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传媒类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形成性考核探讨——以《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课为例

2010-04-11 03:18
关键词:考试考核高职

罗 琦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传媒系,湖南 长沙 410100)

一、目前节目制作专业课程考核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发展迅速。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传媒专业不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高职的考核方式必定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下的考核方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要强化“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意识,必然要改革高职的考试并借助考试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及考试制度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课程考核实践中,许多专业课程考核存在着不足。

(一)考核与教学过程脱节。在高职教育“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理念下,现行的课程考核仍有部分课程主要以学期课程结束后的期末笔试成绩为主。这种考核缺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考核,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一次性地进行总结性评价,而学生技能可能仅作为老师的参考。长期以来,这种总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应试教育”倾向,老师在考前给学生划重点、圈范围,学生不管在整个学期学习情况怎样,只要在最后的复习课到了课堂,考试前突击,期末就会有个高分。许多学生产生了依赖老师的心理,如果老师宣布考前不划重点,学生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准备考试。这种一次性的考试制约了“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当前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瓶颈”。有些高分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并不见得能够在媒体胜任工作岗位,而某些成绩中等但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则在岗位上能够游刃有余。

(二)考核形式与传媒属性不符。受传统本科院校的影响,高职传媒类专业考试仍采用标准化试题。这种试题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对案例的分析,而对操作性知识难以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通过对书本知识的运用比用自己创新思想做出的答卷分数要高很多。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等这些传媒业需要的素养,通过试卷型考试难以体现。因此,传统的考试方法与考试形式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

(三)考试时间与节目制作流程不符。高职节目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以项目为主,例如《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电视制片管理》等。节目制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门课程的讲授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掌握情况怎样,单纯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是无法体现的。例如,《电视制片管理》分为节目策划、节目生产管理、节目营销与广告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在各个阶段,学生掌握并加以运用的情况怎样,仅通过一次期末考试老师无法全面了解。

二、节目制作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势

课程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依据。对节目制作专业来说,这种考核的优势主要有:

(一)形成性考核符合传媒属性。在节目制作专业的考核中,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的分类考核符合传媒属性。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个人只能完成其中的某个环节,而整个大项目即一档节目的完成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考核中,个人的成绩占一部分,小组的成绩也作为参考。在团队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与现在高职传媒院校的培养理念相符合。

(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演讲的情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并期待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充分给学生在课堂上“动口”与“动手”的机会,学生会产生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点子和思维碰撞的火花。考核将学生日常作业、课堂陈述、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技能、实际问题分析等结果结合起来,能够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可将平常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随时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之一。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将在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记录在案,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考核时间的阶段性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课程形成性考核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认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有效地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节目制作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

节目制作专业主要为各媒体、传媒公司培养高级应用型节目制作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采、录、编、播的能力。针对这一指导思想,《节目编排与制作》课程(以下简称《编排》)考核设计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制作这种传媒属性极强的专业中尤为重要。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包括平时考核、技能考核、终结性考试三大部分。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技能考核包括课堂陈述和编排表制作;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包括平常的知识点考核和对于某编排的分析等综合运用的考察。

(一)平时考核重在“学”。《编排》在学期开始时,需要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传递编排理念。此阶段重在学生“学”。在学期前半段,可让学生多做平时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电视节目编排,了解什么是电视节目编排。很多学生即使已经学习了节目制作课程一年多时间,对编排仍不了解。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受众群与编排的发展历程能够为后半段的技能训练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平时考核还包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课堂讨论。作为一个频道的节目编排,不可能由一个人决定。因此,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有助于学生进入到仿真式的总编室情境中去,学生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阐述自己观点同时也听取其他的意见与建议。此时,老师的角色转换成总编室主任的角色,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引导和点评,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阐述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作出解答,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平时考核还包括学习态度的部分,即课堂考勤。作为一名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更是起码的要求。因此,不管最终考核结果如何,学习态度必须端正。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学生将来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如果说节目要直播了可是制作人员还没到岗,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播出事故。因此,严格的时间观念在学生上课时就必须养成。此外,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还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加分。这种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30%。

(二)技能考核重在“说”与“做”。如果说前一阶段学生已经对理论知识掌握了,那么在第二阶段便可进入到说的环节,即课堂陈述。也就是在课堂上以两人为一小组,对某频道的编排特色进行阐述。频道LOGO、受众群定位、频道包装等相关因素等都用PPT制作并在课堂播放。在这一环节,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积极性,有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学生为使自己的PPT做得更加吸引眼球,不惜花通宵时间进行设计,体现了一个准传媒人的精神。例如,有学生分析了湖南卫视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在全国收视前沿与它的节目编排不断更新不无关系。湖南卫视编排中的亮点就是季播节目,而这种季播节目是非常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季播编排,而非美国的季播节目。这种技能考核给学生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学生没有一个PPT雷同。有学生还会向老师争取多一点的课堂陈述时间。技能考核中编排表制作可以说是真正针对节目编排岗位的人才技能训练。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频道的定位、受众群的需要和时代背景来进行编排表制作。编排表的制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制作过程,而是必须对本频道定位非常了解也非常熟悉竞争对手编排策略的制作。在此考核中,要求学生将前期从其它频道所学的编排特色运用到本频道的编排中来,将最前沿的编排理念融会贯通。这种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30%。

(三)期末考试。在学期最后,老师仍会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与大部分其它专业考试不同的是,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因为考试试题基本都是开放式题型,并无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能够从答案中进一步对那些有想法的学生进行发掘。节目编排岗位需要的是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编排人员,考试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将自己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呈现。这种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40%。

四、课程形成性考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力求公平公正,以正面鼓励为主。在形成性考核中,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带有个人的偏见。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应该学会欣赏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和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在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而传媒专业尤其需要学生有自信心。在每次的平时考核中,要做到及时反馈,学生很期待老师的肯定。当学生第一次被肯定后,他下一次的任务往往完成得更好。

(二)树立新型教育观,与传媒发展趋势相融合。电视传媒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产业。当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也许已经被业界更新淘汰,因此老师须不断学习,授课要密切结合业界动态。考试内容充分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具有前瞻性。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发掘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每一次的考核应是对前阶段学习的提炼或提升。

[1] 王文慧,吕莉.高职教育考试制度的系统规划[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9(3):80-81.

[2] 丁朝芳.高职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38.

[3] 林强.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1):53.

[4] 劳光辉.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训教学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93.

猜你喜欢
考试考核高职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准备考试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