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君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美学及美学史意义
谢 君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方式两个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立象以尽意”最早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释,深远影响到后世“言”与“意”、“象”与“意”关系的讨论,并由此而激发出许多美学命题与范畴。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易传》
“观物取象”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阐释了《易经》卦象产生的方式。“包牺氏”观宇宙万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制八卦“以通神明”,“以类万物”。从阴阳二爻到八卦之象均来源于宇宙万物,同时又用来反映宇宙万物,成为“圣人”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密码,或者说《易》的创立者试图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来找到这样一种密码。与之相关联的还有《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同样涉及“象”的产生方式。
“观物取象”虽是阐示八卦创立之法的,但因卦象与审美形象有很大的相通性,故无疑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并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以上的两段引文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个层面的含义[1]:第一,《易》象来源于宇宙万物,是圣人根据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而创造出来的,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抽象的、象征性的摹拟或再现。如,通过对自然万物中天地、日月、山水等相对应的事物观察,“圣人”总结出两个基本的规律性的概念,即阴、阳,并认识到一阴一阳总是相对出现;有阴必有阳;万物均有阴阳的规律。于是就有阴阳二爻之象的出现:“--”象征阴,“—”象征阳。由阴阳二爻组合而成的八卦分别有各自取法的自然对象:乾卦拟天,坤卦拟地,震卦拟雷,巽卦拟风,坎卦拟水,离卦拟火,艮卦拟山,兑卦拟泽。以抽象的阴阳二爻为组成符号,八卦成了对自然的一种抽象性、象征性的摹拟。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摹仿,那么作为对宇宙万物抽象化、象征化摹拟的《易》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早期的艺术创造。于是“观物取象”这一命题也就与艺术本源论有了联系。“象”来源于宇宙万物,可以引申出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自然、艺术的本源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本源论。第二,“观物取象”说明《易》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观物”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外界物象的认识过程,而“取象”则是在观物之后,对已有的认识进行概括提炼,用《易》象的形式来再现现实,这就是一个创造过程。这正好与艺术的创造过程相一致。第三,“观物取象”这一命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美观照的方法。圣人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创作《易》象,这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审美观照的过程,是人与宇宙万物的一种对话过程。“观物”的基本方式是“仰观”与俯察、远视与近观相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来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2]这正是“观物取象”提供给我们的观照法体现在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美学价值。
“立象以尽意”是《周易·系辞上》提出的另一个著名命题:“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段话告诉我们圣人创立《易》象的原因和目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和语言在表达“圣人之意”时存在着局限性。为了打破这个局限,圣人故“立象”,象之所以能言之所不能,就在于象本身的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性。象不直接告诉人什么事什么理,只以意蕴丰富、包罗万象的形象出现,让人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去体会和领悟。这里的象不是随意的象,而是圣人“观物取象”得来的,是圣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人生普遍观照、认真考察研究,并通过思维、智慧的作用,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形象。阴阳二爻是象,八卦是象,六十四卦是象,卦辞和爻辞中的形象也是象,如乾卦九五爻辞中的“飞龙在天”就是一个象征性的象。从这些象或者是象的组合中,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比附推论,得出自己想要的某方面的“意”来。所以《易》象虽是来源于具体的物象,但显然已具有形而上的普适性,是对规律性的一种具象体现。由此而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就可知艺术作品中形象虽来源于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但其在成为艺术形象后,已不仅仅是原有单一形象的内涵,而是成了一种典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如阿 Q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虽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人物的摹写,但已成了普遍人性的一种象征。