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义,张维寿
(1.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2.河北体育学院 学校体育系,石家庄 050041)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路向
吴忠义1,张维寿2
(1.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2.河北体育学院 学校体育系,石家庄 050041)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归纳了课程改革的普遍特点,指出了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向,以期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普遍特点;发展策略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 (1-6年级)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予以客观检视,认真分析和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改革与发展的路向,对于建设与新课标相匹配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向中小学输送体育师资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目的,同时也是它赖以生存的前提。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随着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体育教师需求规格的变化而不断变革。
2001年新课标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试验区试行。为了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从源头上改善中小学体育师资的知识与能力结构,2003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以下简称“新方案”),并要求全国各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于2004年实施。在新方案的指导下,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陆续开展了课程方案的修订工作,重新架构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课标“健康第一”的理念和因地制宜、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向竞技体育、民族民间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和健身体育各个领域的迅速扩展。为了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能够覆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新方案要求“各高校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1]同时“设置了健身保健教育的课程,如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环境与健康、康复学、养生学、健康教育、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等”[2]。课程内容涉及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与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五个方向。一些院校还结合自身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开发了“校本课程”。
新方案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的设计思想,在新一轮课程体系的修订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多数院校选择了“平台+模块”[3]课程结构,一般是按照学科专业体系的逻辑,整合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公共基础平台;整合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平台;整合专业 (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专业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精选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任意选修课程模块。部分院校按照人才培养类型的逻辑,设计“合格+特长”[4]课程结构体系,即把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然后设计了培养某一项目专长的课程,使学生形成明显的专项特长。还有一些院校设计了“1+1+2”课程结构体系,即1年公共基础课程+1年专业基础课程+2年人才类型 (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方向课程。
新方案的实施正值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课程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和实践路径,受到了来自社会和高等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和对“精品课程”评估的指标 (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成为推进课程建设的强劲动力。在现代课程教学论以课程理论的语言 (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诠释课程内容、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引领下,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课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识教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为宗旨的通识课程,大量进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薛锋[5]的研究表明:综合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30.57%。然而,大学毕竟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在总学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识教育学时的增加,必然会挤压专业教育的空间,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各专业领域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长、课程门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矛盾,是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矛盾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经过了5次重大变革,每次变革对学科与术科课程比例的调整,实际上都是加大学科课程与加大术科课程两种主张的搏弈。在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平分秋色,各占50%;1986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学科课程为55.6%、术科课程为44.4%;1991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学科课程占 59.4%,术科课程占 40.6%;1997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学科课程为63%,术科课程为37%;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学科课程为60.8%,术科课程为39.2%。如何配置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一直是课程体系设计中的热点问题。
大学必修课程的规定性和统一性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就没有人才培养质量可言。然而,“大学生的需要往往是多方面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况且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也是有差异的”[6]。所以,大学课程又必须是选择性和多样性的。赵激扬等人[7]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方案的调查表明:必修课程最高比例为91.4%,最低为66.1%;选修课程最高比例为43.9%,最低为8.6%。25.3%的比例差异,足见不同课程体系设计者认识上的离散性。各院校在处理和协调必修与选修矛盾的过程中形成的课程体系,实际上是不同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筑的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中,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显性课程,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导和规约下,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规范、稳定、坚实的课程形态。相形之下,以文化熏染的方式,间接向学生传递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经验的隐性课程,则既无政策的指导和规约,又无实际的设计与操作,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两类课程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限制了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可能是近年来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社会生存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因此,设置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和社会生活知识、能力的通识教育,是大学必须坚守的责任。再则,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入对口专业工作岗位的比例逐年降低,张军[8]的研究显示:以专业对口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量的50%。来自就业市场的信息,呼唤着大学积极推进通识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计,要在课程目标上坚守大学教育的普遍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弥补学科知识结构的缺陷,形成对专业课程的有力支撑;在课程深度上正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事实,解决好认知、能力、行为、习惯的“最近发展区”问题。专业课程的设计,首先要与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课程内容要覆盖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各个领域;再者,课程内容要辐射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通过灵活的课程选修机制,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口径。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社会适应性。
