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鹏,武晓丽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四川成都400715;2.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 430074)
《老子》训诂三题
曾小鹏1,武晓丽2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四川成都400715;2.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 430074)
《老子》(王弼本)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句中的“辞”字、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句中的“盈”字和第二十二章“不自是故彰”句中的“是”字皆有殊谊。正确诠释这几个字的词义,对于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老子》;辞;盈;不自是
《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奠基之作,内涵丰富,文字艰深,要通晓其义,绝非易事。本文仅就《老子》(王弼本)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句中的“辞”字,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句中的“盈”字和二十二章“不自是故彰”句中的“是”字训释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以求教于各位读者。
“万物作焉而不辞”一句,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今译》的注解中说:“据于省吾《老子新证》,今王弼本作‘不辞’。王弼十七及三十七章注,引用《老子》文句都是作‘不为始’……‘不辞也’就是‘不为始’。”[1]2任先生因此将“万物作焉而不辞”校订为“万物作焉而不为始”,将这一句译作“(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替它开始”。李存山先生在其《老子》注译中引用郭沂所著《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书中的一段话说:“在郭店简中,‘始’和‘辞’皆写为‘台’。此‘台’到底读为‘始’,还是‘辞’,抑或其他字,主要依文义而定……在此处,本应读为‘始’,而王本却误读为‘辞’。”接着李先生自己又解释说:“‘万物作焉而不始’,谓圣人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生长,不在自然之先而为其创始。《老子》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始’即不为天下先。”[2]
对于上引任、李两先生的译文和解说,我们不敢苟同。细考文意,我们认为“始”字当是“治”字之借。“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也就是“万物兴起而不治”的意思。
“始”可通“治”。“始”与“治”都是从“台”得声之字。始,古音为书母之部字;治为定母之部字,书母转定,故可通假。例如《尚书·序》“将始宅殷”,孔颖达正义曰:“束皙云:‘孔子壁中《尚书》云:将始宅殷。’”《尚书·益稷》云:“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孔安国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又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汝当听审之。”《史记·夏本纪》引此文作“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尚书》中的“在治忽”的“治”在《史记》中作“始”。《孟子·万章下》“始条理也”,陆德明音义云:“本亦作治条理。”
李先生认为王本将“始”误读为“辞”,我们认为王本作“辞”未必是误读。“辞”通“辤”,而“辤”《说文》籀文作“辝”。“辭”有“治”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二十八卷云:“辞,辞讼也。从、辛。,犹理辜也。”在三十五卷云:“()籀文司為辭。司者,主於理乱也。”《周礼·天官·小宰》云:“听其治讼。”孙诒让正义:“凡咨辩陈讼请求必有辞,故治亦曰辞。《小司徒》云:‘听其辞讼。’辭讼即治讼也。”“不辞”即是“不治”,“万物作焉而不辞”,意即“万物兴起而不治”。《老子》三十四章中有“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一句。“不辞”亦是“不治”之意。这个解释正合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总之,“辞”、“始”均与“治”通,无论作哪个,全句的意思均为“(道)任由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加干预”。
目前,我们见到的注本都是依《说文》“盈,满器也”作注,例如:王弼注:“盈必溢也。”陈鼓应先生在其《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注解说:“不欲盈:‘盈’,满。‘不欲盈’,不求自满。”[3]121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今译》书中将这一句译作“保持这一动静的原则的人,他不愿意过分充盈。”[1]11刘钊先生在他的《郭店楚简校释》中,将这一句文字校订为“保此道者,不欲尚盈”,他写道:“简文说保持此道者不要求崇尚盈满。”[4]
据我们分析,第十五章是对“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容态和心境的描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对本章内容的总结。说“不欲盈”是“不求自满”或“不愿意过分充盈”,便使这几句与上文语意不相连属了。陈鼓应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说:“所以我怀疑‘保此道者’三句是别章的文字错到了这里的。”[3]16有的学者认为这几句“疑本为注,后混入正文”,认为这几句“词意晦涩,内容空洞”。[5]根据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来看,这一段文字并非错简。问题首先出在我们对“不欲盈”的“盈”字的理解有误,由此又导致了对下文“蔽”字的错解。
我们认为,句中的“盈”字是“逞”字之借。“逞”在这里作“显示”解。“保此道者,不欲盈”意思是说,保持着这个“道”的人,不想要显示自己。“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意思是说,正是因为不显示自己,所以能够在隐蔽的状态下获得新的成功。老子认为“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引《老子》十四章文)所以“古之善为道者”,也就要做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就要不显示自己。可见,我们将“盈”训释为“显示”,不仅与其上下文紧密衔接,文理俱顺,而且与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相吻合。易顺鼎、俞樾等人因为未解句中“盈”义,故将“蔽”字说成是“敝”的借字,这是不对的。蒋锡昌先生在他的《老子校诂》一书中说得好,他说:“‘蔽’当读如字,即上文‘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谊。王注:‘蔽,覆盖也。’河上注:‘蔽者,匿光荣也。’解并得之。”蒋先生不赞成将“蔽”解作是“敝”的借字,理由非常充分。他说:“或谓此‘新’即二十二章‘敝则新’之新,故‘蔽’亦应作‘敝’,不知此‘新’为状词,用以改变‘成’字之意义;彼‘新’为补足语,乃一句之要义所在。二者文法既然不同,词谊岂容牵混。俞、刘、易、马①俞,指俞樾;刘,指刘师培;易,指易顺鼎;马,指马叙伦。之说均非是。”[6]我们认为蒋老先生对“蔽”字的解说不仅与王弼注、河上公注相合,也应是《老子》的原意。可惜蒋先生将“不欲盈”错解为是“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之意。
