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妆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507)
由于多年来受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限制,教学内容较少变化,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科技文献上,内容单一且专业性强。目前,信息与情报的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教师除了需要教学和科研信息外,更需要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课题研究的前瞻信息。以往高校教师需要信息的类型仅限于正式出版的专著和期刊,尤以专著为主。现在他们的信息需求类型发生了变化,既需要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刊,又需要非公开出版发行的,包括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及内部资料在内的特种文献。这些文献能从不同角度反映科研进程和经济建设中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是当今用户信息需求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在“信息爆炸”时代,文献数量和数字资源越来越多,而精品却相对越来越少,导致用户无从选择和消化信息,常常陷人信息迷失境地。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成为教师信息精品意识的重要内容,他们普遍需要经过筛选、加工的知识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从古至今完整、系统地将基本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十分注重信息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回溯性。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高校教师不仅需要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还需求有关网络上的信息,既需要直观生动、易被理解接受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电子文献、声像型文献,同时还需求大量的实物信息。因此,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呈现出精品化、全面化,迫切希望高校图书馆能及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能满足其教学科研工作上的信息需求。
数字时代,知识信息的生产和老化速度加快,技术成果应用周期缩短,用户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使自己在信息社会里拥有主动权,新颖而及时的信息资源是他们抓住机遇和正确决策的保障。高校是智力资源最密集、信息吞吐量与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师无论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所肩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迫切要求他们不断地获取新信息。他们时刻注意着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以更新知识结构,充实授课内容,让教学内容充满时代气息。科研选题信息需求的主要特征是学科的前沿性信息,以便选题能够在大量掌握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创新性。
网络环境激发了用户的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和信息需求。网络上无所不包的庞大资源,多样化的搜索引擎及高效、快捷的新型电子服务交互性功能,使得用户直接进入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利用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电子邮件及下载等功能,方便地获取多种信息成为现实。同时,用户的参与性和自我服务使得依赖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逐步向用户自助化转移。
数字时代,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无疑希望方便、及时、快捷,能够和图书馆即时互动、交流和沟通。在服务方式上,用户希望能够做到:(1)直接性。获取信息,用户希望能一次到位,方便直接。如通过电子邮件将检索到的信息直接发送到邮箱内接收。(2)互动性。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希望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帮助。如通过网上交互式问答、在线咨询、BBS等方式进行。同时,知识信息的交流需求是一种双向的沟通,用户也有向其他用户发布、传播信息的需求,如发表研究成果、发送电子邮件等。
数字时代,人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必须更切实、更彻底地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建设、管理、服务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研究和掌握教师的信息需求特点,以馆藏资源为依托,以本校重点学科专业为特色,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信息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工夫,建立起面向用户需求的完善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
要想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首先就要了解读者需求。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有效研究,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和分析,及时收集不同用户的真实信息需求情况,才能准确地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改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我馆在这方面曾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其方法是:第一步,开展调查研究。由信息部牵头组织,印制调查表,分发到院系,让教师填写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研究方向、E-mail信箱等个人信息情况,与院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建立并保持联系,不断征询他们的需求;第二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建立相应的用户档案资料,定时向用户发送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信息分析是高校图书馆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改进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可以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更有针对性。
图书馆应高度重视文献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根据本馆的用户群体的需求特点,择优购买数据库资料,包括各种光盘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收藏。如:笔者所在的院校图书馆,近几年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教师、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越来越多。我院图书馆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群,构建各种各样的能满足不同用户群需求的文献信息数据库。购买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英语学习》教学辅助系统”、“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等数据库。针对高校老师的信息需求,建立教学研究成果数据库、精品课程数据库等一系列教学参考资源。
所谓“信息推送”,是一种信息发布技术,它的实质是借助一种特殊的软件系统,根据用户事先输入的信息请求,主动在网上搜索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并经过筛选、分类和排序,按照每个用户的特定要求,在适当的时候传递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依据教学科研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2.3.1 针对性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深入了解教师信息需求的特点与具体要求,结合馆藏资源,调查、收集网上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分析、鉴别、筛选、提炼出对其教学、研究、开发工作至关重要的有针对性、有深度、及时新颖的信息资源,并根据用户的要求以文摘、综述、专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或提供全文的形式,利用电子邮件直接“推送”到教师的电子信箱供其使用。
2.3.2 主动性服务
掌握各级科研项目申报时间、步骤、各申报人的情况,了解用户的科研思路,主动提供立项所需的文献检索、调研、查新,为选题提供决策参加。随时提供其文章被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收录、引用的情况;技术、产品转让开发所需的市场调研、分析、预测报告,为成果鉴定、奖项的申报、课题结题、职称评定提供依据,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规模大小、藏书量的多少、馆舍位置是否偏僻等已不再是衡量其服务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哪个图书馆能够回答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哪个图书馆的网站就会受到用户的青睐。因此,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接受和解答用户的信息咨询,是最能代表一个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水平的服务项目之一。所以,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互式问答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用户交流、征询意见、解答用户咨询的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采取联络馆员的方法,由这些联络馆员具体负责某个特定专业或研究人员的参考咨询服务。当用户遇到间题时,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的联络馆员联系,由联络馆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解答。对于常见间题的解答,图书馆应根据长期开展参考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对用户的调查,将用户经常提出的间题或最可能问到的一些问题及其答案编辑成文,放入图书馆主页中,供用户随时查询。总之,通过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员知识导航的作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既能适应广大用户需求,又能解答个别用户特殊需求的知识交流中心。
数字时代,用户信息需求的实现将由“他人服务”模式逐渐向“自我服务”的自助化方向转移。而目前我国的信息用户普遍缺乏信息查寻知识和技能,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制约着用户信息需求的实现。用户培训工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实施不同形式的培训,可采取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网上教学等教育方式。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的概念、文献检索的原理与方法、网上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获取、评价、利用的方法与技能以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技能、对用户更加方便地利用网络计算机自主查找,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和提高自身素质,将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图书馆应将用户培训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计划,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下去,不断提高用户自主利用信息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宗旨是读者至上。高校图书馆只有将读者的信息需求作为其服务的基石,与时俱进,时时分析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变化其服务内容、模式、运行机制,才能在新的时代体现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1] 习万球.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2009(1):78-81
[2] 孙林山.我国信息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分析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06(5):41-44.
[3] 曹树金,杨涛.国外用户信息需求及满意研究进展[J].图书馆论坛,2006(6):70-75.
[4] 尚武.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读者需求特点及服务模式[J].医院管理论坛,2009(6):58-60.
[5] 吴国年.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特点及服务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6):137-138.
[6] 魏力更.高校不同层次群体的信息需求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37-138.
[7] 吕江涛.个性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的最优化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66-68.
[8] 计国君.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创新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4):2-5.
[9] 王槐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满足的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2):37-43.
[10]宋小华,赖宁等.湖南省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及服务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