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

2010-04-10 09:41金红磊
湖湘论坛 2010年3期
关键词:农民社区农村

金红磊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 1)

·社会学·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

金红磊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 1)

农村社区教育是为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和谐发展而对社区内所有居民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影响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多元的,从政府行为、家庭参与度、企业参与度到师资力量、民间力量支持等方面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此,需要理顺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引导和鼓励多元化投入,研究有利于农村社区教育投融资的具体措施;打破原有行政区划,构建城乡社区教育体系,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资源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农村社区。

农村选举;社区教育;危机治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而农业、农民、农村三个要素中,农民是最活跃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就是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所在。[1]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求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背景及内涵界定

社区——这一社会学术语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为分析欧洲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变迁而于1 8 8 7年最先提出来的,是西方工业化发展中乡村城市化的产物。而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尽管我们可以把产业革命看作是萌动社区教育的春雷,可是,第一所民众中学的诞生已是1 9世纪中叶的事,而美国社区学院的雏型——第一所初级学院面世已是1 8 9 6年,即1 9世纪末。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于1 9 2 2年提出了在全国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即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办一所大学,以大学统管全学区的中小学及社会教育。这一教育实践因种种原因最后失败,但可以说它是实施区域性教育发展的思想雏形。在此之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广泛的乡村教育,并在理论上形成了诸多学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陶行知的乡村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其中,梁漱溟先生于1 9 3 1年就在山东邹平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他认为只有把乡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才能解决中国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此,他师法古人将北宋时著名学者吕大林兄弟为了“化民成俗”而制定的“吕氏乡约”加以改造,创立了一种寓乡里组织于学校之中的农村基本社会组织——乡农学校。乡农学校并非是国民教育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个地方自治组织。虽名为学校,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学校的功能,它是集政治、经济、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组织,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2]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建设学派”进行的改造农村的实验,就是我国萌芽状态的农村社区教育。尤其是梁漱溟在进行乡农教育试验时,创建了中心组织——乡农学校,对发展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有重要启示。

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我国要发展好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要优先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 7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 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 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3]农村社区教育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它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是对农村社区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已开展了农村社区教育实验,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不仅有全国的社区教育实验基地,还从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有分类有重点的落实了一些省、市、县三级实验区进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布实施,形成了与当地城镇化相适应的省、市、县、乡、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如全国第一个农村实验区江苏省江阴市以乡镇成人学校为中心联结党校、团校、妇女学校、老年大学、农民学校等社区内的教育类学校为一体,整合社区内的文化、科持资源,形成了与其城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社会大教育体系。

从整体来看,诸多因素影响着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财政投入力度以及宏观调控方面重视不够,教育经费紧张,缺乏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师资力量欠缺,家庭参与意识淡薄,民间力量发挥作用有限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政府和社区权责关系,理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农村社区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然而,随着农民非农业收入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这种以行政和计划为主的体制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条块、部门和地区分割的劣势日益明显。此外,农村社区教育机构的纵向管理体制不明晰,乡、村两级在管理责任方面相互推诿。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社区的独立法人,理应对农村社区教育负有直接的监管责任。但现实中,乡镇政府往往把所辖社区的村民委员会作为自己的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准政府组织”的村委会对社区教育的监管就失去了自主性。显然,农村社区管理层面的政社合一、职责不清将直接导致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职能错位。

理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政府在农村社区教育中是引导者而不是具体实施者。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三项:首先,根据政府的权限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明确社区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其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社区教育发展的宏观计划;第三,大力支持发育民间教育组织,使其能够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辅助渠道。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社区的自治组织,应该具体负责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工作。[4]

(二)引导和鼓励多元化投入,建立农村社区教育投融资体制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经济来源应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为辅,不提倡农村社区教育机构自己搞创收,不能通过向农民或农民子女收费来积累财富,也不能为了获得某企业的资助而出卖农村社区的市场资源。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没有制度化的管理,靠人治化的管理有了钱未必是好事,所以在制定政策解决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经费支出与管理的办法,如专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兼职教师课酬标准等。[5]

研究有利于农村社区教育投融资的具体措施,在广大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鼓励民间经费的投入,并加强引导,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农村社区教育,吸引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农村社区教育设施的建设。

(三)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

“乡镇教育共同体”应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等方式加以组建,通过网络化的办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社区内各类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社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教化”活动。该“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工作,通过设立在各个街道办事处的分校,将触角伸入到全社区,并形成网络。这是因为,首先,教育首先要乡村化才能使乡村教育化。要转化农民,首先要使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农民化,即要以农民能学会、掌握为目的;其次,构建农村教育体系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乡镇,打破原有行政区划,以自然村落、农技协会、乡镇企业等为中心成立乡村社区,依托这些社区构建教育网络;以城镇“学习发展中心”为龙头,以农科教相结合、普职成相结合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三个“三结合”为纽带,营造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和谐的学习型社区,促使农民提高文化素质,进而促进乡镇各社区文化教育发展。[6]

同时,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农村发展为课程开发的落脚点。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应该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和乡土化。此外,要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图书资料采购事前申报与审批、事后检查与评估制度。如果在农村社区教育问题上发生腐败,当事人不仅要受到法律或党纪的处罚,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会大大挫伤,从而直接影响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问题是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中最大的问题。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专职教师较少,并且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据哈尔滨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2007年的调查统计,在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学人员中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约占1 5%,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约占4 5%,尚有3 5%的人员只受过初中教育,基本上没有农村社区教育的专业知识.[7]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着拓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有多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在县、乡两级都必须有专门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专职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列。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还没有专门培养社区教育人才的专业,更谈不上专门为农村社区教育而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组建农村社区专职管理和教师队伍时,要制定选聘标准对社会公布,列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体系,对社会公开招聘人员。考核聘用先培训后上岗,在任用过程中实行年度考核淘汰制。

同时吸纳志愿者队伍。目前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志愿者还不多,有组织的志愿者还仅仅停留在自发的志愿行动或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层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社区教育而言,招募一大批志愿者从事农村社区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但是对志愿者的招募也要有标准,也要先培训后上岗。

(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农村社区

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坚持如下理念:(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5)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各个方面;(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同时,协助建立学习型农村社区。一要重视培养农民群众的教育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社区教育,强化农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二要加强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乡、镇政府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通过制订规划和政策,保证资金和技术到位,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机制,明确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利益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利益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当农民群众感到参与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收益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

[1][5]李苏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2]罗蕾、柳士恭.“乡农学校”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9,(7).

[3]赵亚辉.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07-03-21.

[4]孙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9,(1).

[6]邓达.四川省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构想[J].教育科学论坛,2008,(3).

[7]哈尔滨市民政局.2007年哈尔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 ttp://www.hrbmzj.gov.cn.

责任编辑:孟毅辉

G4

A

1004-3160(2010)03-0083-03

2010-03-14

金红磊,女,河南濮阳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农民社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