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2010-04-11 03:18林翠玲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林翠玲

(泉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600)

从2010年年初开始,中宣部理论局就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梳理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其中就业难成为七个“怎么看”的问题之一,是人们当前集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997年高校完成招生并轨,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历了两次低谷。1997到1998年是第一个转折时期。1997年由于香港回归等原因,人们对我国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全国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乐观,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而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国家机构改革、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率降到76.8%。从1999年到2002年就业状况逐渐好转,就业率逐年上升,分别为79.3%、82.0%、90.1%、80%。2003年迎来了1999年扩招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生人数陡增67万,给毕业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加上“非典”等因素影响,当年毕业生就业率比2002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与2001年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使毕业生就业进入第二次转折时期。从1999年开始,扩招仍在继续,2004年和200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68万和60万毕业生。此后几年,毕业生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至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出现了好转趋势,但总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

二、造成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作为青年储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对他们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个人事业和前途。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外部因素。我国总体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二)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外部推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样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三)高校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的层次结构呈反向状态,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则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

(四)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就毕业生而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就家长而言,往往把高考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延续,转化为毕业时希望子女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很多家长对“就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分配、有一个固定的岗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工资由财政核发”的层面,在子女就业问题上,“等、靠、要”的意识浓,自主择业、主动接受市场挑选的观念淡薄,认为大学毕业生,不需要参加公开招考、招聘和人才交流,不需要到市场上自主择业,国家自会作出妥善的安置,这些观念客观上造成了“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的“怪圈”。

(五)大学生本身素质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内部因素。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素质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教学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三、解决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二)社会应改变就业观念,切实做到服务实在周到。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三)高校应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第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第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的教学改革应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应能满足市场所需;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第三,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第四,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五,加强创业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

(四)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五)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完善自己,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注意培养动手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就业观念,从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责任编辑 张 敏)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理论局.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10.

[2] 林夕宝,王传明. 大学生就业指导[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马宇军.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4] 孙长缨. 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文丰安. 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