“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已接触到了艺术形象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当然,《易》象之象还不能与艺术之象同日而语,但两者间显然已存在很大的相通性。“立象以尽意”的方式与艺术创作方式相通。“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想突出了艺术的形式化特征,体现了艺术的创作特征和审美心理特点,揭示了艺术创造必须坚持以客体的感性对象去体验天地人生抑或自我生命活动的思维特性。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两者合在一起可以说就构成了最早的艺术创作论。从“观物取象”到“立象以尽意”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即艺术家通过观察世界、体验生活,创作出艺术形象,然后通过艺术形象向艺术欣赏者传达信息。这种信息也许是理性的认识,也许是审美的体验。艺术家有感于宇宙万物,生发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于是创作出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是艺术作品产生的一种程序。还有一种程序就是艺术家先有了一种“意”的产生,然后来寻求“象”的表达,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取象”、“尽意”。前一种程序中 ,“物 ”在先 ,“意 ”在后 ,是“物 ”对人的感发。此“物”没有选择性,它引起的艺术家的感发迫使艺术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使其直接成为“象”,即艺术形象或意象,然后再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这个创作过程是“物”——“意”——“象”——“意 ”的过程。后一种程序中,“意”在先,“象”在后。艺术家先有了某一种“意”,然后在这种“意”的指导下寻找和创造出适合而准确的“象”来表达。这种“象”的创造是对艺术家经验中的“物”的一种选取与加工。这一创作过程是“意 ”——“物 ”——“象”——“意”的过程。如果要用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来说明的话,这两种艺术创作程序可以分别用“兴”和“比”来类比。前一创作程序就是兴于物的过程,后一创作程序就是比于物的过程。叶嘉莹对“兴”和“比”作过十分细致的分析:“一般说来,‘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而‘心’的情意之感发在后,而‘比’的作用则大多是已有‘心’的情意在先,而借比为‘物’来表达则在后,这是‘兴’与‘比’的第一点不同之处;其次再就其相互间感发作用之性质而言,则‘兴’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比’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前者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后者的感发则多是人为的,有意的,这是‘比’和‘兴’的第二点不同之处。”[3]这恰好与以上我们分析的艺术创作的两种程序的特点相一致。“比 ”应属“意 ”——“物 ”——“象”——“意 ”的模式 ,而“兴 ”应属“物 ”——“意”——“象 ”——“意 ”的模式。
两种创作程序中,无论哪一种都包含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过程。但我们如果再深入细致地考察,就可发现,《易传》中这两个命题更侧重于后一种创作程序,即“意”——“物 ”——“象 ”——“意 ”的过程。因为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来看,“意”应在“象”之前,正因为存在文字与语言在达“意”上的局限,才有了“立象”的必要。有了“象”的需要之后,“象”又从何而来?“圣人观物取象”正是对“象”的来源与产生方式的最好说明。有了“意”并且需要“立象”之后,“取象”便成了“一种充满了主体性精神特征的自主行为”。所以“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也就成了“渗透了主体性精神特征”[4]的艺术创作范式。可见,“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论。这两个命题不但自身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而且还对整个中国美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物取象”的思想在美学史上影响很大。“观物取象”被看做是艺术创作的法则或方式而受到广泛的遵循。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再到艺术之象,这是艺术构思与艺术创作的升华过程,“观物取象”被认为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观物取象”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法则,同时也解决了艺术本源问题,其美学史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后世的书论、画论、文论乃至小说评点都受“观物取象”思想的影响。如唐代书法家李阳冰论书法:
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笔,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上李大夫论古篆书》)
李阳冰正是从“观物取象”的思想出发来论述古篆书的创造方法与艺术来源。又如五代大画家荆浩论画:“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笔记法》)清代大思想家叶燮论文章:“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原诗》内篇)也无不体现出“观物取象”思想的遗迹。
“观物取象”的命题在我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传统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审美观照方式,启发艺术家将审美眼光投向大千世界。艺术家们通过“观物”,“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从“物”中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或将主体情思导向自然世界,向自然造化吮吸生命和艺术的养料与精华,通过对自然世界的仰观俯察,让创作者的主体精神与自然对话,创造出具有人生感、宇宙感、历史感的艺术精品。刘勰将文学构思创造的过程表述为“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神思》)的过程。这其实也是对“观物取象”过程的一种发展性描述。人是带着主观精神和意志来考察世界的,“取象”的过程是人的情感思想与“物”融合的过程。“神与物与象连结在一起,它不但叙述了文学艺术创造时的依据,而且还申明了中国古代审美方式的基本原则是由形入神。