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美容保健

2010-04-09 14:45方晓玲张苗钟小华
环球中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亚健康情志美容

方晓玲 张苗 钟小华

当代医学正处于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新的医学模式下,着重提出关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仅威胁健康,而且会影响容貌形象。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改善自身之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医美容保健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重视人的健康活力之美,强调对损美性疾病和美容缺陷的预防和治疗。中医美容保健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效的自然疗法对亚健康状态有着保健和调整的作用,必将显示出它强大的魅力。

1 亚健康状态及其损美表现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愤怒、悲观、担忧、沮丧的情绪,且长期得不到调节,机体逐渐失去平衡,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因此,过度紧张、过强压力、反复挫折、过分疲劳、环境污染等等都是形成亚健康的重要原因[2]。而这些因素又会导致机体机能低下,细胞新陈代谢、微循环出现障碍,在皮肤则呈现出皮肤粗糙、干燥、毛孔粗大、黯淡、缺少光泽、色斑、皱纹、色素沉积等现象,这就是亚健康的损美表现。以下几种是亚健康主要的损美表现。

1.1 早衰

肝气郁结易引起亚健康状态产生。临床表现有抑郁、烦躁、沮丧等情绪改变。而情绪的改变与早衰有很大关系。有学者提出,在现代社会中,生物机体的疾病已不再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与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成为导致早衰、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2]。现代研究表明,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可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促进衰老[3]。《灵枢·本神》中形象地指出“肺喜乐无极则伤魄”,可导致“皮革焦,毛悴色夭”;“怒盛怒不止则伤志”,可导致“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等。《吕氏春秋》云: “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哀五者损神则生害矣。”朱丹溪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可知不良情志刺激过久可致机体衰老的表现过早出现。

1.2 色斑

机体的亚健康是由于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的功能失调。根据中医“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理论,容颜的荣衰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密切相关,因此机体的亚健康就会导致皮肤的亚健康,色斑即随之而来。在引起亚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情绪的变化与色斑关系较为密切。而情绪的变化又加重色斑的病情,情绪致病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而导致促黑激素的释放使色素加深[4]。中医认为忧思悲愁易使容颜无华。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气机逆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生黧黑斑[5]。《太平御览》曰:“神者面之庭……心悲则面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部》认为本病“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

1.3 肥胖

现代之人久坐少动,活动量少。中医认为“久坐伤气”,脾胃运行不畅,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痰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加之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肝气郁滞,横犯脾胃,脾失运化,聚湿成痰,留于肌肤,膏脂痰浊内蓄,而成肥胖。肥胖不仅导致很多疾病,而且给人的形体和容貌带来损害。

1.4 痤疮

精神因素对迟发型痤疮有很大影响。谢舜楠[6]调查女性迟发痤疮患者182例,结果显示:精神紧张占45.1%;外用药物占27.5%;内分泌疾病占12.6%;饮食失宜占11.9%;全身用药占8.2%;不明原因占22.5%,说明精神紧张为最主要的诱因。王爱民等[7]从病因入手应用缓解患者精神紧张的药物,采用螺内酯联合安神补脑液以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刺激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肾上腺源性激素分泌,取得满意疗效。可见精神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同样会影响美容。

1.5 目胞黑(黑眼圈)

目胞黑是由眼睛过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月经不调、睡眠不足、房劳、吸烟饮酒等造成眼睑静脉性充血所致[8]。而这些因素也是亚健康的诱因。中医认为目胞黑是由肝郁气滞血瘀 、脾虚痰湿阻络、肝肾阴虚、虚火凝结导致气滞、痰湿、瘀血阻滞肉轮孙络、浮络而成。《眼科集成》云:“气郁血滞,伏火邪风,挟淤血而透于眼胞眼堂,隐隐现青黑之色气”(即目胞黑) 。

1.6 神韵美

神韵美即为形神俱佳。只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才能精力充沛,从而给人以气质上的美感。《荀子天论》曰:“形具而神生”。当一个人精神旺盛,言语清晰,面色红润,目光明亮,动作灵活则为“得神”,亚健康状态时则精神萎靡,语音低微,面色晦暗,目暗睛迷,动作迟钝则为“失神”。神韵美也就无从谈起。

