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饮料、3 G上网卡、笔记本电脑、纸尿布……”这是小两口要带宝宝去郊游吗?非也!此乃首都市民的无奈“呐喊”:让堵车来得更猛烈些吧!
“9·17”那天,某车主实在是没辙了,只好找个塑料袋解决“拉撒问题”。“童话大王”郑渊洁早已有备无患。“我有一次在京遭遇堵车3个小时,内急无法解决。后来我每次驾车都带纸尿裤,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机场安检员发现“可疑物”后曾质疑郑渊洁:“你有病?”郑渊洁说:“不是我有病,是北京的交通有病。”
在这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庞大都市,每天净增1900辆机动车。9月17日的一场小雨,导致羸弱的交通几近“瘫痪”:在那场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堵车中,拥堵路段超过140条,创下了实行尾号限行措施以来的最高纪录。以往车主们热衷给交通台的主持人发短信“汇报”哪儿堵了,当天“名嘴”王佳一主动要求大家:报哪儿不堵!杨澜在微博上写道:“绵绵细雨让周末的长安街堵得令人绝望。开车从军事博物馆到建国门(共9站地铁)居然用了两个小时……”
去伟大的“首堵”看壮观的堵车夜景被好事者列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最佳旅游景点”:真气派,行车10公里竟然需要5小时!
早在2003年,北京便因堵车日趋严重而爆发过全民大讨论。堵车带来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
9月17日那天,很多车主都特心疼刚加的油。“周五早晨加满的油,周五周六两天跑了100来公里就没油了。都耗在堵车的路上。”吕小姐给自己上下班堵车浪费的时间算了笔账。她住在著名“堵点”西二环复兴门附近,公司在清华大学附近,不堵车半小时即到。但上下班高峰期,一天单程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为1小时。她每周工作6天,一年下来光堵车浪费的时间就达288个小时。有调查显示,机动车在遇到红灯等情况下停止然后再启动,这一停一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在0.3至0.5元之间。今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步入400万辆时代。如果以每辆车停止启动一次计算,经济损失高达120万元到200万元。而在“时停时走”的拥堵环境中,每辆车每天停止启动的次数少则数十次,多则上百次。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几年前曾经做过测算,北京市每天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高达4000万元,核算下来相当于每年损失146亿元。
如何解决堵车问题?有位学者说:“马路上堵车,说明道路的供应和需求脱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看,必须让价格恢复在道路供应和需求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当用路收费之后,便永远不会再有堵车问题。可问题是,普通道路那么多,如何收费呢?治理堵车,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