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029)
党的执政方式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肖 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0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的政治发展始于政治体制改革,党的执政方式的调适起了突破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则将再一次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执政方式
世界各国政治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构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特点主要是政党推动型,即政治发展是在执政党的推进下启动和行进的,执政党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执政党的推动则是以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创新为突破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执政方式不断得到调适和改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执政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改进和创新党的执政方式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政治体制的实质是如何行使政治权力。政治体制基本的、主要的内容是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成为国家权力运转的中枢。执政党通过政治的、组织的、思想的形式和体制内与体制外等各种渠道渗透到各级政权机构中,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与领导。在中国,这一特点至为明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在其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实现与运转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执政的条件下,党的领导是通过执政来体现的。作为执政党,就不是游离于国家制度外,而是居于国家制度之内。也就是说,党是体制内的而不是体制外的国家政权控制力量,它与国家政权同处一个政治体制之中,共同构成一对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国家政权的实现与运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党政关系是构成政治权力体系的核心结构,是政治体制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它们的关系状况决定了政治体制的状况,其变动也就牵动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对党政关系的处理方式就表现为党的执政方式。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对国家政权执掌、控制和运用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之总和。由于执政党在党政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执政党处理与国家政权关系的理念和方式、方法给予党政关系以质的规定性,从而也就规定着政治体制结构和政治体制运行的原则和方式。政治体制所涉及的诸多方面都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执政方式这一环节才能最终得以落实或实现,执政方式实际地、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执政方式直接影响到国家民主宪政的进程,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缘由实际上是党政关系改革和党的执政方式改进与调适的根本缘由。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逻辑前提是原有政治体制的变异,核心是党政关系的严重失常。其根源则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非合理性。一般而言,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处理有三种方式:其一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政治生活的领导,即体内运行;其二是执政党居于国家执政机关之上,直接对国家政权发号施令,即居高临下;其三是执政党不通过国家政权,直接行使本应由国家政权机关行使的职能,即简单取代。第一种是最符合民主政治原则的。而从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的实践看,执政党往往凭借主体地位侵占国家职能,混淆党政职能性质和职权范围的区别,产生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重叠、权责混淆的弊端,其结果却适得其反。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虽然在历史地位上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没有相应地转变过来,党强国弱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扭转,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执政方式,使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机关之上直接要求和命令国家政权机关,甚至代行了应由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造成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党组织权力化、行政化和权力的不受限制与制约,从而形成了一种执政党高度集权和全面控制的集权主义和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党政关系的走样,改变了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常态,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政治形态处于其所赖以确立和运行的价值与精神基础崩溃、实际功能严重丧失或严重变异的病态。[1]353具体讲,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形成少数人或个人专断,致使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等思想和作风得以蔓延和滋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民主性质遭到严重损害,削弱了传统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基础。
传统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被经济体制改革推向了顶点。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原动力。经济体制改革焕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生机,带来经济建设蓬蓬勃勃的新景象。但它却不能掩盖传统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相形之下,经济发展得越快,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就越严重,社会对现存政治体制的质疑、求变心态就越普遍、越强烈。经济体制改革以放权分权式的经济民主为路径,不断扩大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自主权,出现了一些党组织不该管、管不好的区域,这与传统的高度集权、包揽一切的政治体制和执政方式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这样,迟迟不动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进一步加深了现存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这一点从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强调可以看出。从 1985年下半年到 1987年上半年间,他多次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2]164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176。政治体制改革就这样提上了议事日程。
党政关系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任何一种政治危机都是执政党的执政危机。传统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实际上是党的传统执政方式的危机,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如何创新和发展党的领导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邓小平强调要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要解决执政党如何正确有效地执政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3]“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2]177所以,调适党政关系,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即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幕。改革的锋芒所向,直指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党的十二大提出党政分工,党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都是这种思路的反映。
党的十四大是中国改革事业的新路标。它把经济体制改革指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要求其他各项改革都要与之相适应。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该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4]十四大带来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引起了社会的根本性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给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改变了政治权力运行的基础和依据,要求政治权力运行分散化、扁平化、规范化、有限化,这就对传统的权力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运行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以及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再次提上了改革的议事日程。但是,受“八九政治风波”的影响和破解“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两难困境的需要,十四大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沿着先前的“党政分开”思路行进,而是把重点转移到了对原有体制优势部分的强化和完善,即把改革的内容定位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这一转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切合的,十四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表明了这一新思路的逐步深化与完善。
但是,这并不是说党的执政方式创新就此失去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引擎性作用。由于执政党的特殊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难度就表现为执政党处置问题,梗阻也往往发生在执政党面前。十三大以后的改革并没有解决原有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于执政党的问题,十四大以后这一问题也被搁置起来。但是,这一问题不解决,则民主无以发展,法制的健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所以,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症结,就是既要保证党的执政权和领导权不被分解,又要保证权力的运行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解开这一症结,不能绕开执政党,唯一的办法就只能依靠执政党的自身革新,通过对执政行为的规范,来寻求一种符合民主政治精髓的权力运行机制。这就是执政方式创新。基于这一点,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以带动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改革策划者所坚持的战略。1992年江泽民就指出:“现在历史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党肩负的任务变了,因此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5]1782001年 5月他又强调:“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带领人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进的执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同时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强调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经济建设,强调遵循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强调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等等,其中都包含着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的意义在内。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我们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和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我们党的建设、也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必须尽快改进和纠正。”[5]182党的十六大,非常明确地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6]555,确立了执政方式创新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表明了要以执政方式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一轮发展的思路。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牵引,集中地体现在双方所共有的人民民主价值取向及其实施上。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553十七大承续了这一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框架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很显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是围绕着人民民主这一核心来运转,人民当家做主就成了处理三要素有机统一关系的目的和归宿。也就是说,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必须适应人民民主及其发展要求,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服务。所谓党的领导,就是执政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所谓依法治国,就是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意志法律化,实现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统一就在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人民民主的价值由执政党付诸实践。这是执政党以主动姿态寻求自身变革、规范执政行为、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示,适应了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当家做主的权利是人民诸多利益中最大的利益,实行人民民主就成为共产党执政的最高本质。“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一个完整统一体,就是统一到这一执政本质上。民主执政对党的执政本质的归纳,使它成为党的执政方式的中心环节和贯穿于执政方式体系的一根红线。
因此,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的提出和实施,表明了执政党顺应并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在政党推动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框架内,这一执政方式对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将随着党的执政活动把民主与法治精神贯彻至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必将推动着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53.
[2]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1.
[5]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6]江泽民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
[责任编辑:那青阳]
D25
A
1008-8520(2010)04-0039-03
2010-06-11
肖赞 (1978-),男,湖南长沙人,教师,博士。
·经济探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