2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美容保健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往往有较明显的损美性改变。中医美容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长期的美容实践,中医美容学形成了药物、针灸、食疗、推拿、气功、运动、情志、养生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9]。中医美容保健是针对健康或亚健康的人,通过中医美容的各种方法,来维持增进健康,维护修复形体容貌的外在美的[10]。通过纠正气血的初步失调,消除不适的症状,增进健康,延缓衰老,使人的面容、形体、皮肤、毛发等保持自然健美,从而逐步达到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1 强调预防为主

中医美容保健强调对亚健康导致损美性疾病的预防。其认为损美性疾病不在治疗,而在预防。《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曰:“夫病已成则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愚谷老人的《延寿第一绅言》曰:“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明确指出保健防病的意义。如皱纹是人衰老的外在表现,在皱纹未出现时,若能合理运用中医保健方法,注意内调五脏六腑功能,外适护肌肤,就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皱纹的出现。正如《内经》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2.2 精神调摄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使人产生焦虑、烦躁、疲乏、精神不振等亚健康问题。中医认为五志均可通过影响相应内脏的功能,进而表现于五体,导致人的亚健康状态出现,从而导致容颜改变。因此精神调摄显得尤为重要。中医美容保健中的情志美容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心理学说指导下,通过心理治疗或心理调养,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不良情志对人体的影响,以防治疾病,健美神形的一种美容方法[9]。心理治疗和心理调养是情志美容的主要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对某些损美性疾病进行治疗,修身养性,保养精神,从而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防病益寿驻颜的目的。

2.3 内外兼调且方法多样

皮肤亚健康虽然主要发生在皮肤肌表,但其发生与发展均与机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等功能密切有关。中医美容保健强调内外治相结合,既注重外部用药和局部手法来祛除亚健康所致的损美性疾病,滋养肌肤,又注重从内部调节人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以保养身体、增强体质、延缓机体衰老、预防损容性疾病,使人保持自然健美状态。中医美容保健通过长期美容实践的检验,形成了包括中药、食疗、运动、气功、针灸、按摩、养生、情志调节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中又包含着若干的具体措施。以中药美容为例,既有内服药,也有运用中药、中药化妆品、洗浴、导入法等,直接作用于体表,以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9]。

2.4 体质美容保健

体质虽然和美容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直接影响人的形体肥瘦、肌肉松紧、皮肤粗细、毛发疏密等。常见的美容问题如:肥胖、黄褐斑、痤疮等的发生均与体质密切相关。如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非常重视健脾化痰祛湿,活血祛瘀。只有结合体质辨证,针对皮肤、情绪、形体进行因势利导的保健美容,才会呈现出自然美。

中医保健美容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方法,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医学文化之精华, 顺应了医学模式的改变。这个模式的转变使人们重新考虑健康的概念。它不仅指躯体的无病,而且指人体在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中医保健美容重视人的健康活力之美,强调对亚健康所致的损美性疾病和美容缺陷的预防,内外调治相结合且方法多样。在内通过中药内服或是食膳的方法调整人的阴阳气血,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延缓衰老,在外施用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固密肌腠,防止外邪入侵,从而美化局部。根据美容保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中药、食膳、按摩、气功、针灸、运动、情志等多种方法。中医美容保健以它传统的理念、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有效的自然疗法对亚健康状态有着保健和调整作用。使人们保持健康基础状态下的美丽,因此必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显示出它强大的魅力。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5:233-34.

[2]何以蓓,寿芳,张秀峰.亚健康的中医认识及防治措施[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13-14.

[3]卢焯明,陈诗慧,潘毅. 衰老与情志关系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2002,20(1):21.

[4]廖烈兰. 黄褐斑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5):24-25.

[5]彭庆星.美容中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7.

[6]谢舜楠.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外在诱发因素的初步调查[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9(1):63.

[7]王爱民,付艳,张丽红. 螺内酯联合安神补脑液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8):509-510.

[8]刘宁. 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7.

[9]高学敏. 中医美容学[M]. 北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264,433.

[10]傅杰英. 中医美容[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8.

猜你喜欢
亚健康情志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美容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猪群亚健康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