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波,古 新,高莉丽
(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省医药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1)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各大高校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高校作为学生成才的重要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因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逐渐成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的大环境下,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文化的创造旨在立人,文化的发展旨在发展人。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亚文化, 最早出现于20 世纪20~30 年代,发展于20 世纪50~60 年代, 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才以独立的文化形态跻身于社会文化之林。 在我国,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 年代末。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多元文化的激荡交流、自身的努力,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逐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体现了大学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之所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并以“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了总体的指导。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2004年12 月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那么, 究竟什么是和谐校园文化呢? 就内涵而言,它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就外延而言,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文化、管理制度文化、精神理念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要求校园文化中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对协调的状态,它以和谐为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于一体,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 要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就应该内外协调,营造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校外部环境的良性发展。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他们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而且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同时,他们还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我国教育的崇高使命,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当为此作出努力。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5]。而高等教育对此承担的责任尤为重大。 毫无疑问,高校应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
高校通过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虽然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但各部门以及学生本身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并没有真正达到一致,因此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制约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具体表现为:部分院系对于学校下发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文件,仅仅限于“认真学习其精神”,并没有真正动手实践,出现了“只打雷不下雨”的尴尬局面;一些院系为了盲目追求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没有结合院系所设专业对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认真筛选,一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事倍功半,偏离了举办科技活动的初衷。 这样不仅不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拓宽思路、探索新知的平台,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阻断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科技活动的目的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出成绩、出成果思维定势的驱动下,虽然各高校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都非常重视,舍得投入, 但对于群众性的科技普及活动, 往往重视不够,使学生对科技活动认知度“贫富差距”日益严重,挫伤了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高校广大学生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对学术科研兴趣不浓,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精神较差,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很少有学生去尝试写一些学术论文,更少有人进行过某项发明创造。 可见,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这也将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知行反差的局面极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工作才能得以改善和转变。
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同时,课外科技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定,评价体系也不易操作,加之大学生自身能力有限,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时还往往会受时间、精力限制,因而并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好的教学环境、好的学习风气、好的学术氛围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应通过在加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来寻求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佳着力点,使高校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1.1 正确估量科技创新活动的分量
21 世纪对我国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意义深远,因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科技创新活动无疑应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 因此,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为大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保证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3.1.2 建立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在技术层面存在两大问题:(1)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2)学生对开发过程中所用技术不够了解,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配备指导教师。 指导老师结合情景式、问题式、研讨式、实践式等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鼓励标新立异。 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帮助分析、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1.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经费的投入应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必要支出,大力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同时也应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掌握信息技术并具有获取、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各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高校应逐步完善网络沟通渠道,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和新的想法,应有快捷的网络反映渠道,并有专任指导老师解答、沟通。 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7]。
制度文化发展应围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机制、经费保障、表彰奖励和成果转让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与学生科技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
3.2.1 把握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内涵
为了有效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高校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来推进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 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还要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要倡导“热爱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的科学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按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足于青年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缩短大学生成才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 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要保证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科研制度,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 应成立学生学术社团,建立学生科研申报、评估、奖励制度;将科技创新作为学校各项机制建设的一部分,用规范的制度保证其有序开展,真正实现科技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良好运作。
3.2.3 吸纳社会资源,扶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应构建以大学本科生为基础,以博士生、硕士生为骨干,以社团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新格局。 这里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运行机制,还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现有的教育活动经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还必须吸纳社会资源,扶助科技创新活动,使之有效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既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8]。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补充、视野的开阔,更是思维方式的完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高校应当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各类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科技创新的内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3.3.1 适时组织“走进科技创新”系列活动
目前,科技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都印证着科技创新的强大潜力,在大学校园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依然欠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细则也不甚了解,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开展学生工作中,适量适时组织广大学生开展“走进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利用各种学术交流机会,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等系列讲座、报告,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等等, 真正让广大师生走进科技创新活动。 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3.3.2 组织学生参加院系学术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动手和动脑、思维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塑造敢于创新的品质。 高校应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术科技含量,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同时鼓励学校、院系学术带头人根据所涉领域、结合相关专业,发掘新的学术课题,形成针对性强的学术科技活动。 这不仅是学校科研水平的综合展示,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参与的热情,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10]。
3.3.3 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在校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文娱活动,实现思维的全方位变通和自身主体性的更好发挥。 大学生参加学校内的各种演讲、主题班会、辩论大赛、影评、英语角、计算机协会等第二课堂活动和科技咨询、科技开发、智力开发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锻炼和增强创造意志,更深刻地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化知为智、应用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刻苦学习、增强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11]。
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把在课堂上、实验室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带进企业,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只有当大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走基层、下企业,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时,他们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创新思路,挖掘知识带来的巨大效益,帮助企业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实现良性运转。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时代强音。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即将出台,我国教育的历史将由此揭开新的一页。只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优化成才环境,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应当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公开征求意见稿[N]. 中国教育报,2010-03-01(3-7).
[2] 中共中央.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EB/OL]. [2006-10-1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3] 刘玉君.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4] 百 度 百 科. 创 新 型 人 才[EB/OL]. [2010-04-20]. http://baike.baidu.com/view/553529.htm?fr=ala0_1
[5] 江泽民. 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G]//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9-339.
[6] 王晓龙. 浅析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职业圈,2007,(13):101-102.
[7] 李于雄.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106-109.
[8] 焦满金. 营造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J].社会纵横,2005,20(1):159-160.
[9] 张英杰,王雄. 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120-126.
[10] 刘合行. 和谐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