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后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与特点*

2010-04-10 11:38谭献民唐政
湖湘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想

谭献民,唐政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8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而以人民群众所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语言文风进行宣传贯彻和落实,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思想武器和生气勃勃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它体现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映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建设、改革之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事业。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之未竟的历史任务,即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人民中根除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法西斯思想的顽劣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完成思想观念的革命性变革。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这是一次深刻系统的革命性的思想变革。其一、开展整党整风和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全国胜利和两年内增加的近两百万新党员,党内相继发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化和违法乱纪等严重现象,中央决定“领导全党全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2]1951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指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3]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证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和加强思想与工作作风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其二、加强党领导下的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思想宣传工作。195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指出:“目前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忽视对于人民群众进行经常的宣传工作,以至有许多错误的和反动的宣传和谣言在人民群众中流传,遇不到我们党及时的、应有的和致命的打击,党的政策与主张,没有及时地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充分的宣传解释,因此,大大地损害了人民事业”。必须建立由各级党组织负责的有系统地全国性的宣传网络,以“随时随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向一切反动的和错误的思想与主张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启发和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4]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也证明: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作。其三、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5月,毛泽东在《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中强调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重要意义。同年9月,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结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运动”等,宣传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相继展开思想改造和文化批判运动,以彻底打击“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如崇美、亲美、恐美、反共、反苏、反人民的思想),划清敌我界限”;以暴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如宗派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划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界线,初步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5]周恩来在报告中将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历程总结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在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完成由民族主义立场、人民立场向工人阶级立场的思想转变。[6]党要按照这个客观规律,来改变旧知识分子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是以实现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从全国范围内破除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思想的反动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它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毫无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平面一盘散沙式的历史状况,通过既破又立、破立结合的斗争方式,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为全国人民通俗易懂的革命道理。但当时是以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难免产生要求过高、工作过急和方法过于简单的失误和挫折。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全党的工作重心要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不再是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党和毛泽东同志总结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而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并将之转化成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亦即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由此提出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使之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针。其一、通过“双百方针”来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客观规律。毛泽东指出:“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所以具有如此地位和作用,一是依靠它克服和消除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即“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7]二是通过它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即使当时在“鸣”、“放”过程中已经出现一些“毒草”而说明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还远没有结束,毛泽东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可以通过“双百方针”开展“香花”与“毒草”的争辩。正是通过这种思想斗争而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战胜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8]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人家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其二、通过整党整风以提高各级党组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导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全面地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而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要“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检查和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现象,“而真正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9]如果误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处理,容易产生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的误解。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上说道:“现在是搞建设,搞建设对于我们是比较新的事情”。但“我们希望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所犯的错误那么多、时间那么长”。这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过去栽筋头主要是个思想问题,是不认识、不觉悟的问题”。[10]整风运动之初,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所提意见非常有益的:“不整风,党就会毁了”。[11]而当整风中间出现极少数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群众革命事业的言论时,毛泽东提出要就这三个问题在人民群众中间展开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也是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尝试,但容易将思想认识失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严重体现,致使反右斗争扩大化。其三、通过一系列“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力。1958年5月,刘少奇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鉴于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获得胜利的情况,“现在已经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他们相辅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时候了”。[12]技术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和手工业的机械化;建立全国性的四通八达运输网和邮电网;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等;文化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和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机关;完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汉字改革;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工作、体育工作和文化娱乐活动,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培养新知识分子,改造旧知识分子,建立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等。他特别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时期,党的干部为了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真正懂得建设业务,懂得必要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全党干部都应当动手办‘试验田’,这是一个政治和业务相结合、干部和群众相结合的好办法”。[13]提高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是一次以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之重要作用的历史转折。它努力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历史转型、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成为焕发人们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但是,当时着重是从思想意识上认定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和最活跃的因素,以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由于若干突发事件的严重影响,而忽视经济文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动力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陷于误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以后,党和邓小平同志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和第三次高新科学技术席卷全球的趋势,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力标准等科学论断,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的态势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的历史道路。其一、提出新的“两为方向”和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现在应当提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艺术的中心任务,要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14]随后,他多次强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15]这是坚持唯物史观与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相统一的科学结论,它使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二、提出培养造就“四有新人”和“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多次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培养造就“四有新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概念逐步完善深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战略方针。它坚持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统一,既反对脱离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去追求文化的反作用;又反对任凭生产力的发展而使人物化的唯生产力论,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素质潜能的全面发展之相互促进,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逐步深入地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与科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例:1988年5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工作会议所提《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随后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学艺术领域已经开始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文化市场开始了破冰之举。1991年7月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以文化市场为基础的进行资源和劳动力配置的新时期。1996年9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是生产力”的理论概念,以及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的和具体的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生产力作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而能够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四,明确提出“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史任务。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它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从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思路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17]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成为贯彻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战略任务。其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党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这是对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规律,面对时代的挑战和人民的期望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南。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11,217.

[3][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2-123,1-2.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74.

[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1.

[7][8][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88,89-90,223-224.

[10]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1-102.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68.

[12][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02,321.

[1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2.

[15][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110.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2-35.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