我们将“不欲盈”的“盈”字解释为“逞”字之借也于诂有据。“盈”,古为余母耕部字,逞为透母耕部字,二字旁钮双声叠韵得以通假。例如,《左传·昭公四年》中的“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一句,阮元校勘曰:“案刘向《新序》引作‘欲盈’,‘盈’、‘逞’古多通用。”又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经》云:“胡子髡,沈子逞灭。”《谷梁传》中“逞”作“盈”。陆德明释文云:“盈本亦作逞。”《史记·晋世家》:“晋栾逞有罪奔齐。”裴骃集解:“骃案:《左传》‘逞’作‘盈’。”《史记·晋世家》:“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裴骃集解:“《左传》‘逞’作‘盈’。”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保此道者不欲盈”的“盈”字便是写作“呈”的,这可看作是“盈”作“逞”解的铁证。“呈”与“逞”古通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淫刑以逞”,陆德明释文作“呈”,云“本或作逞”。阮元校勘曰:“按‘呈’字是古文假借。”“逞”有“显示”、“显现”之义。例如《韩非子·说林下》云:“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庄子·山木》云:“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逞其能”就是显示其能。“盈”作“逞”解,在《老子》一书中也可举出几例。如第二章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②河上公、王弼等本“盈”作“倾”。今依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改作“盈”。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写作“浧”,“浧”通“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句。“高下相盈”即是“高下相逞”,是高和下互相显现的意思。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经法·四度》中有“高下不敝其刑,美亚不匿其请”一语。文中“不敝”(“敝”通“蔽”)、“不匿”皆是显现之义,“高下相盈”与“高下不敝(蔽)其刑(形)”文义相同。又如《老子》第九章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一句(郭店楚简中“盈”字写作“浧”),意思是说,持有了某种好的东西就想去显示它,还不如就此罢手。该句下文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把刀子磨得又尖又利,就难保长久,这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含意是一致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里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四句。文章中的“不自是”大都被译作了“不自以为是”。例如,任继愈先生将“不自是故彰”译作“不自以为是,所以才是非昭彰”。[1]16张默生先生的《老子章句新释》的“句解”曰:“你明是站在真理上,反不自以为是,别人就更替你表扬了,故说:‘不自是,故彰。’”[7]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将这句译作“不总是自以为正确,所以是是非非断得清”。[8]因为大家都将“不自是”译成是“不自以为是”,所以“众咸称善,以为得其旨归”不再细想。其实,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四句话两两相对,文相俪偶。句中“明”与“彰”和“伐”与“矜”都是同义对文。《广雅·释诂四》云:“彰,明也。”《尚书·汤誓》:“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孔安国传:“言汤宽仁之德,明信于天下。”《玉篇·人部》云:“自矜曰伐。”《尚书·大禹膜》:“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孔安国传:“自贤曰矜,自功曰伐。”孔颖达疏:“矜与伐俱是誇义。”这说明“不自见”的“见”可能与“不自是”的“是”也是同义对文。细考文义,“是”应是“视”的借字。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云:“见,音现。”“自见”便是表现自己。因此,“自是(视)”便是显示自己。“是”古音是禅母支部字,“视”是禅母脂部字,支脂旁转,“是”与“视”故可通假。《荀子·解蔽》云:“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杨倞注:“是,盖当为视。”今检阅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两本,“不自是”均作“不自视”;今本《老子》二十四章中的“自是者不彰”中的“是”字,帛书本也均作“视”,这应该是“是”通“视”的无可辩驳的确证。文中“见”是“现”的古字,“视”是“示”的古字。《礼记·曲礼上》云:“幼子常视毋诳。”孔颖达疏:“古者观视于物及以物示人,则皆作示旁著见。后世以来,观视于物作示旁著见,以物示人单作示字。故郑注经中视字者,是今之以物示人之示也。”《诗经·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郑玄笺:“视,古示字也。”《左传·昭公十年》引此句,孔颖达疏引服虔云:“示民不偷簿也。”“视”是“示”的古字,在《老子》书中亦有内证。《老子》第三十六章中有“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句,帛书甲本作“邦利器,不可以视人”,乙本作“国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反对那种有意无意的表现和炫耀自己的行为。他把那些将“巧智现于外”的人叫做“俗人”。(见二十章的“俗人昭昭”句)老子总是要人含藏内敛,不要显露锋芒。人一旦有了贤能功德,往往容易“矜其能”和“伐其德”,所以,老子教人要克制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算刚强。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文)文句中的宾语“人”置于动词“知”和“胜”之后;宾语“自”则置于谓语之前,这是一条古语规律,至今仍沿袭未改。因此,“不自见(现)故明,不自是(视)故彰”,意思是不表现自己,反而明著;不显示自己,反而昭彰。
[1]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2]李存山.老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6.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1.
[5]邓各泉.郭店楚简《老子》释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
[6]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复制,1988:99.
[7]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28.
[8]张松如.老子校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131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Lao Zi
ZENG Xiao-peng1,WU Xiao-li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Documents,Southwest University,Chengdu400715,China;
2.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InLao Zi,the character“ci”in Chapter II,“ying”in Chapter XV,and“shi”in Chapter XXII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in understanding.An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charac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the philosophy ofLao Zi.
Lao Zi;ci;fulfillment;illustration
H 131
A
1674-5310(2010)-05-0121-03
2010-05-10
曾小鹏(1970-),男,湖南涟源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和训诂学研究;武晓丽(1979—),女,吉林四平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训诂、比较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胡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