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所谓‘神与物游’实际上是指神(审美的感受和个人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对于物的意识活动。”[5]追源溯本,刘勰这一思想基本来源于《易传》的“观物取象”。“观物取象”已有的关于艺术的本源与审美方式的思想是“神与物游”的理论基础。“神与物游”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审美主体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引导着后世作家在创作中特别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观物”思想发展到近代,观物方式得到了更为细化的分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以这样理解:“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两种观物方式中前者是指观物带有个人强烈的感情色彩,以致“观物取象”后的“象”也带有个人强烈的主观情感,以此种“象”构成的“境”就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指观物时,个人的主观情感不直接表露出来,致使所取之“象”较为闲淡,以此种“象”构成的“境”就可谓“无我之境”。如此而言,王国维之境界的不同也只是“观物”方式的不同。
“取象”思想在后世的美学史上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取象”发展到“取之象外”,再由“取之象外”发展到“取境”。从“取象”发展到“取之象外”是我国美学史上一次理论飞跃。“取之象外”是“取象”思想与老子“有无相生”思想的美学性结合。最早在美学意义上用“象外”这个词的是南朝的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中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谢赫的意思是要求艺术家突破具体有形而有限的“象”之束缚,不要停留在孤立的物象上,而要从有限拓展到无限,从“象”拓展到“象外 ”,关注有,即“象 ”,更要关注无,即“象外”。强调艺术家不只是要追求“象”的创作,更要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语)的营造。“象外之象”离不开“象”但又要突破“象”,不能滞于“象”。通过“取之象外”达到“象”与“象外之象”,有与无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取之象外”是对“取象”的一种侧重点的转移。只是“取象”以及“立象以尽意”,强调的是“象”在“尽意”上的有效性,着眼于“立象”;“取之象外”强调的是“象”在“尽意”上的局限性,主张艺术家应更多地关注“象外”。前者是在“言不尽意”的情形下提出的解决方案,后者是在象也有限的认识上提出的突破法则。后者似乎是对前者更为深入的发展,是在“立象以尽意”思维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其理论更为细致深入。但两者在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突破表达上的有限性。
“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首次明确阐释了“言 ”、“象 ”、“意 ”三者的关系。“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已经把“言”与“意”区别开来了,并揭示出“言”与“意”的矛盾,同时把“象”与“意”联系起来,指出“象”在表达“意”时有着“言”所不能及的功效,并从“象”与“言”在达“意”上的不同将两者对立起来。“象”与“言”的关系可以引申为后世的形象与概念的关系,“言不尽意”而“象”可以尽“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形象与概念的比较或区分。“言”与“意”关系在后世的美学发展中更多的是侧重于两者的辨析,如“言意”之辨的出现;而“意”与“象”的关系则在后来的发展中更多的是走向两者的结合,如“意象”理论的产生。
“意象 ”、“兴象 ”、“意境 ”、“境界 ”等诸多范畴,都是中国诗学具有原创性特色的核心概念。追根溯源,这些美学范畴的理论原点都是《周易》“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的思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意象”一词运用于文艺美学领域,并围绕着“意象”展开了一系列文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范畴,形成了自身的体系,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理论学说。“意象”作为中国古代美学、诗学的一个基本审美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的精华部分。意象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关于“象”、“意”关系的论述 (包括“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两个命题)。刘勰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意象说进行系统整合,使意象由哲学范畴转向文艺理论范畴内进行探讨,并最终形成了专用于文艺美学领域的“意象”理论体系。“意象”是“意”、“象”从两个分离的概念走上美学意义的结缡的产物。唐代,在“意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意境”理论。上文提到过的“境”的出现就标志着“意境”理论的产生,从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到司空图,“意境”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近代王国维的“境界”也就是“意境”,但继之司空图的“意境”论又系统化了。如果缺少“意象”理论这一环,就不可能有“意境”理论的出现。因为,“意境”离不开“意象”,或者可以说,“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可以概括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象”发展成“意象”,“意象”再发展成“意境”,这是一些不断拓展、不断丰富的美学范畴或美学理论,它们的美学内涵不断地叠加,不断地充实,共同构成了我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镇。然而溯其理论渊源,无不与“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有着重要的关联。
[1] 叶朗.中国美学史纲要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73-75.
