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杰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上海261020)
论慈善事业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的转型
王守杰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上海261020)
现代慈善事业被看作是除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次分配。与成熟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还处在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发展转型阶段。慈善事业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调节收入差距、平衡社会矛盾的作用。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慈善恩赐观如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的父爱主义,等级观念,单位主导的社会慈善组织及系列制度正在重建,新的公民权利观、财富观正在形成,现代公益观、组织形态和公益性制度正在形成。
慈善;传统恩赐;现代公益
据世界银行的《贫困评估》的研究,从2001年至2003年,中国收入最低的10%人口,平均收入出现了小幅下降,全国吉尼系数从1995年的0.389已上升到2004年的0.47。收入差距拉大已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以至于有些学者称中国经济出现了拉美化现象。贫富差距在中国拉大除了市场第一次分配不公、政府保障不足原因外,慈善事业发展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一)慈善事业在我国还没有发挥出第三次分配的功能与作用
从当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看,现代慈善事业在西方已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部门,也已成为从富人到普通人的全民参与的社会化行为。以美国为例,虽然富人的慈善捐款高达数百亿美元,但美国众多的慈善机构的发展更离不开普通人的参与和推动。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共有160万个以上的慈善机构,掌握的资金高达67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印度的国民总收入。但美国约80%的慈善捐赠来自普通民众。除捐款外,13岁以上的人口中有50%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1]。正是数以万计的美国人的参与,才使得慈善在美国成为第三次分配部门。而据萨拉蒙的研究,据对25个国家现代慈善组织也称第三部门1995年的收入统计,服务收费、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平均分别占到总收入的51%、39%和10%,但如果计算志愿者捐赠的时间和劳动的价值,上述比例则变为28.1%、30.5%和41.4%[1]。这充分说明慈善事业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部分国家已成为全民参与的一项社会运动。
而慈善事业在我国还只是少数富人的行为,还没有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为,其规模、影响较小,中国每年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国内现有大大小小100多家慈善组织,获得的捐助总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中国 GDP的0.05%。而美国慈善资金规模占美国 GDP的9%[2],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还不存在第三次分配。
(二)慈善事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就业推动的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慈善事业目前在我国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慈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很有限,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莱斯顿萨拉蒙为代表的学者自1990年开始主持了一个全球NPO比较研究项目,调查了全球26个国家的NPO,199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第三部门工作的雇员相当于3100万个全职雇员,该项目突出了NPO在就业、消费方面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995年美国慈善部门总花费近5000亿美元,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大约雇用了860万全职人员,相当于全国16.5%的服务就业,几乎相当于一半的联邦、州和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目前美国的慈善机构的就业增长率以3倍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这大大缓和了美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失业率上升问题。欧美经济在战后结构调整中的特点是制造业萎缩、服务业发展,美国仅自1990年到2005年间,就有60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消失,而同期的就业增长机会中有2300万个是来自服务业,其中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则达67万人。而第三部门提供的就业增长机会则在1995年到2003年中达到年增长率29%的增幅,成为最有活力的部门[3]。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升级调整中,而发展慈善事业对于缓解结构性失业及促进消费对经济的增长推动作用显然是明显的。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 GDP的比重均已达到60%~70%,我国才仅40%多一点,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50%。我国经济一方面是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在某些地区还存在民工荒,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据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统计,未来5年,我国新增城市就业人口将达4500万,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800万至1000万,城市下岗职工有400万人需要再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2005年为79万,2006年达124万。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富人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减弱,而穷人消费的边际倾向不足,从而导致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比例中,消费所占比重一直过低。2006年11月2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中国最终消费占 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4]。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既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经济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率的要求。
(三)慈善事业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
