指导着他一生的诗文创作,他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上正明代空疏文风,下辟清代文学正途,在中国文学批评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也是顾氏诗文研究之重点。

此类论文主要有钱仲联在 1963年《雨花》杂志上发表的《顾亭林的文学思想》①后收录于《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齐鲁书社 1983年版。、徐中玉《论顾炎武的文学思想》(《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 2辑)、张兵《顾炎武诗歌理论初探》(《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 6期)、卢兴基《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与顾炎武的文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 2期)、邬国平《顾炎武文学思想得失探》(《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 1期)、吴景山《顾炎武诗歌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 1期)、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1期)、洪娟《论经世致用思想对顾炎武诗论的影响》(《文教资料》,2006年第 8期)等。

其中,钱仲联一文指出:“顾炎武的文学思想跟他的学术思想血肉关联,”须从其学术思想出发,方能深入理解其文学思想:

从博学于文、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顾炎武的文学思想有如下内涵:一、文须有益于天下;二、从明道尚用的角度出发,反对华词,反对空言;三、积极主张能文;四、要做出义理与辞章、内容与形式密切结合的作品,其先决条件,在于作者通晓古今,洞明经术、关心政事,并有远大器识。②《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第 47-49页,第 50-51页。

从行己有耻的观点出发,亭林的文学思想,又有如下内涵:一、主张情真,主张直言;反对巧言,反对伪饰。二、主张新变,反对摹仿。③《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第 47-49页,第 50-5

钱仲联将顾炎武的文学观念放在其整个学术思想的框架之下进行研读和论析,使读者更容易体认顾炎武文学观念与其一生之学行的密切关系,更明确地把握了顾炎武这些重要文学命题背后深厚的思想内核,此文视角宏阔、论述系统,对后学很有启示意义。

蒋寅的文章则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学界对顾炎武诗学思想的体认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在文章中指出前人所研讨的顾炎武诗学思想主要有这样四点:一、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反映现实;二、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三、提倡自出己意,反对模仿依傍;四、主张多读书,强调博学,指出这四点只能揭示亭林诗学和时代思潮相一致的方面,而从清初特定的诗学语境考察,则还可以对亭林诗学的独特内容和价值作一些发掘。因此,他以顾炎武独特的学行精神和学术研究路径为基点,从“博学于文:顾炎武诗学的学理基础”、“行己有耻:‘性情’的道德底线”、“鉴往训今:顾炎武诗学方法论”、“主音与主文:诗歌史研究的音韵学视角”四个方面出发,对顾炎武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他将顾炎武诗学观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总结为:

顾炎武以文化救亡为核心的大文学观代表了当时知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学术路径,“真诗”观念的三个层面 (即作者人格、诗歌内容、诗歌风格)体现了清初诗坛的主流意识,鉴往训今的学术方法开启了有清一代的实证学风,而诗歌音韵研究则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音韵学的处女地。

蒋寅的论述突显了顾炎武诗学思想在清初诗学中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在整个清代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化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综之,就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研究整体而言,前人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其中,顾炎武诗文集的搜集、点校、注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形成了几部较为完善的注本,而顾炎武的行迹交游、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三个方面,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学界的发掘和填补。

I207

A

1003—4145[2010]05—0142—05

2010-01-10

孙雪霄(1982-),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钱仲联:《清诗精华录·前言》,齐鲁书社 1987年版,第 4页。

(责任编辑:艳红)

猜你喜欢
顾炎武诗歌研究
诗歌不除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顾炎武“拜师”
诗歌岛·八面来风
顾炎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