体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实践形态 (运动形态、教育形态、产业形态、文化形态、生活形态)及其所包含的认知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基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开设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学科比例逐步上升,术科比例逐渐下降”的总体趋势[9],明显地弱化了术科教育。加之,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大批无明显体育特长的考生 (业界内戏称“高三转业军人”)进入体育教育专业,使得该专业学生的术科水平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在饱受社会“诟病”之后,引起了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高度关注,2003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方案中,术科课程比例提升了2.2%。
强化术科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增加术科课程的计划学时,也不是简单地强化运动技术,而是要从体育、教育两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术科教学实践中,要把术科中存在的教育、产业、文化、生活因素与其他实践形态中存在的术科 (运动)因素融为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术科知识、技术、技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掌握运用术科知识、技术、技能,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康干预及其他社会体育工作。
由于学科知识总量的增加,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不断分化,课程门数越来越多。各门课程又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了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共通性,致使教科书越编越厚、重复内容越来越多。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司体育处前处长季克异等人[10]的研究指出:“学科课程6-7门发生重复,术科课程4-5门发生重复。”这种状况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增加了人才的培养成本,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整合教学内容,要以体育教育学科领域的界定为基础,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形成的规律,在课程体系的下位设置课程群 (同一学科课程的集合体),在课程群中按照学科教学内在的逻辑关系,设计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改变各门课程自成体系,课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形成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11]。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高校对自身办学定位的审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然而,当前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即以“就业率”评判大学教育成功与否、以市场需要引领课程改革的倾向。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倾向,有悖于大学的使命和教育规律,极易导致大学职能与责任的丧失和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商品化和庸俗化。
大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而不是具有市场价值的劳动工具。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为根本途径,把对人的关怀作为基本原则,把增进人的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将课程设计的触角前瞻性地伸向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发展的新兴领域。通过逐步加大选修课程设置比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掘学生的能力潜质,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得学术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根据学科逻辑体系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显性课程。但非学术性知识 (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的获得,则主要依赖于负载校园文化 (器物、制度、人际、精神文化)信息的、没有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完整的课程系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地倚重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畸形。
隐性课程的基本载体是校园文化。建构隐性课程,首先要从集中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制度文化入手,建立校内一系列内在价值目标一致的规则、规范,以此规约和影响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管理作风。再者,从整体上规划、设计、开展课外科技、文化、娱乐活动,创建文化体验的平台,努力营造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管理优质、服务周到的育人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把知识、思想、价值观中所蕴涵的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经验传递给学生,实现显性课程无以替代的重要教育功能。
新课标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走向,正在向“体育与健康”的理念聚集;课程体系的设计,正在朝着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师需求特征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内容,正在由体育教育领域向社会体育领域延伸。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怀学生个性发展,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是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矛盾,推动其协调发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路向。
[1]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2-5.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R].北京:教育部体卫艺司,2003.
[3] 王乔君,童莹娟,周奕君.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71-73.
[4] 车云海,朱正亮.“合格+特长”大学生的和谐发展[J].理论月刊,2007(2):183-185.
[5] 薛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J].甘肃科技,2010(2):210-214.
[6] 曹辉.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与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0(2):71-75.
[7] 赵激扬,邹小二,李建花.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方案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2-115.
[8] 张军,龙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89-93.
[9] 顾伟农,刘传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3):71-76.
[10] 季克异,黄汉升.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实证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1] 刘素卿.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3):50-53.
Charactersand Trend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n text of New Cur riculum Ta rget
WU Zhong-Yi1,ZHANGWei-Shou2
(1.The Academic Affaires Offic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2.PE Department,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history of PE curriculum in higher institutions and concluded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ere introduced.Thus it put forward the major p roblem s existing in its design and execution,discused the trend of its further refo rm,suggesting valuable inputs for further PE reform in China.
higher institution;phys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common character;development strategy
G807.03
A
1008-3596(2010)06-0036-04
2010-07-09
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TS11657)
吴忠义 (1957-),男,河北唐山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