传统经济学认为,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但制度经济学认为,除了资本、技术、资源和人力外,社会信用、法律、文化等社会资本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容低估。按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益事业就越发达。国外的学者研究表明,慈善事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的比重的相关系数可达0.66和0.65,和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45%[5]。国外研究表明,制度、法律观念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差异。有些学者提出了把社会划分为高信任度社会与低信任度社会的观点。福山的研究表明,经济绩效的国家间差异归因于信任度的变化。他认为,作为经济关系附加条件的高度信任能增进经济效率,通过减少交易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寻找合适的买主和卖主、商谈契约、遵守政府管制以及如果发生争议的合同执行成本)能提高经济绩效。经验证明,美国、日本和德国是高度信任的社会,中国、意大利属于低度信任社会[6]。
2005年美国慈善事业慈善捐款达到2603亿美元,占其 GDP比重为2.17%,人均捐款达878美元。而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慈善捐款情况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公众和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达到了223.16亿元,约占我国当年GDP的0.09%。中国人均捐款则为1元人民币,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人均捐款也不过1.7元,中美两国人均捐款相差达7000多倍[1]。
慈善事业落后反映了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低,而由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导致慈善行为中的点对点的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慈善救助行为频繁出现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社会信用度的缺乏导致了我国企业间交易成本上升。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坏账率达到5%~10%,而美国则为0.25%~5%。社会信用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7]。
我国慈善事业的滞后从整体上说是由目前的经济、社会转型造成的。就西方而言,西方慈善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发展过程。与西方的慈善形态相比,我国还处在从传统慈善向公民慈善转型的初期。
(一)观念过渡期
我国传统慈善观念正处在一个过渡期,目前慈善观念还不能算现代意义上的公益,还存在传统的知恩必报、知恩图报的成分。据对上海市部分捐款者的调查,90%以上的捐款人认为捐款就等同于施舍,捐款就必须让受惠人知恩图报。这一点也可以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捐款收入来源得到证实:定向捐款比非定向捐款高出8个百分点,相当多的捐款人对于捐款有自己特定的意向和理解[8]。在某种程度上,慈善成为少数富人对穷人的施舍,是不平等的从属关系,这与现代公民的平等观念、公民权利意识及法治精神相去较远。而从西方当代慈善或现代公益的角度看,现代慈善、公益不是富人对穷人的施舍,不是简单的感恩与报恩,而是富人的社会责任。
(二)组织重建期
我国当前慈善事业的组织发展也处在过渡阶段。由于历史上缺乏公民结社的权利与传统,再加上现实中慈善组织与政府间的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我国的慈善组织的现代特色还不完全具备。慈善组织的自治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等特点还不太明显。
——中国传统社会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的社会。漠视国家和社会的分工、不承认独立的私人活动领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政府全能主义、父爱式的恩赐主义”观念在人们意识中根深蒂固。改革前,国家以对几乎所有重要稀缺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人们谋生和发展的机会以及信息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业的机会和得到生活必需品的配给的机会)的垄断为前提和基础,国家政治权力可以渗透和扩张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无不被压缩为国家政治系统的一个部分,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机器来驱动。当时在推行工业化以及国民经济体系重建的过程中,国家的行政支配力量非常强大,整个社会运行和发展基本上受国家行政的控制和影响。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自由空间逐渐加大,资源流动不断加速,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集权体制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基础。“全能政府”“父爱政府”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面临重重压力和困境。“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党政分开”等过程,均意味着国家权力边界从无限到有限的界定,个人的经济活动、话语表达、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等空间逐渐被释放出来。整体性、同质性社会开始解体,引发了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的政府职能转变更进一步重新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退出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控制领域,自上而下的行政限制越来越少。在仍然保持控制的领域中,控制的力度也在不断减弱,控制的方式由“对实际过程的直接控制”转变为“比较虚的原则性控制”。
而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我国正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步转变为现代的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依托的是家庭、家族和宗法等传统亲情道德纽带,而陌生人社会则依托的是体现现代法治、慈善、公益的现代公司、慈善组织等现代社会组织。我国传统社会组织、家庭组织等单位主导的形态的解体,导致整个社会的原子化,而市场化条件下的社会再组织化则成为我国目前经济社会领域内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化社会体制瓦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正在日益走低,社会领域的去组织化问题相当严重。大量公民游离于社会组织、社会支持和社会福利体系以外,单位人已经逐步演变为缺乏社会组织支持和关怀的原子化个人[9]。
在国家对社会全面渗透和控制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社会逐步分化出来。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经济、社会乃至政治过程的机会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自由权利得到认可,自主精神得到倡扬,自治机制得到培育,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从而为慈善组织及NGO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据清华大学学者贾西津的研究,我国的社会组织有800万个,即使按比较保守的估计,大概也在100万个左右,按照民政部官方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也有38万[10]。