[2] 宗白华.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93.
[3]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从形象与情意关系看“赋、比、兴”说 [M]//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325.
[4] 代云红.“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想评述 [J].曲阜师专学报,1998(3-4).
[5] 张强.言意之辨发生的历史及其文学阐释[J].文艺研究,2002(5).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nsitivity in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disclose the ideologicalmeaning hidden in the English news.The paper included three parts:Part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theory of transitivity;Part two is about the important role transitivity plays as the analytical tool for critical linguistics;Part Three is abou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English news in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with transitivity.Through the study,it reveals that how the utterance is controlled by the ideology.
Key words:transitivity;English report news;criticism linguistics;ideology
The Origin,M orphology and I nfluence of the Poem s of Supernatural Beings in Han Dynasty
ZHANG Shu-guo
(Research Centre ofAncientLiterature and Document,Hangzhou Nor mal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36,China)
The idea of Supernatural beings which reflected three aspects:belief,ritual and primitive skills,stemmed from the primitive shamanis m and Taoist,and determined the direction of the poemsof Supernatural beings in Han dynasty.In the t ime of the Emperor ofWu of Han dynastywhich in use of offering sacrifices and making great religion ceremonies to Deities to pray for prolongation of life and immortal,which perfectly reflected in the Odes of offering sacrifices.Simultaneously the poems of Supernatural beingswere artistic consumer goods in banquet ceremonies in Han dynasties.So these poems had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ritualistic and perform and presentation andwas an important stage from cited Chu-ci Yuan-You toWei-Jin dynasties.The poems of Supernatural beingswere important patterns of ancient romanticis m of China.
the poemsof Supernatural beings;morphologyof ritual;morphologyof text;music and dance of Supernatural beings
Supplementary to the Thwan and Yao-On Khien and On Khwan:the Source of Ch inese L iterature
HUANGLi-xing
(Institute of Zhouyi of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jian 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Abstract:The"Supplementary to the Thwan and Yao-On Khien and On Khwan"with a thousand words explains respectively the meanings of Hexagrams Khien and Hexagrams Khwan.The philosophy of the"Supplementary to the Thwan and Yao-On Khien and On Khwan"On Khien and On Khwan is extended broadly and its articles are famous for the marked rhetoric and literary grace,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modelof future literaryworks."Supplementary to the Thwan and Yao-On Khien and On Khwan"is splendid and rhetorical speech,which has been treated 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Key words:Supplementary to the Thwan and Yao-On Khien and On Khwan;philosophy;rhetoric;literary
Aesthetic and Aesthetic History Sign ificance of"Adopt Symbols by Watching"and"Express Ideas by Setting up Symbols"
XIE Jun(Humanities College,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
Abstract:Two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adopt symbols bywatching"and"express ideas by setting up symbols"hav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aesthetic history significance.These two propositions have their own respectively aesthetic connotation,and in together,they constitute a complete theory of artistic creation."Adopt symbols bywatching"deeply impacts on futur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aesthetic thought in two sides of art origin and aesthetic way;"express ideas by setting up symbols"firstly clear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peech","symbol"and"idea"and far-reaching impacts on future generations’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factors,and thus inspiresmany aesthetic propositions and scopes.
Key words:"adopt symbols bywatching";"express ideas by setting up symbols";"Yi Zhuan"
The Textual aboutWang Yang’sL ife
J IN X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
Abstract:Wang Yangwas a poet of the SongDynasty,author of"EastMou Series".Zhou Bida wrote a preface for his literary works.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ome different views on Wang Yang’s lifet ime.The t ime and the reason of seeking shelter at Huai with his family seem ambiguous.The textual showsWang Yangwas born in 1089 and He seek shelter atHuaiwith his family in 1107 because his fatherwas demoted to Xin Zhou.
Key words:Wang Yang;lifetime;seek shelter at Huai
Ideological Sign ificance of English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vity
ZHANG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1169,China)
I0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8444(2010)02-0258-04
2009-10-20
谢君 (1984-),男,湖南新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