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

2010-04-11 02:34张多来谭卫楚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群众政治思想

张多来 谭卫楚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

张多来 谭卫楚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与时俱进,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服务。

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走向。正如人的生命延续在于新陈代谢,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进行创新,做不到与时俱进,就会走向僵化、失掉活力,最终丧失生命,构建和谐社会也将无从谈起。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效应对挑战的需要

(1)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和组合,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潜在隐患,如国有企业改制导致的不稳定因素、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引发的拆迁矛盾、财富分配机制的失衡导致的两极分化问题、泛滥成灾的腐败问题、食品安全、药物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如果视而不见,或者思路不清醒,行动不及时,就会酿成大错,后果不堪设想。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就是做矛盾的化解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创造安定有序的环境。

(2)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冲击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信息、文化的最好的载体,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联网具有虚拟、开放、多元、快变、互动等特点,大大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了社会的透明度,使人们的判断力增强,变得更加独立,更加成熟。但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网络诚信的缺失导致网络世界的无序,网络的自由表达导致国家重要信息特别是军事机密的泄密,不法网站对社会的危害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网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必须正视网络的负面影响,净化优化网络环境,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敌对国家、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渐进式的破坏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改革开放给了敌对国家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各种合法的手段干不法的勾当,如收集我国的经济、国防情报和信息,以非常隐蔽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渗透活动,实施 “西化”、分化战略阴谋,使得我国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需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及时消除这些矛盾和隐患,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不容回避的是,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比如,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生动性,过于偏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忽视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忽视他们的诉求,不是带着感情做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任务观点,做官样文章,方法老套,面目可憎。在工作机制上,相关的各个部门态度不明朗,责任划分不明确,缺乏配合协调,工作效能不高,劳民伤财,没有科学的机制。打一个比方,就像人人都在打拳,打的是醉拳,而不是组合拳,不能形成合力,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胡锦涛在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1]。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动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1、创新观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观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创新观念很重要。观念是行动的向导,要构建好和谐社会,首先要有科学的和谐社会观,让这个观念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的社会,这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必须要把准的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的主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宣传好和谐社会理念,搭建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充实好和谐社会的内容,营造好宽松有序的社会氛围,不断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特别是注重解决好民生问题;要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当前的多种思潮,特别是引导社会思潮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无序发展,冲击和谐社会的建设,淆乱人们的思想;要注意构筑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统领下的多层次教育平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要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有民生视野,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实事,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和谐社会的向心力、疑聚力,增强认同感;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发展好了,和谐社会也就构建好了。

2、创新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

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展开,要有的放矢,如果离开这个大前提搞创新,只能是南辕北辙。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规范。特别是,要针对当今时代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解疑释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研究共性,剖析个案,解剖麻雀,有的放矢,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和转化工作,让每个人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3、创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怎样,方法很重要。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矛盾凸现,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讲究方法,注意艺术,除了对极少数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和破坏分子采取高压态势外,对当前存在的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就就要秉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既统一好思想,又注重差异;既教育群众,又服务群众,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情感渗透结合起来,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如局部与整体、个人与单位、部门与单位、眼前与长远、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实现共赢。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想政治工作注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但讲究实际效果。要坚持把教育人同尊重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注重用疏导的办法和风细雨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疙瘩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4、创新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手段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的作用,多管齐下,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政策、部署,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做人的工作,说的更准确一点,就是做人心的工作,不能简单粗暴,不能马虎大意,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按照“人”的规律和特点去进行,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之所为,及时有效地回应广大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使思想政治工作符合人的需求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人性化和吸引力。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3]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釆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多元化、网络化、信息化,由单一向多维拓展,由理论“灌输”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由会议向深入基层拓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5、创新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机制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专兼结合、高效运作”的运行机制,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真情相守”[4],使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覆盖,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覆盖,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方方面面;要坚持强化责任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检查、考核和评估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形成新闻舆论监督,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在人、财、物方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需的保障。强化渗透机制,把群众关心的,影响大局的、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人性化地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和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毎个人的心窝;建立和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把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引导群众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改革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惠斌;校对:朱恒)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35.

[2]张多来,周晓阳.和谐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诚信建设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22.

[3]本刊编辑部.2007思想政治工作大亊记[J].政工研究动态,2008,(1):11.

[4]蒋福明,张多来.以思想文化担当从容面对金融危机[J].政工研究动态,2009,(7):12.

D422.62

A

1009-4148(2010)05-0140-02

2010-09-20

张多来(1950-),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群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