与国外公益组织相比,发达国家的公益组织都是开放的、透明的,每个公众都有权利获得慈善组织包括资金筹集、分配和行政使用等信息。除政府的相关税收、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管外,民间部门对其监督的力度非常大,但我国上海市的第三部门对民间的监督大多持排斥态度。从国际研究和我们自己的实证研究中都会发现,81%以上的人都对政府抱有高度的信任,而且越是高层次的政府,受信任度越高,于是党政机关,或者是跟政府、跟国家、跟公相联的一些组织,全部都得到比较高的信任,而那些私有的或跟个体相关的、跟社会组织相关的组织,得到的信任度普遍很低[10]。
(三)制度过渡期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现行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受制于制度环境的变迁推动作用还不明显。
制度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成本过高。媒体曾报道,深圳小学生坐飞机去贵州扶贫的善举曾被广泛争论。这一方面凸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慈善事业所处的整体社会环境制度成本过高。
从大环境看,我国目前的慈善立法滞后,税收、财政还缺乏相应的慈善激励约束机制,如遗产税、累进税或缺乏或不完善。有关条例虽然也提出了审计的要求,但审计机构往往由第三部门组织自己去找,审计费用自己负担。从小环境看,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治理结构落后。西方慈善组织大都具有公司化的法人实体,其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将公司的组织形式用于慈善机构的设立,使捐赠的私营财产既保持其私有特征,又具有法人治理的结构性质,由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决策的这种结构构成了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慈善组织的使命看,我国慈善还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救死扶伤阶段,在促进治理贫困方面还力度不够。慈善不是为慈善而慈善。正如西方早期的慈善曾广受异议和批评,认为慈善事业有助纣为虐之嫌疑。慈善的目的是消除产生穷人的不合理制度环境,而不是使现行不合理制度的延续。美国各大基金会的宗旨均是以天下为己任,慈善的概念已不足以解决应付制度行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贫穷治理、环境保护、教育公平等。
我国由于还处在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对个人财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而另一方面对个人结社权利的落实也不足。我国宪法虽然保证了人们结社的权利,但是部门规章却制约了慈善组织的发展。一是注册资金要求高,年检手续繁杂,找婆家的要求加大了准入成本,导致大量第三部门组织不愿意注册而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二是业务主管部门以监管的名义对第三部门等民间组织内部管理进行全面而直接的干预,削弱了其独立性和自治性,导致社会生活中的原子化现象存在。
三、慈善事业转型的若干思考
和谐社会的含意不仅是富人帮助穷人,更重要的是在穷人与富人中培育一种共同的自我奋斗精神与价值观。个人奋斗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穷人和富人共有的价值观。这也是慈善事业的原动力。这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劫富济贫,而是富人与穷人共处。穷人与富人在人格上平等,在法律上平等,穷人与富人都是平等的公民,因而就不存在慈善一方要求另一方的感恩图报。
市场经济对传统的恩赐观、报恩观的冲击必将越来越大,随着市场化分工的深入,物质财富积累也越来越多,如何培育富人与穷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财富观成为我国慈善转型的观念难题。慈善的中国传统恩赐观与西方的现代公益观、财富观、价值观虽有一定差异,但在当前也都具有普世主义特点。这就需要我国富人担当起现代慈善观念先驱者的作用与角色,更需要每一个公民从身边小事做起。
西方现代慈善组织是自下而上发展而来的,而我国当前的慈善组织则具有父爱主义的等级特色,还具有前现代的过渡性特征。但民间结社的组织动力还广泛存在,引导传统的慈善组织与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相结合,把民间自发的慈善组织与政府主导相结合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组织之路。慈善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仍将取决于政府的认可及其自身能力的建构。一方面,它们会在各种适当的场合努力靠近党政机关并积极争取和维持政府对其合法性的认可,在政治层面上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它们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建构和财政的自主性,以摆脱来自政府的过多干预及严重束缚。前者加强了NGO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而后者则增强了社会的自治能力和多元化趋向。慈善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将对社会团体的领导、管理变为对社会团体的引导、监督将成为今后政府、社会、市场的发展主线。
慈善组织所处的制度变迁的动力一般而言有两方面,一是国内的组织、观念及制度压力的相互作用导致制度的变迁,一是国外的制度压力对国内产生的影响。慈善事业的转型之路不仅是慈善事业转型的制度创新之路,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小政府大社会的宪政之路。同时,我国市场化、政府法治化在开放中获取西方现代公益制度治理经验的过程也会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1]沈亚军.慈善文化:中国慈善事业的短腿[N].光明日报,2006205208.
[2]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99.
[3]Lester M.Salamon and S.Wojciech Sokolowski.Nonprofit Organizations:New Insights from QCEW Data[J].Labor Re2 view,2005(September).
[4]刘伟.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均衡增长的关键[N].新财经,2006203206.
[5]卢汉龙.慈善,一个用心去做的事业[C]//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5.
[6]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85—286.
[7]徐燕,林风.企业企业管理制度新模式分析[J].商业时代,2007(5).
[8]李骏.慈善募捐与救助的一般数据特征[C]//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73.
[9]徐永祥.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M].河北学刊,2007(2).
[10]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EB/OL].[2008-02-29].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415/07/19446_ 1191011.shtml.
D632.1
A
1000-2359(2010)01-200742-04
王守杰(1969-),河南安阳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慈善事业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转型研究”(08JA840022)
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